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地處小縣城,館藏大文物”——在文博界,青州博物館素有“小大博物館”之稱。
作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唯一的縣級綜合性博物館,青州博物館館藏文物5萬餘件,其中有國家珍貴文物3000多件,陶瓷、青銅、書畫等門類齊全,多種文物在全國具有代表性,不少都是青州當地的出土文物。明代“狀元卷”、東漢“宜子孫”玉璧、戰國玉人、還有驚艷世人的龍興寺佛教造像……都是令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愛好者專程奔赴而來的理由。
“博物館是歷史上遺留實物的展示場所,讓人們通過對實物的感知,進而了解我們的歷史文化。我自己對歷史的興趣便來自於博物館。”大學畢業後,王瑞霞被分配到了青州博物館工作,開啟了她與文物朝夕相伴的日子。
“我是幸運的,幸運地從事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幸運地遇到了龍興寺遺址佛教造像的出土,幸運地參加了北大佛教考古研究生進修班,幸運地見證了我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從業30餘年,王瑞霞見證了我國博物館事業的發展與繁榮。
2013年起,王瑞霞連續當選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圍繞文物活化利用、文物安全、基層文物機構改革和人才培養等積極建言獻策,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和回應
央博:您曾任青州博物館館長多年,主持過龍興寺造像考古發掘工作。在您看來,之所以能吸引您在文博這個行業工作多年的魅力在何處?能分享幾個讓您印象深刻的故事嗎?
王瑞霞:青州博物館至今已有65年的歷史。在我讀小學四五年級時,青州博物館(當時稱益都縣博物館)還在偶園街舊址,因緊鄰偶園(當時稱人民公園),我們節假日去公園玩兒,遇到博物館開放就可以進去。至今還記得印象最深的是明代鐵鶴和大肚彌勒。當時好奇,鐵鶴那麼高,怎麼做出來的?彌勒的肚子是空的嗎?讀初中開始有歷史課,慢慢懂得這些東西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那時人們就能做這麼好的東西真不容易。
讀高中時,人長大些了,歷史知識也慢慢多了起來,看到青州博物館保存的《清明上河圖》感到奇怪,它不是應該在故宮嗎?怎麼青州也有?讀大學時,因為學的歷史,暑假回鄉到遷到新址的博物館參觀,突發奇想,我畢業後要是能來這裡工作就好了。果然,畢業後就到了青州博物館。
對我個人而言,博物館從業的經歷是不斷的驚喜和成就感。
就拿發掘和整理、研究著名的龍興寺遺址出土造像來説,今天展示在觀眾面前的是一尊尊雕刻精美、色彩鮮艷、令人百看不厭的藝術品。但在發掘之初,絕大多數造像是一堆被泥土包裹的碎塊,偶爾在泥土脫落處會有精美的線條、鮮艷的色彩露出來。當我們把泥土清除,把一塊塊碎塊拼成一件完整的藝術品,哪還記得搬石頭的累!有時驚喜得不敢出氣,只在心裏默念:“我讓這些碎塊回到了他的家!”
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認識到這些文物是外來宗教藝術與中國文化完美結合的典範時,那種成就感是無以言表的。當這些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代表作為文化使者在世界各個國家展出,看到世界各地的觀眾在它們面前流連忘返,我的感覺是我們的工作很偉大!
在世人為精美珍貴的中國古代藝術品而傾心、讚嘆的同時,身為博物館人的王瑞霞也體會到了極大的成就感
學了歷史,又從事了文博工作,對我最大的啟示是:人作為一個個體是多麼渺小,沒有幾個人會在史書上留名,但只要踏踏實實做事,在你的作品裏會有你的印記,這就是我們的價值。比如,我們在青州造像上、在地方史料裏沒有找到雕造這些精美藝術品的雕塑家的名字,因為他們在當時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地位低下的匠人,但他們通過一絲不茍的雕刻,為後人留下了這些精美的藝術品,他們的價值在這些作品裏得以實現,他們的生命在這些作品裏得到永恒。
央博:如果用“博物館”與“少年”這兩個關鍵詞造句,您的答案是?
王瑞霞:博物館是少年學習歷史文化的啟蒙老師!
專題策劃:孫怡、王菁菁、劉迪琛、段旭琪
撰稿: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