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不盡的“運河故事”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9月29日 14:13
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9月29日 14:13
正在加載

▲ 潞河督運圖(局部) 清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潞河督運圖(局部) 清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中國大運河包含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是中國古代運河的代表之作,也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和長城一樣,大運河是中國人所創造的世所罕見的古代工程奇跡。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大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構成中國古代貫通全國的水運大動脈,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已成為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

一水連千古,文脈潤兩岸。一條大運河為途經之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流動的運河水始終活化、浸潤著中國南北文化的發展。古往今來的文人雅士用不同的文藝形式講述著運河故事,咏唱著運河之歌,描繪著運河面貌……時光飛逝,一輪輪生命更替,一幕幕景象變幻,流淌的運河承載的文明始終相連,不同時期的作品正記載著這種文明的傳承。

▲ 通惠漕運圖(局部) 清 沈喻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 通惠漕運圖(局部) 清 沈喻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大運河的開鑿和改造,源於人類對水資源認識和利用的不斷深化,越經千年,如今更以其文化積澱和精神內涵令人神往。在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清乾隆《潞河督運圖》中,可見漕運的繁忙景象,河中官船、商船、貨船、漁船等各類船隻穿梭往來,兩岸衙署、店舖、寺廟、民宅、糧倉錯落有致,樹木茂盛,人物刻畫栩栩如生,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漕運的繁華與發展。在清代沈喻所繪《通惠漕運圖》裏,可以清晰看到,人們如何利用“倒載制”的壩河,使通州的漕糧通過壩河船運到積水潭的場景……

▲ 古運今暉 (國畫) 150×480厘米 2021年 安玉民 安澤

▲ 古運今暉 (國畫) 150×480厘米 2021年 安玉民 安澤

大運河文化不僅留存于古代文物、繪畫之中,近年來,有許多美術家關注大運河文化,用內心感受、用腳步丈量、用畫筆描繪大運河。這其中不僅有對大運河歷史的回溯和追憶,有對大運河兩岸秀麗風光的描摹,也有對大運河時代新貌的咏嘆,有從細節出發,刻畫大運河如何影響著兩岸人民生活與文化傳承的佳作。江蘇省組織創作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是近年來聚焦大運河主題的大型美術創作項目,此件作品高3米、長135米,立足大運河全域,從時間、空間、人文、自然等多個維度,描繪了大運河的“前世今生”和沿線的新圖景、新風貌,把散落分佈的文化瑰寶穿成“珍珠項鏈”,繪製成當代“清明上河圖”,讓千年運河之美躍然紙端。作品被評價為:“既有大運河古代部分的還原想象,也有現代全貌的充分展現;既表現了古人的歷史功績,也體現了大運河的時代價值;既借鑒了歷代山水畫大家的風格特點,又在筆墨語言中把中國山水畫特質與南方的地貌緊密結合,改變了一些慣常畫山水畫的套路;既有字字珠璣的序跋文字、高古清雅的詩書畫文,又有文化遺産的獨特價值和當代意義。”

▲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局部) 2019年 江蘇省國畫院組織畫家集體創作

▲ 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局部) 2019年 江蘇省國畫院組織畫家集體創作

運河文化滋養兩岸,美術家們樂於直接或間接表現運河文化、表現運河兩岸人民的生活,除了像《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這樣關注運河全貌、組織化的集體創作,近年來一些主題性大型展覽和地方性的創作項目中也不乏表現大運河題材的新作。如在今年舉辦的“偉大征程 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美術作品展”中,揚州畫家安玉民、安澤的中國畫新作《古運今暉》入選其中,畫面中的一條大運河呈S形,將城市分隔開來。清晨陽光傾瀉而下,將遠處的場景鍍上一層淡淡的金色,聳立的高塔也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之中。而在近處的畫面中,眾多建築鱗次櫛比,不僅有表面光滑可鑒的玻璃外墻,也有古色古香的古典建築。最為傳神的當屬畫面中的眾多人物,他們在清晨各自忙碌,各自歡喜。從古代運河到現代運河,繪畫中不僅“藏著”一座揚州城,更向人們展示了大運河之於城市、大運河之於人民的非凡意義。

▲ 永年廣府 (國畫) 90×180厘米 2020年 梁騰 周蘇英

▲ 永年廣府 (國畫) 90×180厘米 2020年 梁騰 周蘇英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近日展出的“君到姑蘇見一一溢彩·蘇州中國畫寫生作品展”中,便呈現了蘇州國畫院組織美術家沿運河而下,一路走過吳門望亭、滸墅關、楓橋夜泊、虎丘塔、平江古巷、水陸盤門、橫塘驛站等地,以不同的視角與風格記錄下的運河景象。畫家們通過描繪“運河十景”,展現了蘇州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蘊。

“小小銅鑼圓悠悠,學套把戲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遊。南北二京都不收,條河(運河)兩岸度春秋……”悠悠大運河畔的河北吳橋縣,一首雜技人行走江湖的歌謠傳唱了千年。人們熟悉的雜技之鄉其實與大運河有著深厚淵源,吳橋雜技藝人沿大運河走出家鄉,北上南下,甚至遠涉重洋,獲得了國際聲譽。在“河北美術家大運河采風、寫生、創作”活動中,畫家張立農創作的油畫《運河岸邊》便不動聲色地表現了這一題材,運河之水雖已不再豐沛,但文化的浸潤如同涓涓細流始終不斷,如今隨著對大運河文化的不斷挖掘與推廣,生活在運河旁的非遺藝人們也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廣闊的舞臺。

▲昌平白浮泉 (國畫) 216×199厘米 2019年 于航

▲昌平白浮泉 (國畫) 216×199厘米 2019年 于航

不久前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整合大運河沿線省市文物和文化資源,按照“河為線、城為珠、珠串線、線帶面”的思路優化總體功能佈局,深入闡釋大運河文化價值,大力弘揚大運河時代精神,加大管控保護力度,加強主題展示功能,促進文旅融合帶動,提升傳統利用水平,推進實施重點工程,著力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新時代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

大運河縱貫南北,連接東西,跨越了杭嘉湖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等不同的地理單元,是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地帶,涉及遺産數量多、等級高、密度大、年代久,歷史文化價值不可估量。但也正因其歷史的久遠、內涵的豐厚、地域的廣闊,現有的美術作品大多還是分散地表現不同地域特色的運河景致和文化生態,還不足以系統地展現出運河文化的全貌,不足以全面地詮釋運河文化的精神底蘊,關於運河題材的美術研究也尤需推進。

可以相信,隨著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高質量建設,會有越來越多表現大運河題材的當代文藝作品出現,這些表現大運河發展變遷的圖卷,將與古代經典繪畫中的運河圖景連接、貫通,綿綿不絕,併為後人留下屬於今天這個時代的“運河盛世圖”!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