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 改革開放30年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扁食嫂"之爭是一個時代縮影

 

CCTV.com  2008年10月11日 22:37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廈門日報  

      

       【人物名片】方漢生,1949年7月參加中共閩中游擊隊;建國後先後在廈門軍管會、廈門市勞動局、市政府辦公室、市委組織部等單位工作;1964年擔任廈門團市委副書記;1980至1994年1月擔任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廈門日報社總編輯。

方漢生(右一)接待來訪的外國記者。

    方漢生收到的台灣《自立早報》記者來廈參加廈門特區10週年慶的相關報道。

    方漢生與境外媒體的互動和交往。   

      30年廈門改革開放往事,猶如一本厚厚的報紙合訂本,在翻閱中自然流淌。    

      總有一種力量連接起年輪,總有一種力量改變著廈門。那就是思想。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這樣説:“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長出大樹的種子,在眼睛裏是看不見的,但人類社會的明顯的變化正發生於其中。”誠如斯言。    

      從1980年到1994年1月一直擔任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廈門日報》總編輯的方漢生,信手拈來一件件意識形態領域的往事,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廈門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上,經歷的思想交鋒、思想解放的縮略圖。    

      個體戶的事上了黨報    

     〔中央要特區試驗什麼?就是要試驗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企業,只有三資企業、個體企業等多種企業也出現在“球場”,才會有競爭,才會有市場的形成。然而最初的步伐,總是艱難的。〕    

      1980年的一天,復刊不久的《廈門日報》頭版頭條上,罕見地出現了一篇題為“遠近聞名不虛傳 扁食嫂扁食質佳味美”的報道。    

      在今天看來毫不起眼的話題,當時卻立刻成為轟動全市的新聞。“個體戶的事上了黨報!”扁食嫂的故事,成為廈門大街小巷熱議的焦點。另一種聲音也隨之出現:“這是一根竹竿打倒一大片,不長國營企業的志氣,卻長了個體戶的志氣!”     

      方漢生説:“當時的廈門,‘改革開放’對於普通市民來説,離日常生活還比較遠。在此前後,從全市來説有兩件事意義比較重大,一是討論要不要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來決定從馬巷開始。當時一位市委副書記下去調研,寫了一篇關於農村承包責任制的報告,發表在《廈門日報》上,包産到戶由此推開。另一件,就是湖裏2.5平方公里特區開發的啟動。但是一個是發生在島外農村,一個是發生在當時很偏遠的湖裏,沒有直接影響廈門人的生活。在廈門引起思想交鋒的,反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扁食嫂。”    

      説起這篇報道,還有些前因後果。方漢生介紹,在扁食嫂之前,廈門已經開始流行起“鴨肉攤”。    

      “因為一些香港來的客人住在華僑酒店,晚上習慣要吃宵夜,廈門一些個體戶開始在文化宮兩側擺上鴨肉攤。生意好的鴨肉攤開始升級,租了店面經營。當時不少廈門人都很有印象,在中山路,有家鴨肉店不僅做鴨肉生意,還做肉粽、扁食,生意很紅火。老闆賺了錢,還買了電話,買了摩托車,這在當時非常風光。”    

      扁食嫂開的扁食店,就在個體經濟剛剛興起的時候應運而生。扁食嫂做扁食很講究,肉都要選用豬的後腿肉,每天只買三五斤,做完賣光為止,不再多做;皮很嫩,湯用的是大骨湯,而邊上一些國營的小吃店,扁食湯都是白湯。兩相比較,味道差別很大。扁食嫂的店很快就遠近聞名,很多人甚至從鼓浪嶼來這裡吃,來得遲了還吃不到。     

      這一天,《廈門日報》的趙連溪等記者正好在騎樓下躲雨,看到這家個體店生意如此興隆,覺得可以用這個實例來傳達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展現個體經濟的活力,於是靈感頓生,以生動自然的文風,把這個話題表現了出來。    

      “群眾看到這篇報道,覺得耳目一新。但不同的聲音馬上出現,責怪報紙宣揚個體戶的優越性,來滅社會主義志氣。在長期計劃經濟的背景下,很多人的觀念中,全民第一,集體第二,個體戶經濟是很次要的補充,這是報道招來批評的原因。”方漢生説。     

      聯絡到當時全國個體經濟也是剛剛興起,安徽的“傻子瓜子”的爭論,“當教授不如賣茶葉蛋”的聲音,方漢生提起筆來,在《廈門日報》的“今日談”欄目中,寫下了“怕競爭是毫無道理的”一篇言論:“如果在競爭中,國營、集體商店被個體戶搶了生意,究其原因,不外是吃大鍋飯思想、官商作風嚴重。這種思想和作風都不是社會主義的,競爭,能夠幫助這樣的企業去掉這些不好的東西,保持強盛的生命力。”     

      扁食嫂之爭,後來出現了喜劇性的結果——不少國營小吃店,也開始用大骨湯作扁食的湯底,並且推出了種種吸引顧客的舉措。     

      當時,在中國這樣一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要實現朝市場經濟的轉變,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難中之難,就是要培育起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市場經濟的主體,否則就如一場球賽中沒有球隊一樣不可思議。30年前的國營企業,連修個廁所都得報主管部門批准,計劃好買油的錢不能用於買鹽,實際上是政府的一個生産單位,正在面臨著政企分開的改革。個體企業、三資企業的興起,不僅起了競爭和促進的作用,這些多种經濟成分企業的進入,也是“市場”的重要構件。     

      “現在回頭看,中央到底要廈門試驗什麼?試驗的就是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方漢生如是説。廈門30年,在波瀾壯闊的實踐中,通過改革,通過開放,不斷構架了市場經濟的眾多要素,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     

      扁食嫂之爭,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卻從一個側面,為我們揭示了向市場經濟轉變初期,個體經濟的艱難起步,折射了廈門經歷的思想解放與觀念更新的過程。  

改革開放30年 30年故事匯

翁純賢:第一代打工妹的26年  

"中國矽谷"三代傳奇

“最大走資派”的兒子上了大學

從壇子菜到文化餐 還有珍藏一生的糧票

 

1/2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