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古文明:石峁的十件核心文物!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09月21日 15:39
央視網 | 2023年09月21日 15:39
正在加載

石峁遺址位於陜西省神木市石峁村,地處黃河西岸、黃土高原北端,主要遺存為距今4300年-3800年左右的石砌城址,是東亞地區所見新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的城址,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

石峁遺址皇城臺|來源於國家文物局

石峁遺址皇城臺|來源於國家文物局

城址由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城垣構成,城內密布宮殿建築、房址、墓葬、手工業作坊等遺跡,城外數座人工修築的“哨所”類建築遺跡,城門、城垣及大型建築均由石頭包砌,防禦性體現得非常明顯。

遺址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銅器、石雕、壁畫和纴木等大量重要文物。

陶鷹

陶鷹|高50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鷹|高50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在中國北方,鷹通常被認為是神的使者或化身。石峁陶鷹發現于具有宮城性質的皇城臺,可能與王權或宗教祭祀等活動有關。

陶鷹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陶鷹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從出土情況看,陶鷹在當時遭到了有意的破壞,可能是石峁晚期統治者廢棄了之前與陶鷹相關的信仰或習俗,反襯出陶鷹在石峁早期文化中作為精神圖騰的重要性。

雙人面石雕

雙人面石雕|直徑約50厘米,高近1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雙人面石雕|直徑約50厘米,高近1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城墻上砌有大量的石雕構件,雕刻技藝成熟,陰刻、浮雕、圓雕,技法多樣。主要紋飾有人面紋、動物紋、神獸紋和幾何紋等,多見對稱式構圖。

雙人面石雕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雙人面石雕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石峁石雕展現出了早期中國的文明高度和藝術水平,並對商周青銅器的造型裝飾藝術産生了重要影響。

口簧

口簧|長8-9厘米,寬1厘米,厚0.1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口簧|長8-9厘米,寬1厘米,厚0.1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簧是世界性的原始樂器,也是常見於我國先秦文獻的遠古樂器。簧多以骨或竹子製作,由簧鞘、簧舌及拉線等組成,以口腔作為共鳴器,通過撥動彈性簧舌振動發出的基頻音及其諧波音來演奏曲調,是漢唐鐵簧、明清口琴的前身。

口簧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口簧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目前考古發現的簧主要分佈于北方地區,與古代遊牧民族和草原文化有關,陶寺與石峁均有發現。石峁骨簧主要出土于皇城臺遺址,與骨笛、骨管哨、陶球哨一起,構建了石峁宮城的音樂形態。

骨針

骨針|長2-10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骨針|長2-10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遺址中出土了上萬枚骨針,還原了骨針製作的全流程“製作鏈”,從骨料處理到骨器製作,分工明確,步驟清晰,屬典型的集中生産與管理。

骨針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骨針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掌握核心生産技術的手工業者被集中安置於高等級貴族生活區。骨針生産量明顯超過石峁古城生産、生活的需求量,反映出石峁骨針製造業還承擔著與周鄰地區通過交換獲得其他資源的功能。

陶鬲

陶鬲|口徑22厘米,腹徑49厘米,襠高14厘米,高43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鬲|口徑22厘米,腹徑49厘米,襠高14厘米,高43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陶鬲夾砂灰陶,陶色亮灰。直口,厚圓唇,矮領豎直,袋足自領下鼓出,三足聚合於襠部,襠部有明顯的瘤狀下凸。

陶鬲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陶鬲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器身上腹部有兩個對稱的梯形銴,其一位於襠部正中上方,另一位於對稱的袋足正上部。領部抹光,以下通體飾細密的斜向繩紋,足內側飾交錯繩紋。

石刀

石刀|長10厘米,寬4.2-6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刀|長10厘米,寬4.2-6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刀是石峁遺址中常見的石制工具。石刀上不見用於收割禾本科植物形成的大量長而直的線狀痕,説明不是收割工具,而可能用在製作發酵酒或其他食物步驟中的初期階段,如加工固體狀態的酒曲。

石刀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石刀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纴木

纴木|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纴木|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石峁遺址中,有橫向插入墻體用於支撐的木頭,形成“木骨墻筋”,固定墻體、防止滑坡垮塌。這種用途的木頭在宋代《營造法式》中被稱為“纴木”。石峁城墻上的纴木多見於較高的墻體內。

纴木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纴木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此前,一般認為在漢代才開始使用纴木技術,石峁纴木的發現將其出現時間大大提前,是石峁先民先進築城技術的真實寫照。

壁畫

壁畫|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壁畫|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在石峁外城東門“內甕城”,東、西、南三面墻體內側發現了成層、成片分佈的壁畫殘塊,總數近200塊,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數量最多的史前壁畫。

壁畫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壁畫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石峁人使用毛筆之類的軟工具,將以鐵紅、鐵黃、炭黑以及土綠四種顏色組成的各種幾何圖案繪製于白灰麵底上,表明中國早期壁畫的基本製作工藝和繪畫技法至遲在4000多年前已基本確立。

玉鉞

玉鉞|長20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玉鉞|長20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藏玉于墻”是石峁文化極為特殊的現象。在城墻修建過程中,石峁人將玉牙璋、玉鉞、玉刀、玉鏟等嵌入墻體或埋入墻根。

玉鉞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玉鉞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這種用玉觀念和做法,表現了石峁統治者希望城址安穩永固的願望。

玉牙璋

玉牙璋|長27.4厘米,寬5.7厘米,厚0.7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故宮博物院藏

玉牙璋|長27.4厘米,寬5.7厘米,厚0.7厘米,出土于石峁遺址|故宮博物院藏

玉牙璋已受沁為黑褐色,通體光素,首端刃部內弧,鋒利。近刃部打磨內凹。柄部兩側各出一小齒牙,柄端一孔,單面鑽。

玉牙璋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玉牙璋在“何以文明”石峁場景中

牙璋在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時期就已出現,其可能來源於生産工具,後逐漸演變,成為一種禮儀性兵器的象徵。《周禮·典瑞》雲:“牙璋以起軍旅,以治兵守。”

站在石峁遺址的土地上,我們仿佛可以聽到歷史的呼喚。石砌城垣訴説著古人的智慧,珍貴文物為我們打開通向過去的時光之門。

何以文明島誠邀您踏足這片神秘的土地,親身探尋更多珍貴文物的故事,解讀歷史的密碼。

編輯:李唯嘉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