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現文明·尋龍記:龍行天下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2月03日 23:54
央視網 | 2024年02月03日 23:54
正在加載

國寶知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獻聲解讀,聆聽國寶背後的文明故事。

“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龍是達觀天下的底蘊氣魄。

龍噓出一口氣,頃刻間,那氣化作了飄逸的雲。雖然雲本就柔軟華美,然而,在龍的駕馭下,它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神秘。

在匠人的能工巧作之下,石頭、金屬被賦予了神采氣韻,承載著國人特有的審美情趣與價值觀念,沉煉千年,我自巋然。

氣勢

唐 鎏金鐵芯銅龍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 鎏金鐵芯銅龍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

有別於明清孔武有力的形態,盛唐氣象之下,龍的姿態分外靈動灑脫。

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鎏金鐵芯銅龍,龍身細長,兩隻有力的前腳緊扣地面,龍頭與上身呈“S”型,龍嘴張開,露出牙齒和彎曲的龍舌,兩隻圓睜的雙眼直視前方,龍角緊貼頭部向後伸展,龍尾從高高上揚的後肢處反折向龍頭上方。龍頭和龍爪刻劃細緻入微,龍身塑造流暢簡潔,極富動感,體現出唐代龍的生動美與氣勢美。

龍的形象成熟于漢代,盛于隋唐時期,這件鎏金鐵芯銅龍可謂經典之作。龍以曲身飛舞從天而降的姿態,給人以輕盈愉悅之感,而又不失大氣磅薄的非凡氣度,將龍這一現實中並不存在的虛構神靈動物做的活靈活現。好似一不留神,這龍便要飛天而去。

韻味

千年過去,風雲已經萬變,飛龍神色不改。側耳細聽,但覺泠泠龍吟,正是古老文明的深沉迴響。

青州龍興寺背屏式造像上的倒龍吐蓮花 現藏于青州博物館

青州龍興寺背屏式造像上的倒龍吐蓮花 現藏于青州博物館

同樣自千年前而來的龍興寺造像上的飛龍卻沒有這般幸運。

龍興寺被毀於明初,寺中佛像因此被深埋入地下。1996年在遺址中發掘出北魏至北宋時期的各類佛教造像400余尊,驚艷世界。然而大部分造像被破壞得十分零碎,大者超過一米,小者只有幾厘米,大大小小近百塊碎片才能拼合組成一件佛像的身軀。

聚散、離合,卻無法掩埋驚世之美。人們醉心於造像面部的“千年微笑”,同樣為造像完美的線條、精細的雕刻、華美的敷彩讚嘆。在一尊尊造像面前,人們發自內心地讚嘆:“我們哭著降臨世界,卻可以笑著走向永恒。”

龍興寺造像也因這樣一句讚語,從審美被推向了世界觀的高度。在這裡,龍的形象都別具韻味,富含哲思。

“龍吐蓮花紋”在青州龍興寺背屏造像中多有出現。龍頭在下、龍尾在上的身形結構頗為獨特。而龍紋與蓮花紋相結合,主尊佛兩側各有一倒龍口吐出蓮花,其上承托脅侍菩薩的形式,也極具審美價值。

姿態灑脫的龍,口中吐出蓮花,承托出一個新的世界,大有“一花一世界”的哲學韻味。

天下

變與不變,是世間萬物所共同面對的一個永恒話題,對龍文化的探尋,或許能讓我們就此得到不一樣的啟發。

唐代文學巨匠韓愈,以文辭清新脫俗、思想深刻著稱。他的《馬説》廣為人知,與之並稱“雜説四篇”的《龍説》卻相對鮮為人知。文中通過對龍與雲關係的描述,巧妙地寓意了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與依賴,深化了對於個體價值與外部世界關係的理解。韓愈寫龍與雲,實則是在説天與人、個體與環境。

天下,既是一個地理概念,也代表了一種開放包容的胸襟。正如龍能夠掌控、創造出其理想中的環境,以“不變”的定力去應對外界紛繁複雜之變,敢想敢拼、無懼創新,這又何嘗不是作為“龍的傳人”的底蘊與氣魄呢!


物現文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放眼文物、非遺、民俗等在內的大文化,特別是承載著中華文明基因的書法、繪畫藝術等優秀門類,策劃推出數字化融媒體內容産品:《物現文明》。以文物敘事借書法暢懷,承華夏之文脈,識文物,習漢字,盡現文明之光!

主辦單位:國家文物局新聞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

支持單位: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

總顧問:連   輯、單霽翔、蘇士澍、王   巍

總策劃:張筱曼、一   言

片名題寫:蘇士澍

特邀配音:任志宏

執行策劃:孫   怡、王菁菁

責任編輯:鄧莫南、彭   鋒、韓   丹

撰       稿:孫    怡、王菁菁

策劃編輯:劉迪琛、段旭琪

排版編輯:劉夢迪、張金夢、李唯嘉、尹藝珊、李天琪、王   軒

美術設計:劉    鑫、張縈允

視頻合作:動畫道長

編輯:李唯嘉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