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感恩 不負時代 ——吳為山教授和母校師生分享人生和創作感悟

來源: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5月22日 16:14
來源:央視網 | 2021年05月22日 16:14
正在加載

《為時代造像》專題報告會現場

《為時代造像》專題報告會現場

“在鮮花和榮譽背後,我經常拷問自己的心靈:我這一天做了什麼,我這些年做了什麼,我這一輩子還想做什麼。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獲得什麼,而在於他做了什麼,做成了什麼。”5月21日,國際著名雕塑家、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教授回到母校,在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新北區禮堂為師生作了題為“為時代造像”的專題報告會,向在場師生講述他對於雕塑藝術的探索歷程以及為時代造像的不變初心,分享雕塑作品背後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中國文化。作為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87屆校友,吳為山和學弟學妹們分享,怎樣用作品來表達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民族的熱愛,對恩師的敬仰,為什麼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是為時代造像。

圖為吳為山向在場師生講述他對於雕塑藝術的探索歷程以及為時代造像的不變初心

圖為吳為山向在場師生講述他對於雕塑藝術的探索歷程以及為時代造像的不變初心

“要用可視的形象,把那些不可視的民族歷史展現出來,讓每一個雕塑成為一個時代的坐標。”吳為山説。他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創作的中國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季羨林等大師譽為“為時代塑像,為文化塑像”,被國際評論界認為是“中國時代新精神的代表”。創作近600件作品,陳列於世界多個國家的博物館和公共場所。

“在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中,不僅僅是雕塑,每個領域的專家都有這樣的責任感——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藝術———實際上也就是讓世界更多地關注中國,豐富世界文化藝術。”吳為山説道,基於此他創造出了大量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和獨特藝術性,無愧於時代和未來的雕塑力作。吳為山將中國藝術、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融入在雕塑藝術發展和成果創造之中,首創“寫意雕塑”理論和實踐,在藝術史上銘刻下獨特的印記。作品遍佈世界各地,在母校南師大校園中也有16座雕塑出自吳為山之手:吳貽芳、江謙、李瑞清、陶行知四位創業先賢的群像,唐圭璋、李旭旦、高覺敷等名師大家的塑像,反映歷史、體現南師厚生精神的母與子雕像。

吳為山與美術學院師生代表進行座談

吳為山與美術學院師生代表進行座談

" 有營養的乳汁能讓孩子茁壯成長——我非常感謝在南師大求學期間,恩師的培養,讓我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基礎,才能創作出更多的作品。" 在分享中,吳為山多次提及母校對自己的培養。南京師範大學校長陳國祥介紹説,在南師大藝術教育發展史上,從1906年李瑞清在兩江師範學堂創立我國最早的藝術系科,到徐悲鴻、潘玉良傾力發展中央大學的美術教育,再到陳之佛、傅抱石、尉天池、徐明華、吳為山等幾代大師接續耕耘,南師大形成了深厚綿延的藝術積澱。在當代,吳為山校友進一步將中國藝術、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融入在雕塑藝術發展和成果創造之中,是南師大人的驕傲。

吳為山與老教授交談

吳為山與老教授交談

吳為山教授還回到美術學院,與徐明華、錢峰、高柏年、畢寶祥、時衛平等老教授、學院師生代表進行了座談,話往事、暢談藝術教育,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吳為山認為,多年來,南師美院不斷進行優質主題性藝術創作,一方面依賴於豐厚的文化底蘊,一方面得益於老教授們對晚輩的言傳身教。老教授們的學術風骨深刻影響了南師的師生們,這一點尤為寶貴。他説:“老教授們是學院寶貴的財富。新的時期,應繼續發揮作用,將優良傳統傳遞給師生。”(攝影:陳曦)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