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席:膽和氣——談范存剛的花鳥畫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11日 17:33
央視網 | 2024年06月11日 17:33
正在加載

■陳傳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明代公安派領袖袁中道論“識、才、學、膽、趣”,其中説到“膽”:“隨其意之所欲言,以求自識,而毀譽是非,一切不問,怒鬼嗔人,開闢天地,此其膽別也。”可見“膽”在創作時的重要性。而清代的大學者葉燮論“才、膽、識、力”,把“膽”放在“識”之前,他説:“大凡人無才則心思不出,無膽則筆墨畏縮,無識則不能取捨,無力則不能自成一家。”才固然重要,但“惟膽以張其才”,又雲“成事在膽”,“文章千古事,茍無膽,何以能千古乎?”“惟膽能生才”。膽是十分重要的。

李可染的成功,也反復強調了“可貴者膽”。

看了范存剛的畫,首先感到,他的才和膽皆非同一般。尤其是李可染所説的“可貴者膽”,在他的畫中體現具足。作畫者,凡用筆膽小畏縮怯弱者,皆永遠不足成家。才和膽互相生發,才因膽生,膽因才發,無才膽無處用,無膽才無所見,二者的關係,在范存剛的畫中皆有充分的體現。

范存剛的膽大,絕非無故。藝高人膽大,他從小就愛畫,乃出於天性,後考入大學美術系,受過嚴格的訓練。畢業後,他又繼續向山東前輩畫家學習,邊創作邊學習。又負笈天津,並向孫其峰學習,學構圖、學傳統筆墨。又到北京,向吳悅石學習。在山東、天津、北京等諸前輩指導下,范存剛更多的是向傳統學習,他學八大山人,學徐青藤,但更多的是學吳昌碩和齊白石,一是因為吳昌碩、齊白石的畫易見,且多能見其真跡 ;二是,吳、齊的大寫意,筆沉墨酣,氣勢磅薄,大刀闊斧又痛快淋漓,和范存剛的性情相契合。范存剛是山東人,性格豪放爽利,質樸而大氣,最宜於大寫意畫。《文心雕龍·體興》有雲 :“夫才有天資 , 學慎始習。”又雲 :“宜摹體以定習,因性以練才。”所以,范存剛因其性宜於大寫意,故摹吳昌碩、齊白石之體以定習、以練才,這是感性,又是理性。路子正,便是成功的一半,在這個正路上,范存剛不停地發展。

他放膽直抒,揮毫橫掃,花鳥為主,人物次之,皆大氣磅薄,痛快淋漓。

氣,范存剛的畫尤以氣盛著稱。一幅畫有無“氣”是衡量“死畫”和“活畫”、真藝術和假藝術的標誌。很多人的畫,筆法都對,構圖也不錯,造型也準確,顏色也和諧,但仍不足觀,就因為畫中無“氣”。還有一些畫家,年輕時畫得很好,年老了,不但沒有“人書俱老”反而更差了,就因為年輕時有一股朝氣,反映在畫上也朝氣蓬勃,年老了,朝氣消失了,昏氣、老氣,學養又無,所以,畫不足觀了。所以,畫的優劣、死生,“氣”是最重要的。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有雲:“死畫滿壁,曷如污墁,真畫一劃 , 見其生氣。”無“氣”之畫,尤如污墁,謂之“死畫”,有“氣”之畫,謂之“活畫”,就因為“見其生氣”,謝赫“六法論”也把“氣韻生動”放在第一位。吳老缶也説,“老缶寫氣不畫形”,范存剛的畫非畫形,非畫色,亦畫氣也,其畫有“氣”,且氣盛,一股生氣,充塞天地之間,非今之死畫者所能比也。

范存剛畫中的氣,足且盛,亦皆因膽而生也。畫無一善,則不足論 ;畫有一善,則在議論之列。范存剛畫中,見膽、見氣,且皆突出。但願他繼續借膽以生其氣,繼續努力,再多讀書,多學理論,多研究傳統,以充實自己,則其畫將會有更大的突破。所謂“突破”,是進古人之門,再破古人之門,突而出之,則獨立一家也。

2014年5月于香港、南京

編輯:劉夢迪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