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傳神——中國美術館藏任伯年人物畫特展”開幕

來源:中國美術館 | 2021年05月19日 17:37
中國美術館 | 2021年05月19日 17:37
正在加載

任伯年(1840-1895),中國近代傑出畫家、海上畫派巨匠。其人物、花鳥、山水、走獸、蟲魚無所不精。藝術表現手法多樣,融雙鉤、點厾、沒骨、寫意、青綠設色等諸多技法為一體,形成個性鮮明、灑脫新穎、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

為了更好地展示任伯年的藝術成就,深入挖掘其人物畫的價值與啟示,此次特展遴選館藏精品近70件套近百幅,對其人物畫進行相對全面、有針對性地展示與研究。根據已有研究成果和館藏作品類型,特設三個展覽板塊:源·流——任伯年人物畫之承變影響;古·今——歷史故實與寫真紀實;雅·俗——風雅生活與民俗祥瑞。繼古開今、雅俗共賞,正可謂任伯年人物畫藝術的最大成就,而潛藏于其後的,則是中國文藝中千古不墜的“形神”要義:“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19、20、21號廳,將展出至6月6日(週一閉館)。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前言】

神出妙處唯匠心

我塑造吳昌碩先生像,在深沉厚重中見雄健;塑造齊白石先生像,意象蒼沌中見飄逸;塑造潘天壽先生像,霸悍凝練中見文心。這次為任伯年先生塑像,緣起于中國美術館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辦其展覽。為任先生塑像是多年意願,只是一直覺得難以把握。一日,見先生塑其父任淞雲像,紫砂為之,簡煉、傳神,不禁有“對話”之衝動。三十多年來,我以塑像與古人、賢人對話,十指連心,進入心靈。

蘇武牧羊 任伯年 中國畫  148.5×83.3cm 1883年 中國美術館藏

蘇武牧羊 任伯年 中國畫  148.5×83.3cm 1883年 中國美術館藏

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研究中,任伯年是一座可以彪炳後世的塑像坐標。這固然一方面與其1840年的生年相關,1840年,是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列強瓜分,社會形態發生巨變,傳統文化的自我現代性轉型也由此拉開;另一方面,由任伯年及隨後諸位大師開啟的“海派”繪畫,也使中國傳統繪畫在古今中西的交織碰撞、社會巨變的沉潛起伏中開始了一段艱難而曲折的探索之路。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晚清思想家龔自珍在1840年之際如此引吭高歌。任伯年應時而生,他雖無法在歷史的偶然與必然間自主選擇,但卻以卓越的藝術成就與傳神寫照的人物群像,為我們重溫那個轉折時代提供了以管窺豹的藝術形象和人文情思。

鐘進士像 任伯年 中國畫  132.2×65.6cm 1891年 中國美術館藏

鐘進士像 任伯年 中國畫  132.2×65.6cm 1891年 中國美術館藏

然而,回溯對任伯年的學術研究與畫史定位,我們卻發現,其間也充滿著各種不同聲音。在其生前,吳昌碩譽其為一代“畫聖”;虛谷評其“筆無常法,別出新機,君藝稱極也”。在其逝後不久,其子任堇記曰:“今日論者,僉謂曾波臣後第一手”;徐悲鴻更是為其撰寫評傳,“定之為仇十洲以後中國畫家第一人”,更引達仰論評説:“任伯年真是一位大師”。但在文人畫話語權力的慣性影響下,也一直存在著“任伯年作畫不能脫俗”“格調不高”“缺少書卷氣”“文化修養不夠”等看法。立足於當下時代,如何更為客觀地從歷史語境和現實啟示來重新評價任伯年,顯得如此的迫切和急需。陳半丁曾這樣比較任伯年與吳昌碩,“他長于巧,吳長于拙;吳的拙處勝於他,他的巧處勝於吳。吳的學歷勝他,他的畫才勝吳。……但是,他講究結構,用色舒服,用筆巧妙,這是同時代畫家所趕不上的。”在比較中客觀地分析優劣特點和各擅所長,而並非簡單、武斷地整體否定,此為可取之法。另再如不少研究者指出,任伯年的主要藝術特點正在於“雅俗共賞”,而他的“俗”是平易近人的通俗,而非低級趣味,“是把自己的藝術供廣大讀者欣賞,為廣大群眾所理解”,這恰恰是其不同於其他畫家的個人獨創性和獨特性,是其繪畫藝術與眾不同、大放異彩的根本原因。以辯證方法深入歷史原境,我們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之同情”。

屏開金孔雀 任伯年 中國畫  184×94.5cm 1877年 中國美術館藏

屏開金孔雀 任伯年 中國畫  184×94.5cm 1877年 中國美術館藏

在19世紀下半頁的海上畫壇,若要論繪畫題材的全面,則首推任伯年:人物、山水、花鳥、走獸、蟲魚等諸科兼善;若要論技法多樣、形神兼備,則又非任伯年莫屬:雙鉤、點厾、沒骨、寫意、青綠設色等無一不精,且常是綜合融通。任伯年出身於小商家庭,長期生活于江浙民間,歷經生活之坎坷,對於民俗生活和民間藝術有著切身的感受,除幼承家傳寫真之術外,又吸收同族“二任”重視雙鉤和裝飾之長,同時上追鄉賢前輩陳老蓮及宋元線描傳統,加之注意寫生觀察,感受生活與自然之造化,很早就展現出不凡的藝術才能。隨著轉赴海上,在與海上文人名家的交流中博採眾長,又不斷吸取八大、華岩等寫意筆墨中的書寫意趣,同時在十里洋場受到西法之影響,廣涉陶藝、泥塑等傳統工藝。可以説,任伯年的藝術身份和藝術滋養極為複合豐富。源出民間,化俗為雅;吸取文人,雅中帶俗;巧借西法,化西為中;融會貫通,自成家法。其藝術造型多從寫生觀察中得來,加以提煉概括,從不同角度、多種構思反復錘煉,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形象,如鍾馗、蘇武、風塵三俠等等;而在每幅創作中,又能巧變重構,以形寫神,形神兼備。其藝術表現手法中尤以線色令人稱絕。下筆如風,頓挫有法,連綿往復,挺勁奔逸,線條的簡練、變化以及剛柔快慢、粗細疾澀等,皆在一氣呵成、行雲流水中服務於造型之要求,可謂盡中國繪畫以線造型之極則。而其用色,既能將傳統工筆重厚設色用好,使之在鮮艷奪目中調和統一,又能活而生鮮,在對比關係中達到空靈明快、珠玉生輝。宗白華曾讚曰:“表現精深華妙的色彩新境,為近代稀有的色彩畫家”。正是由於線之生動、色之鮮活,徐悲鴻稱其為“抒情詩人”,達仰感嘆“多麼活潑的天機,在這些鮮明的水彩畫裏,多麼微妙的和諧。在這些如此密致的彩色中,由於一種如此清新的趣味,一種意到筆隨的手法……”。當然,在抒情性之外,我們還可在充滿視覺愉悅的觀賞性中感受到濃郁的世俗趣味、文人雅意、現實關懷、歷史憂患,等等。

趙德昌夫婦像 任伯年 中國畫  148.5×80cm 1885年 中國美術館藏

趙德昌夫婦像 任伯年 中國畫  148.5×80cm 1885年 中國美術館藏

身處愈趨重視視覺性和圖像化的當下時代,最具“畫才”、且能在以線造型的傳統中推陳出新的任伯年可以提供給我們太多的啟示。為此,中國美術館從館藏103件套共204幅任伯年作品中遴選52件套82幅人物畫精品,于2019年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舉辦“妙筆傳神”特展,獲得學界的極大反響和公眾的熱烈歡迎。此次在館內再次舉辦同名展覽,深挖藏品、強化研究,整合原有的“歷史故實”與“寫真紀實”為“古·今”,“風雅生活”與“民俗祥瑞”為“雅·俗”,另增設“源·流:任伯年人物畫之承變影響”部分,展出任伯年曾師法的陳洪綬、華喦、費丹旭、任熊、任熏等,與其同時活躍于海上的吳友如及錢慧安等,以及受其影響的王震、倪田等名家作品。以上三大板塊一方面相對全面地展示任伯年人物畫的各種題材類型和藝術成就,另一方面也簡要勾勒其人物畫師承創變以及交互影響的發展脈絡。

獻瑞圖 任伯年 中國畫  148.7×78.2cm 1872年 中國美術館藏

獻瑞圖 任伯年 中國畫  148.7×78.2cm 1872年 中國美術館藏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為了讓觀者感受“傳神”之妙,策展團隊還借展到任伯年所塑其父《任淞雲像》,另展出蔣兆和所塑《黃震之像》,與我所塑《神入精微——任伯年像》形成跨越時空的對話。在這一對話背後,既揭示著繪塑兩種不同藝術創作方式之間的暗通消息,也潛隱著中國文藝中千古不墜的“形神”要義。

“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方為今天中國藝術發展之大道。讓我們在妙悟傳神中感受藝術大師魅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

中國美術館館長 吳為山

2021年5月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