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的籌備,“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于2021年4月17日下午3點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工筆畫學會發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與中國工筆畫學會共同主辦,是美術領域的全國大展之一。本次展覽是繼2016年“工·在當代——第十屆全國工筆畫大展”之後又一個中國工筆畫領域的盛事,將全面呈現和檢閱近5年來中國工筆畫發展的最新成果。
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説:“歷史是在一個高峰接著一個高峰當中發展的,今天中國美術館不僅迎來了第十一屆全國工筆畫作品展,還同期展出了中國美術館館藏曆代工筆畫展,以及工筆畫大師、工藝美術教育家陳之佛先生的個人展,這些展覽從宋代到當代,全面呈現工筆畫發展、傳承的脈絡,展示工筆畫獨特的藝術魅力,這些作品是時代的痕跡,也是時代精神的折射。我謹代表中國美術館全體同仁,向各位表示感謝,希望我們的畫家們把自己偉大的創造留給這個偉大的時代,將更多精彩作品匯入國家寶藏。”
展廳現場
本次展覽時間為2021年4月15日至4月25日,將呈現“特邀參展單元”和“全國徵稿單元”兩大展覽單元,共展出431件大尺幅工筆畫作品,分別陳列在中國美術館主展館和81美術館分展館。
“特邀參展單元”包含中國工筆畫學會的現任領導、藝術顧問、部分理事的代表作和最新力作共111件。“全國徵稿單元”展出的是從全國近4000件投稿作品中評選出的320件優秀作品,其中95件作品被組委會收藏。
展廳現場
看點一:老藝術家新作亮相
此次展覽匯集111位特邀畫家參展,其中不乏久負盛名,為中國工筆畫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名家拿出力作、新作亮相中國美術館,如林凡《過溪龍》、馮大中《黃河朝暉》、蕭玉田《湘雲眠芍》等。這些工筆畫大家傳承經典,以純熟的技法和膾炙人口的內容夯實了現代工筆畫發展的基礎,如今新作筆力不老,巨制依然恢宏。
展廳現場
看點二:當代名家經典雲集
“特邀參展單元”包含近百名中國工筆畫學會第三屆理事會成員在內的中青年畫家群體,他們儼然已經是當代工筆畫的中流砥柱。這些畫家以傳統與創新兼顧的創作思路,在表達當代生活上展示出前新的活力。如馮遠的《漢武帝經略邊疆遣使絲路》,何家英的《舞之憩》,李翔的《龍騰大灣》,陳孟昕的《怒族鮮花節·生活如歌》等佳作都亮相中國美術館。
展廳現場
看點三:新星精品薈萃
本次展覽的“全國徵稿單元”佳作雲集,320件作品同樣成為展覽的一大看點。為更加明確地體現展覽的正確導向和學術引領,中國工筆畫學會在中國美術家協會評選出的這些優秀作品範圍內,又組織專家集體討論,兼顧傳統與創新,從中推舉出三組優秀作品:
29件“優秀傳承作品”在當代情境中秉承傳統語言,續寫傳統精神。畫面氣息沉穩,功夫紮實,一筆一色都看得到對傳統的深解和文脈的延續。比如,劉志蕾《夢囈的第三十六行注腳》、劉金凱《逐夢為馬不負韶華》、彭銘利《新紀元》等。
展廳現場
30件“優秀創新作品”則凸顯出在圖像、觀念、語言等方面的大膽創新,面貌多樣,異彩紛呈。比如,郝孝飛《年年有餘》、呂懿《家在暖陽裏》、王玉曉《樓頂的浴者》、餘興亮《風清雨過》等。
30件“優秀新銳作品”的作者都是更為年輕的一代,許多還都是在校的學生。他們更加無拘無束,作品鮮活飽滿,充滿朝氣和活力。比如,王墉《戲蟾》、張亦楊《風乍起》、曾京《霓彩時光》等。
展廳現場
受疫情影響,本屆展覽原計劃的“學術提名單元”將作為中國工筆畫學會“十一屆工筆畫大展系列”的特展,于2021年下半年獨立策劃展出。
展覽作品欣賞:
漢武帝經略邊疆遣使絲路 馮遠 中國畫 165×350cm 2018年
舞之憩 何家英 中國畫 114×192cm 2006年
怒族鮮花節·生活如歌 陳孟昕 中國畫 350×250cm 2020年
過溪龍 林凡 中國畫 123×244cm 2018年
黃河朝暉 馮大中 中國畫 180×680cm 2019-2020年
青雲片 夏荷生 中國畫 200×230cm 2020年
海棠雙鸚 江宏偉 中國畫 97×123cm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