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4日 15:12 | 進入美術論壇 | 來源:西安晚報
唐代是道教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之一,道教推崇“黃老之術”、“求仙長生”迎合了皇家的統治需要,始終得到扶植和崇奉。在唐代近三百年的統治中,國家大力發展道教,廣建道觀。唐太宗拜老子李耳為始祖,用道教為李姓唐王朝的統治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唐高宗更追封李耳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高宗皇帝還親自為《道德經》做註釋。在上層統治者的狂熱追求和大力推崇下道教影響深遠,在當時社會的各個領域均有表現,比如銅鏡鑄造者就將有道教色彩的圖案或神仙故事鑄刻于銅鏡背面。“八卦紋”鏡的流行,“嫦娥奔月”、“王子喬吹笙引鳳”等神仙人物故事鏡的出現,都是唐代道教文化高度發展的産物,著名的“真子飛霜”鏡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唐西市博物館藏有一面“真子飛霜”鏡。“真子飛霜”是唐鏡中常見的題材之一。此鏡直徑24厘米,鏡緣為八瓣葵花形,鏡背圖案的下方是一汪水波盪漾的蓮花池,池中徐徐升起一片荷葉,上面還托起一隻烏龜,荷葉作銅鏡的鈕座,烏龜作鏡鈕,搭配巧妙而自然。在鏡鈕的右側有一頭戴華冠、褒衣博帶、端坐撫琴的賢人,在他的身後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和新生春筍,面前放有一張長條幾案,上面擺著書卷、硯臺、香爐,清雅閒適。在鏡鈕左側,有一隻振翅欲飛、回首顧盼的鳳凰立於山石之上,其身後還有兩株茂盛的花樹。鏡鈕的最上方繪有一片雲海,紅日正從雲中慢慢升起,在雲海下方有一田字格,格中配有右讀的“真子飛霜”四字。“真子”當指“玄真子”,是古代傳説中的神仙,“飛霜”取自“夢入仙樓戛殘曲,飛霜棱棱上秋玉”,用音樂表達了人們對超然塵世的追求。不論是清新雅致的荷塘、振翅欲飛的鳳凰,還是流轉飄蕩的祥雲、壽長千年的神龜,無疑都是道教求仙長生思想的生動體現。這件“真子飛霜”鏡的鏡背紋飾構圖飽滿、內容豐富,反映了唐人對深山隱居,超然忘我生活方式的追求,是道教思想在銅鏡文化中的體現,也是我們研究唐代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