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木聲遠——蕭立雕塑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來源: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4月01日 13:58
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4月01日 13:58
正在加載

2021年4月1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系列展:琢木聲遠——蕭立雕塑作品展”拉開帷幕。展覽呈現了蕭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具代表性的20余件作品,此次展覽還得到中央美術學院等相關單位和學者的大力支持。

作為一名藝術教育工作者和創作實踐者,蕭立的雕塑獨樹一幟。正如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所言:“蕭蕭散木,立於大地,其象渾穆;長于江南則秀逸靈動,長于河北則氣概威然;靈秀養眼,逸動助手,威威氣象,滋吾雄勢也。所貴者,蕭立君刻木當得神助。手把木兮,瞬息有感,須臾成型,意態萬千。或愴然,或欣欣,或迥立,或獨行。似由古時姍姍而來,似由遠山乘風而至,活出的生命仿佛個個可呼其名。風兮,雨兮,漫漫藝林竟有此神手。蕭蕭乎,木然疏于喧,則靜以致遠。望京,望京!立者可立,立者當立!”

蕭立在開幕式現場致答謝詞

蕭立在開幕式現場致答謝詞

蕭立,中央美術學院雕塑係教授、研究生導師,文化和旅遊部專家。蕭立自幼癡迷藝術,後入中央美術學院隨錢紹武、司徒兆光、孫家缽學習雕塑。蕭立的作品以木雕和石雕見長,在創作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精神。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展出了蕭立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代表性作品。他的雕塑藝術可分為三個創作階段: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作品主題多以人為主體,以青銅和原木為主要材質進行創作。代表作有《回家》《藏民系列——遠方》《嬗夜——轉化之夜》《李白像——致敬簡筆大師梁楷》《途中》等。2000年初至2015年,作品主要以香樟木、梨木、杜鵑木等各類原木為主要材質,彰顯自然意味。代表作有《領悟》《六祖伐竹》《撫心》《戰馬》《在天堂》《攸往》《春秋》等。自2015年至今完成的《感懷》《觀天》《白駒》《新世界麒麟》等,注重作品的人文關懷和社會價值。

文獻展廳同時展出了蕭立近年來的研究成果——《秘籍裏的萬物》手書。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展”是中國美術館為卓有成就和創新意識的藝術家設立的展覽序列。“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展,就是要強調學術,學術要有創新,創新是要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之上。被邀請的藝術家都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沒有德就沒有崇高的藝。他們在當代藝術創作中,具有獨特的面貌和風格。中國美術館學術邀請展就是要把那些默默耕耘,坐得下冷板凳,潛得下心的藝術家的作品,在中國美術館這個藝術殿堂展示。”吳為山説。

展覽呈現在中國美術館5號廳,將展出至4月11日(週一閉館)。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