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現場
6月28日,作為南京師範大學120週年校慶重要活動之一的“篤學致美——南京師範大學120週年美術教育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中國教育學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師範大學共同主辦。
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王成斌在致辭中表示,在南京師範大學眾多學院中,美術學院是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其前身為李瑞清創設的兩江師範學堂“圖畫手工科”,是中國美術教育史上首次開設的新型高等藝術學科。百餘年來,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大師輩出、群星璀璨,涌現出了以徐悲鴻、陳之佛、呂斯百、傅抱石、黃顯之、秦宣夫、楊建侯、徐明華、尉天池、吳為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美術教育家和藝術家,為開創我國現代美術教育事業、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做出了卓越貢獻。此次展覽全景式地勾勒了南師大美術學院百年曆史脈絡,集中呈現了學院各個歷史時期的高光時刻,生動展示出南師美術人“根植人民、無愧時代”的藝術精神和文化自信。
展廳現場
中國美術館吳為山是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1987屆畢業生,他在致辭中表示,120年,南京師範大學見證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在西學東漸的激蕩中,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追夢、逐夢的偉大時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傑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美育工作,多次強調美育對於塑造美好心靈的重要作用,為新時代大學美術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可以想象,南京師範大學的未來根深葉茂,在新時代的雨露陽光下一定會結出更多、更美的碩果。
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分為“築基創先”“立學深耕”“繼往開來”“丹心鑄魂”四個板塊,通過240余件不同時期的精品力作和60余件珍貴的歷史文獻文物,梳理南京師範大學美術教育120年的歷史脈絡,呈現美術學院的歷史沿革和藝術傳承。展覽不僅展示了那些已經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史經典之作,而且匯集了南京師範大學離退休和在職教師的代表作品,凸顯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在美術教育、藝術創作、教學體系、社會責任和國際影響等各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彰顯美育工作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價值。
展覽作品欣賞:
李瑞清 佛像 98.7x51.4cm 中國畫 1918年 中國美術館藏
徐悲鴻 馬 102x55cm 中國畫 1936年 中國美術館藏
陳之佛 和平之春 169.3x86cm 中國畫 1953年 中國美術館藏 (藝術家家屬捐贈)
張大千 松蔭觀瀑 80.8x39.5cm 中國畫 1944年 中國美術館藏
傅抱石 待細把江山圖畫 100x111.5cm 中國畫 1961年 中國美術館藏
呂斯百 握橋 60.5x79.8cm 油畫 1952年 中國美術館藏
譚勇 百鳥朝鳳 210x380cm 中國畫 1998年
盧是 春光好 122x69.1cm 中國畫 1960年 中國美術館藏 (2019年宋青蓉捐贈)
閔叔騫 北京火車站 25x36cm 油畫 1960年 中國美術館藏 (2019年閔荻芬、閔建康、閔晟捐贈)
楊雲龍 火車站 36x40cm 中國畫 1964年 中國美術館藏 (2019年楊羅丹、楊路明捐贈)
徐明華 鏡前 95x70cm 油畫 1959年 中國美術館藏 (2022年藝術家捐贈)
范保文 五指山麓 122x122cm 中國畫 2000年
時衛平 極地科考.雪龍號駛進北冰洋 200x400cm 油畫 2019年 中國美術館藏
吳為山 迥立向蒼蒼——徐悲鴻 53x61x175cm 雕塑 2006年 中國美術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