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者——王盛烈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來源: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8月02日 14:54
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8月02日 14:54
正在加載

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燕東升在開幕式現場講話

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燕東升在開幕式現場講話

7月30日下午,由中國美術館主辦,魯迅美術學院協辦的“耕者——王盛烈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是“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之一,亦是中國美術館捐贈與收藏系列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是對王盛烈藝術生涯的宏覽,160余件作品既以時間為序貫穿了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面貌,更以四個篇章為線索彰顯其藝術理想與時代精神,體現出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時代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第一部分“一掬丹心灑墨園”作為王盛烈藝術歷程經典作品的回顧,展示了《八女投江》《海風》《耕者》《家鄉的孩子》等諸多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品;第二部分“且將畫筆頌英雄”聚焦王盛烈在現實主義創作理念下對“時代英雄”的真誠描繪。其中圍繞《八女投江》和《海風》展出了藝術家當年的一批素描稿。王盛烈深切認同徐悲鴻、蔣兆和對中國畫的改革,他同樣以素描為基礎,改革發展中國畫。這些素描、速寫作品不僅體現其嚴謹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更寄寓了藝術家對革命英雄的誠摯敬意;第三部分“筆誠墨敬民與土”圍繞王盛烈人物肖像的寫生和創作,突出反映了藝術家的人文主義情懷;第四部分“還向天地闊處開”呈現了藝術家晚年的藝術心境,藝術家在內省的過程中,走向更為深邃而悠遠的藝術境界。縱觀王盛烈一生的創作碩果,筆墨揮灑中流露的是他為人為藝的一片赤子之心。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在展覽前言中談到:“王盛烈先生是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繪畫代表畫家之一,他以‘耕者’自稱,一生在現實主義道路上勠力耕耘,自覺並自信的踐行著時代賦予他的藝術使命,在中國現實主義美術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舉辦之際,王盛烈子女王鐵牛、王真真、王平平向國家捐贈30件王盛烈藝術作品,囊括《八女投江》《不愛紅裝愛武裝》等20世紀美術史經典之作,以及具有自畫像意義的《耕者》等。此舉充分體現了其家屬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對國家美術收藏事業的大力支持。這些捐贈作品將作為中國美術館的永久收藏,永載藝術史冊。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8月8日。

八女投江,王盛烈,中國畫,154cm×392cm,1990年(1957年首繪),中國美術館藏

八女投江,王盛烈,中國畫,154cm×392cm,1990年(1957年首繪),中國美術館藏

展覽前言

回顧中國共産黨走過的百年光輝歷程,可以看到藝術家中有這樣的一批先行者,他們既是藝術家,也是忠誠的中國共産黨黨員;他們秉持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堅定的藝術信念,用真誠的藝術語言、高尚的人格風範,譜寫了新中國美術史的藝術華章。

王盛烈先生是20世紀中國現實主義繪畫代表畫家之一,他以“耕者”自稱,一生在現實主義道路上勠力耕耘,自覺並自信的踐行著時代賦予他的藝術使命,在中國現實主義美術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19世紀起,現實主義作為一種重要的文藝創作思潮,代表了藝術家面向時代、面向社會的創作態度。在中國畫領域,徐悲鴻先生首倡以寫實精神改造中國畫,掀開了中國畫的新篇章;蔣兆和先生則以一幅《流民圖》奏響了中國畫直面人生、表現現實的最強音。

白山松雪,王盛烈,中國畫,96cm×201cm,1993年,中國美術館藏

白山松雪,王盛烈,中國畫,96cm×201cm,1993年,中國美術館藏

在此精神與實踐的指引下,王盛烈先生從油畫轉向中國畫的創作,開啟了他以西潤中的中國畫創作之路。五、六十年代,他以最深沉的家國情懷,完成了一系列經典畫作:1957年的《八女投江》,以史詩般的鴻篇巨制,將東北抗日聯軍中八位無畏犧牲的女英雄形象銘刻史冊;1962年的《海風》,以濃郁的時代氣息,記錄下新時期人民戰士的昂揚鬥志;1959年的《軍民修水庫》,更將我們帶回了那激情滿懷的生産建設歲月。圖繪為史,王盛烈先生以畫筆成就了那個特殊歷史時期的集體記憶。

王盛烈先生始終堅信“現實主義是植根于信念和認識的必然行為”。他説,“作為一個畫家,我只知道我的藝術實踐是出於人的良知。畫什麼不畫什麼,是出於心靈的選擇。”1984年的《耕者》,如自畫像一般映射著畫家的內心——他默默耕耘于藝術的大地,沉著而堅韌的在藝術世界中徐行。靜穆而虔誠的耕者形象使我們想起了法國現實主義畫家米勒筆下的農民和牧羊女,作品在頌揚勞動人民的同時,回蕩著畫家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對和諧社會的理想信念。王盛烈先生的藝術中,瀰漫著一絲悲憫情懷,但也不乏向上的動力,兩份情愫凝結為其個人獨特的藝術氣質。80年代起,無論是《家鄉的孩子》還是《海濱姊妹》,在對人民生活的平和表達中,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他對“人”的關注和對勤勞樸實的生活態度的肯定。

耕者,王盛烈,中國畫,123cm×196cm,1984年,中國美術館藏

耕者,王盛烈,中國畫,123cm×196cm,1984年,中國美術館藏

基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曆盡半生風雨的王盛烈先生於晚年在大千世界中悟得人生真諦。釋然于命運的跌宕起伏,他忘我的徜徉于自然萬物,于山水與花卉作品中抒發著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筆墨揮灑中盡顯其鏗鏘風骨。

在王盛烈先生的藝術旅程中,其絕大部分時段與現代人物畫的時代演進相契合,正印證了那一輩藝術家所共同承載的藝術使命。作為中國現代美術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現實主義藝術帶著對歷史的反思,在新的時代情境下給予傳統人物畫以新的內涵。從英雄的頌歌到平凡的世界,再到個人內在精神的表達,王盛烈的藝術隨歷史演進發生著階段性的轉折,唯一不變的是其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忠誠,這是社會變遷留在藝術家心底的精神印記。在其心中,個人與時代恰如個體的我與蒼茫的宇宙一般,早已融合為一。

家鄉的孩子,王盛烈,中國畫,166×185cm,1984年,中國美術館藏

家鄉的孩子,王盛烈,中國畫,166×185cm,1984年,中國美術館藏

回望過往歲月,時代際遇成就了王盛烈先生堅毅的性格、執著的信念、正直的品質、坦蕩的胸懷。正所謂“畫如其人”,王盛烈先生以家國為念,在動蕩時局中挺立不屈的脊梁,無愧於東北男兒的錚錚鐵骨;他以最深沉的人性關懷,在作品中傾訴著人生的領悟,體現出老一輩藝術家質樸的人格魅力。“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的《定風波》仿佛是對王盛烈先生一生的呼應,道出了那一代藝術先賢純粹而篤定的藝術人生……

作為文化和旅遊部2021年度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王盛烈先生的子女們將家藏30件父親代表作品捐贈國家,由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其中所蘊含的是子女們對父親藝術精神的深刻領悟,他們深知王盛烈的藝術屬於人民,屬於國家,他的作品已然成為時代精神的象徵,烙印在中國美術史冊。我代表中國美術館對家屬的無私奉獻致以最誠摯的感謝與敬意!

時值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中國美術館籌辦王盛烈藝術展覽,以160余幅作品將他的藝術人生奉獻給他所敬仰的黨、所熱愛的人民,謹此作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的一份獻禮。

祝展覽圓滿成功!

中國美術館館長 吳為山

2021年7月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