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申遺成功!我國世界非遺總數達44項居世界第一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2月05日 10:29
央視網 | 2024年12月05日 10:29
正在加載

北京時間12月4日,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盛大節日,是我國內涵最深厚、內容最豐富、參與人數最多、影響最廣泛的傳統節日。對全球華人來説,春節為什麼如此重要?“春節”申遺成功有哪些重要意義呢?我們來聽專家解讀——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蕭放:春節之所以被申請為人類非遺,因為春節裏蘊含了非常豐厚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內涵。春節的一個特別價值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情感的聚合,這是一個巨大的凝聚力。春節是回家的節日,我們對我們的祖先、先賢都要做紀念,這裡充分體現了一個歷史的倫理價值。同時,春節又是一個新舊時間的交接點,是辭舊迎新的一個重要日子,它跟中國人的時間更新意識有非常密切的聯絡。春節有家庭的倫理、歷史倫理、社會倫理、自然倫理,是個綜合性的節日,所以它在中國的節日裏非常特殊。

據介紹,作為中華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影響力正日益走向世界。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春節視為法定節假日,全球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各種形式慶祝農曆新年。春節所蘊含的和平、和睦、和諧的文化精神,對全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

春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這對中國人來説是一個大喜事,對世界人民來講,也是把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分享給世界人民。春節每年也在向外走,但是真正把它作為人類非遺的話,它的影響力會更大,因為人類非遺強調這個項目的人類性價值。從年前的臘八到正月十五,這幾十天裏,中國人進入了一個非常祥和的狀態,大家喜氣洋洋地過春節,體現了我們愛好和平、祥和的氛圍,營造的價值觀對我們當代世界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價值就是我們的春節和立春相近,春節符合自然倫理的價值,跟生態和諧的價值,對於世界也是一個重要的啟示。

我國非遺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非物質文化遺産”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近年來,我國一大批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價值的非遺項目得到有效保護。各級人大、政府積極推進非遺相關立法,為非遺保護傳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部署了強化非遺系統性保護的重要任務。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作出部署。通過建立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完善代表性傳承人制度、推進區域性整體保護,以及加快傳承體驗設施建設,我國非遺保護傳承體系日益健全,傳播普及水平不斷提升,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我國非遺資源總量近87萬項,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其中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557項(包含3610個子項)。認定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9萬多人,其中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3068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共有44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名冊,總數居世界第一。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