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16:39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成都日報
16歲的小姑娘葉詩文又奪冠了,女子200米混合泳。關於她是否服用興奮劑的質疑仍然存在,不過這在英國奧委會主席莫尼漢勳爵的力證下,早已變得不是問題了,葉詩文是一個游泳天才也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於是在剩下的時間,我們可以放過那些無聊的問題,從而探尋一些關於一“葉”傾城背後的秘密。不可否認,葉詩文是一個游泳天才,同時她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但這兩點並非她取得成功的全部原因,因為天才,也需要合適的成長土壤和環境。葉詩文之所以取得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走出去了,很長一段時間她在游泳運動遠比我們發達的澳大利亞訓練。同樣在泳池裏獲得成功的孫楊也是如此。
説到這裡,關於葉詩文的探討不得不回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上,那就是中國運動員走出去的問題。這麼多年,無論媒體還是體育界相關人士都在呼籲讓更多的中國優秀運動員走出去,走出固有的體制,走出曾經生存的狹小天空,從足球到籃球,然後到網球……不一而足。然而,走出去的人卻屈指可數,更多的時候大家仍舊在自己的小圈圈裏故步自封、坐井觀天。不可否認,在大多數時候,中國運動員的刻苦是別人不能比擬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在訓練的時候,中國的運動員在訓練;別人在休息的時候,中國運動員仍舊在訓練。然而這並不是中國從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應該固守的唯一路徑。牛頓曾説過:“如果説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國體育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在各類國際大型比賽中從歐美人口中分到一杯羹,甚至於一杯足夠大的羹的話,就必須有放低身段虛心學習的決心,就必須有帶藝投師的魄力。
試想一下,孔子如果不是週游列國,尋師問道于老聃等人,他此後的至聖大成也許就會大打折扣;試想一下,趙武靈王如果當初不進行“胡服騎射”改革,趙國恐怕很難在群狼虎視下屹立那麼多年……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行進的過程中,我們收穫的遠不止沿途的那些風景。而待在家中的所謂勤學苦練,有時候不過是一種事倍功半的木訥。就像中國男排一樣,“後北京奧運會時代”,在周建安的號召下四年亮劍,最終亮出的不過是一把並不鋒利的小刀。在這四年裏,我們能説周建安和他的弟子們不夠努力嗎?恐怕不能!四年來,他甚至很少能睡個踏實覺。
中國是體育大國,但遠不是體育強國,在很多項目上我們比對手水平低,甚至落後得很遠,比如我們的教練水平、我們的體育科研水平。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我們的體育人走出去磨刀,而不是一味低頭閉門造車,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倒在對手的腳下。試想一下,如果在國內亮劍需要500萬元的投入,除了精神層面毫無所獲外,為什麼不花1000萬元走出去,尋得倚天屠龍斬敵于馬下呢?所幸的是,部分體育人已經認識到了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開始付諸實施,比如孫楊、葉詩文,比如李娜、易建聯。尤其是易建聯,中國籃球“後姚明時代”的絕對一哥,放棄了在CBA的榮光,甘願到NBA去拿著保底的工資,在球隊扮演一個可有可無的打雜角色……不過可惜的是,他們仍舊是中國體育人中的極少數,更多的人缺乏根本的認識,或者説缺乏走出去磨刀的氣魄。曾為我師的日本圍棋可以放低身段參加中國的圍乙,德國乒乓球青年隊每年都要到成都來學習,我們還有什麼身段不能放下?難道一時的虛榮遠比中國體育的整體強大來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