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清華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大會開幕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22年12月16日 16:27
中國新聞網 | 2022年12月16日 16:27
正在加載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高凱)15日,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的2022清華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大會在線上數字會場推出。

  來自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英國格拉斯哥美術學院、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以及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的院校長,與清華大學領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師生和各界嘉賓齊聚數字會場,共同拉開本屆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大會的帷幕。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彭剛致開幕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黨委書記馬賽致歡迎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楊冬江主持本次大會開幕式。

  彭剛在開幕辭中強調,跨學科的議題組織作為本屆大會的重要特點之一,在理念層面與清華美院近二十年來著力發展的藝科融合的教育理念和辦學方針契合,在實踐層面有清華大學雄厚的前沿科技和基礎研究實力作為有力支撐,希望大會能夠成為清華美院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和清華美院特色的學術品牌。

  馬賽在歡迎辭仲介紹了本次大會的五個主要板塊,並從複雜多變的宏觀背景出發,闡釋了當下藝術設計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他指出,變革的世界要求設計教育者們運用前瞻性方法探索教育模式的轉變,要求教育者之間、藝術設計研究者和實踐者之間的廣泛交流,通力協作。舉辦本屆大會,為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研究者和實踐者們交流教育教學制度上的新方法、新理念、新探索,分享藝術與設計領域中的新創作和新感悟,提供了一個跨時空、跨文化、跨領域的學術平臺。

  當日國際藝術與設計院校長論壇分為上下午兩個半場,分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楊冬江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吳瓊主持。

  中外知名藝術設計學府的院校長們圍繞“萬物互依”的大會主題,就變革世界和多元文化的雙重語境中,藝術設計教育如何構建各專業交叉融合、可持續發展的學科內部生態,以及設計、教育和社會互依互存,設計産業與社會發展、人民美好生活協同進步的外部環境,分享不同文化、不同院校、不同路徑的探索和實踐經驗,於差異中尋找共識,共同探尋全球藝術設計教育革新的未來方向。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副院長、教務長納倫·巴菲爾德表示,“藝術和設計教育的變革已揚帆啟程,我們不知道它的終點在哪兒,甚至不知當前身處何處。但我們清楚的是,一條更加互聯互依、更加具有生態意識和生態責任的前進道路已然擺在我們面前,也即:萬物互依!”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指出,“藝術與設計教育要回答歷史之問、時代之問、發展之問,需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大膽探索、銳意創新。我認為:‘融合創新’就是一個要不斷深化研究的、帶有根本性意義的學術任務,也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課題。”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認為,“AI不只是研究和製造的工具,更是感知和思維的工具;它是人自我認知的鏡子,也是人類社會意識的鏡子。AI是我們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未來的一部分,讓我們與AI一起進化!”

  “我們是學生求學之旅中的共創者和設計者。通過線下工作室和線上交流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我們將學院設計的所有部分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打造出開放、透明、信任的教學文化。”格拉斯哥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斯蒂芬·博特利説。

  對於設計的明天,武藏野美術大學校長長澤忠德表示,“世界在變化,設計也必須變化。設計能否超越設計?對於新的明天,對於萬物互依的局勢,我們需要突破所有界限,跨領域地進行思考。”

  馬賽指出,“一個世紀前,産業革命的發展産生了許多傳統行業無法解決的問題,推動了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誕生了包豪斯和設計學科;一個世紀後,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樣生成了許多傳統領域和傳統模式無法解決的問題,呼喚著複合人才和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認為,“藝術是向內的,但是藝術的教育一定是向外的,尤其在全球互聯互通的當下,美育不僅要作用於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更要作用於民眾、民主乃至整個國家。”

  據介紹,未來兩天(12月16日、17日),2022清華國際藝術與設計教育大會的其餘板塊——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展覽導覽、及國際學生論壇也將陸續在線上推出。12月16日,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將跨界交流,多元發聲,于思維的碰撞中探索人居環境的未來圖景;12月17日,主題展覽和國際學生論壇上,不同專業的同學們則將用實驗性的藝術設計作品和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面向國際舞臺、面向未來世界大膽發聲,用藝術與科技的雙重手段為時代賦能。(完)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