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經典回放

寨子系列——氵萬尾 島(2004—第32期)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15日 10:03


  中華民族2004-32《氵萬尾 島》

  首播日期:2004年8月23日

  編導:于景龍

  片花字幕:

  他們是靠海生存的民族 他們居住的是洋樓

  他們正處在傳統與現代際匯的時刻

  晨光微露海邊畫面

  網頭阮興富敲梆子

  阮興富(67歲)

  海邊場景

  解説詞:

  這聲聲木梆是京族網頭叫大家起床打魚的信號,敲響木梆的是氵萬 尾村的網頭,每天島上的居民就是在這木梆聲中開始一天的生活!

  同期聲:

  你關門吧。

  同期聲:

  以前的梆鑿成魚的形狀,有鰓、有眼睛、有尾巴,象鯊魚的形狀,現在就沒有了,能敲響就行了。

  解説詞:

  蘇維芳老人是一位在外工作多年的退休幹部,退休以後他回到闊別多年的氵萬 尾島,在感慨氵萬尾的變化之餘,他發現富裕起來的村民雖然都已經住上了小洋樓,但是年輕人不再唱京歌了,認識京族喃字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於是蘇維芳決定開始整理和普及京族的傳統文化。

  同期聲:

  先把竹排推下去,把竹排推下去!

  把竹排放好點,不然等一會很難劃出去,咱們上去扛網。

  解説詞:

  在京族的村落里拉網捕魚的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這是一項需要集體協作的生産方式,一般大的網有一千二百多米長,而小網也有一百多米長。

  解説詞:

  今天蘇維芳要去拜訪演唱京族傳説的歌手杜福朝,七月氵萬 尾島的天氣異常悶熱!

  同期聲:

  大伯,你好!

  你對京族了解很多,像《劉平楊禮》這些京族民歌你知道不少,以前的結婚歌、情歌等等,你都知道。民歌有很多你都記得,在我收集歌的人裏面你會唱的歌是最多的!

  今天你唱一段《劉平楊禮》的歌,邊説邊唱吧!《劉平楊禮》是祖先給後人傳下來的,我們要把它傳下去讓子孫後代也能學會!祖先留下來的我們不繼承誰繼承真的需要幾個這樣的人才行,你唱一段我記下來就唱一段《劉平楊禮》結義。

  好 開始吧,就唱一段《劉平楊禮》結義。

  歌詞:

  劉平楊禮 結義弟兄

  門庭許言 十年榮華

  決議立志 誓舉龍榜

  解説詞:

  氵萬尾島坐落在中國廣西的南部邊陲,浩瀚的北部灣是我國最大的海灣,島上生活著中國唯一臨海聚居的少數民族——京族!氵萬 尾島面向北部灣與越南毗鄰。

  同期聲:

  把網往外面拋一點

  解説詞:

  隨著竹排將網均勻地撒在海面上,等候在沙灘上的人就開始拉網,船上的人則調整網的走勢,如今人們拉網的意義不僅僅是生産,拉網已經成為外面的人們觀賞京族生産生活方式的一道風景。

  解説詞:

  在蘇維芳奔走的這四年當中,已經有兩位京族老人在他還沒來得及去拜訪時就永遠地帶走了京族的傳統知識,蘇維芳知道,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了自己的文化就意味著這個民族的消亡,老人心急如焚!

  今天蘇維芳要去94歲高齡的阮進余家,記錄他所編寫的京族史歌。

  史歌演唱者:阮進余(京族)94歲 氵 萬 尾村村民

  解説詞:

  京族的史歌是京族人民用來記錄歷史的一種特有的歌唱方式。

  歌詞:

  清閒回憶古時代

  先祖籍貫是涂山

  解説詞:

  京族的祖先大約在公元十六世紀初由越南的涂山等地,漂流到山心氵萬 尾和巫頭三個小島上,這裡後來被稱為京族三島,現在氵萬 尾島上共有居民四多人,百分之九十五的居民是京族,還有少量的漢族、壯族和瑤族。

  解説詞:

  隨著漁網漸漸地收近,人們企盼這一網能夠帶來好的收穫,對漁民來説好的收穫意味著一天都會有好心情!

  同期聲:

  這些小蝦沒有什麼用啊!

  把竹排劃過來,再拉一次再回去!

  現在少,以前多!以前拉一網有兩三百斤,現在沒有!

  解説詞:

  現在萬尾島上最原始的民居要數石條瓦房了,島上的居民把它稱為第四代住房,這之前的草房、木房和土房早已蹤跡全無。這種二層以上的樓房被稱為第五代住房。

  經過四年多的奔波蘇維芳一共走訪了八十多人,足跡遍及京族三島,累積整理了京族各種文字資料,達是十萬多字。過渡的勞累終於使蘇維芳的眼睛看東西的時候越來越吃力了!

  同期聲:(吃晚飯場景)

  你沒日沒夜的整理這些東西,沒時間鍛鍊,把眼睛都弄壞了,像這樣下去眼睛就什麼都看不見了!

  人老眼睛自然就花了嘛!

  你一天到晚都在寫,從六十年代你就開始義務工作了,到2000年你又是義務工作了!

  為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傳承,盡點義務,又算得了什麼呢今晚還要去搞字喃培訓。

  片花隔斷(30秒)

  同期聲:

  大海是京族千百年來賴以生存的搖籃,在氵萬 尾島上不同的季節裏,大海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收穫,七月份雖然是休漁期,但人們來到沙灘上有三種事可以做,分別是耙螺、取指甲螺和挖沙蟲。

  沙蟲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所以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據説一斤曬乾的沙蟲可以賣到一百多塊錢。

  同期聲:

  幾點鐘出來的?

  八點鐘就出來了。

  這籃沙蟲值多少錢?

  這籃沙蟲大概值二十幾塊錢吧!

  三四月份沙蟲多,沙蟲眼好認些!

  解説詞:

  每天臨近傍晚的時候,捕蝦的人就在淺灘點燃蝦燈,開始誘撲海蝦。

  京族歷史上曾經被稱成為越族,1958年正式改名為京族。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是沒有文字,從公元十五世紀開始,京族用漢字造字的方法,創造出“喃字”,也稱“字喃”並沿用到今天。

  六十年代初蘇維芳在氵萬尾村擔任共青團支部書記時,就曾經整理過喃字,2000年他又開始重新整理!

  解説詞:

  蘇維芳開辦喃字培訓班,完全是義務的。而且每次上完課他幾乎都要自己搭上一盒煙。

  一般情況下,一個拉網的小組有十幾個人組成,大家選出其中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擔任網頭,網頭負責觀測魚情和聯絡買家等事務,最後在分配收入時會略高於其他人。阮興富是這個拉網小組的網頭!

  同期聲:

  小大魚。

  你去借人家一個桶過來,找個人拿到飯店去賣,兩個人抬著去。

  今天不幹了,不拉了!

  今天夠了拿個筐來。回去吃早飯了。

  行了,打電話叫人家來取魚看人家要不要!

  同期聲:

  阿養啊,過來拿魚啊!

  有一百多斤小魚,在大碼頭東面,你在哪?快點過來啊!

  同期聲:

  以前魚多、蝦多!現在少了,以前像這個時間蝦都在上面堆著呢!現在的拖網太厲害了!現在年青人有力氣用竹排打魚,我們老年人沒有力氣,就腳踏沙地拉網吧雖然腳燙一點!但是不怕大風大浪就受不了了!

  收工!大叔!等一會有人過來買魚,你賣給他吧!

  解説詞:

  歷史上氵萬 尾村是個孤島,四面環水,上世紀 70年代初這裡圍海造田,由此氵萬 尾島變成了陸島,氵萬 尾島總面積為十三點六平方公里,全島有十五公里長的黃金海岸線,素有氵萬 尾金灘之稱!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裡的人們世世代代靠海為生!

  解説詞:

  獨弦琴是京族特有的一種弦樂,獨弦琴音色優柔纏綿娓娓誘人,説起獨弦琴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説,傳説很早以前有一位善良的京族青年叫石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救了龍太子的命,於是龍太子邀請石生去龍宮做客,海龍王為了感謝石生對太子的救命之恩,便把龍宮裏珍藏的祖傳之寶——獨弦琴送給了石生,從此京族就擁有了這美妙的獨弦琴!

  解説詞:

  今天廣西古籍整理辦公室來人説,要把蘇維芳近幾年來整理的京族傳統文化資料進行編輯出版,出書這件事多少讓蘇維芳內心感到些許的慰藉!

  同期聲:(與古籍辦見面場景)

  蘇老師您看您準備要收集多少傳統民歌?我要準備收到一千首歌,大概五千多句,現在已經是八百首了吧,現在有四萬多字了,大概有五萬字左右,現在您邊整理邊翻譯邊收集,對。這個是新的材料,這個好像還是木刻本,這個是很有價值的!

  採訪同期聲:(韋如柱(壯族)助理研究員)

  等於他就是這個民族的活寶貝一樣,收集東西多,資料豐富,了解的事情多!歷史方面的、傳統方面的東西,他都了解的很多!

  這次我們立項的這個叫做京族古籍這個項目,他光是收集傳統民歌就有八百多首,八百多首是一個很不簡單的一個成績,因為京族文化的湮滅可以説是比較嚴重的,是瀕臨滅絕的一個文化。

  解説詞:(大海鏡頭)

  每天清晨蘇維芳總是習慣漫步在萬尾金灘上,極目遠眺,仿佛看見一群身著京族服裝的孩子,在讀喃字、在唱京歌,快樂的成長著!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