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名人檔案

永不消逝的電波

------播音員方明、雅坤、林如做客《藝術人生》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6日 11:30


  今天,當我們被週遭斑駁陸離的電視影像所迷亂,沉醉其中的時候,我們依然還記得那些只有廣播的日子:每天清晨薄霧濛濛天剛乍亮的時候,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第一次播音;大學時代每個夜晚自習歸來守候的《今晚八點半》;更早的時候,一些聰明的男孩子用磁鐵、二極管、線頭來自製廣播,尋找娛樂匱乏時代的難得娛樂,比如朱軍童年製作的那個小廣播;老人沉醉於京戲、黃梅戲,年輕人熱愛熱線節目和點歌,理智的中年人依然如故的是新聞和摘要,即便到了現在娛樂極大豐富的年代依然割捨不斷許多人的“廣播情結”。

  那個年代,每個家庭都有一台袖珍的收音機,雖然如今這些物品已經被遺忘在了角落,成為遺跡,但是塵封的外表絲毫也不能埋沒它陪伴我們成長的歷史。我們在廣播浸染的歲月中慢慢成長,廣播也因此成了我們無需購買的教科書,和如今可供翻看的歷史資料集。

  於是,《藝術人生》精心策劃了這樣一期節目,為了紀念那些讓我們感動的廣播歲月,紀念廣播書寫的難忘歷史瞬間,紀念一批老去的播音藝術家,也為觀眾撩開我們喜愛的播音員的神秘面紗。定名為“永不消逝的電波”,心願和意義自在題中。

  零距離接觸播音員

  在沒有明星的年代,我們也有偶像。那些從匣子裏發出的或渾厚或清脆或冷靜或熱情聲音的人物成了我們當年的偶像。我們猜想著他們的樣子,而他們即便在影像傳播活躍的當今也極少露面,普遍的低調性使得他們身在媒體又遠離媒體。當錄製現場響起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呼號,想起了《新聞和報紙摘要》的聲音,方明、雅坤、林如通過廣播向大家問好。聲音如此熟悉,出現在這樣的場合卻又讓人莫名地感動,可見編導的別具匠心。


  政策性強的方明

  廣播中方明老師渾厚的聲音、穩健的語流,傳達給我們關於他的這樣的信息:中年、眼鏡、精神、穩重。站在臺上的方明老師如同想像,只是眼前的他更讓我們感覺到男性獨有的優雅氣質和謙和態度,與新聞中的客觀、冷靜有些出入。似乎已經習慣了面對一支話筒的廣播環境,剛剛登上舞臺的方明顯得有些拘禁,和朱軍謙讓之後才坐定。簡單的一句話:“有什麼你就問吧”,如同新聞報紙摘要一樣爽快、簡明。

  方明的1976

  朱軍給方明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感謝他廣播中標準的普通話對自己主持事業的啟蒙。讓朱軍記憶猶新的是1976,那天他通過自製的廣播收聽新聞,無意中聽到了方明老師播出的周總理去世的消息,於是趕緊告訴老父。父親一個巴掌拍到了腦後,“不要胡説”。消息是真實可靠的,只是太多的人情願相信這是孩子的玩笑。親歷這一歷史大事件的方明説:“播周總理訃告時我是悲痛又悲慟”。政治局勢的緊張,許多人在事件中明哲保身的態度令方明憤怒,總理一生鞠躬盡瘁、大度和優雅讓方明感到痛失一位好總理的悲痛。那天,方明的播音飽含了悲痛之情,但是他依然責怪自己當時“化悲痛為力量”的情緒不夠。

  方明播過了三個重要領導的訃告,總理之外還有陳毅老總和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他説播報三位領導的訃告是三種心情和三種播音語氣。陳老總戎馬一生,鞠躬盡瘁,卻在1971年文革中含冤去世。高壓之下,言語受限,但是方明依然堅持用悲憤的語氣播完訃告,到最後甚至要提出抗議,情緒非常激動。小平同志去世的時候,方明説自己播報時更多是一種悲壯的心情。他三起三落,實現了撥亂反正,之後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積極投入四個現代化的建設之中。不僅解決了國人的溫飽問題,而且實現了一部分人的小康生活水平,國家的面貌也煥然一新,中華民族的復興在指日可待之中。

  呼嘯的戰鬥機

  方明一直把夏青老師作為自己的偶像,當初夏青老師播報羅榮桓將軍去世消息時的沉著與恰到好處成為方明日後播報此類消息的摹本。但是之後,由於過於注重了播音技術,忽視了播音的內容,方明釀成了一個重大事故,在政治緊張的年代方明遭到了各方的批評甚至批鬥。如何才能達到夏青老師的爐火純青?35週年國慶閱兵大典讓方明得到了一次難得的練兵。

  那天,方明和另外一個播音員在天安門城樓上東邊的一個臨時搭建的播音間裏進行現場直播。閱兵梯隊分為陸地和空中,由於當天霧氣濛濛,能見度極差,播音員需要準確地判斷戰鬥機起飛的時間和速度,等到飛機到達天安門上空的時候要播報完成。在第二梯隊過去之後,領導要求趕緊播報,方明則判斷兩個梯隊之間肯定有一些間隔,於是過了一分鐘之後,方明才播報了戰鬥機飛過來的消息,而此時的第三梯隊也恰好呼嘯而來,時間上吻合無誤。對於自己的冒險行為,方明的解釋非常簡單:新聞最注重的就是事實。

  好事多磨的婚史

  每天忙於處理各種各樣的新聞,以至於到了適婚年齡的方明連談戀愛的時間都沒有。但是,主動求愛的人不少,他們在觀眾來信中表達了愛慕之情。方明説,自己的愛情屬於包辦,齊越老師&&,認識了現在的妻子。1972年相識,1975年才正式完婚,方明説其間三年一直處於向領導打報告要求結婚和領導審批之中。岳父被定為特嫌,由於方明經常要出入一些重要場合,這樁婚事因此被拖延。於是,方明提出以後僅僅做一些日常播音工作,可以不參加重要事件的報道。領導見其斷然堅持,於是成全了婚事。

  無奈的兒子

  結婚之後,由於夫婦兩人各自忙碌,於是做出了不要孩子的決定。但是,社會輿論給予的壓力改變了這個想法,1978年兒子崔徵降生。兒子從小就習慣了獨立,即便有一次他被下了病危通知也是自己一個人到醫院就診。現在的崔徵在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做出鏡記者,但這全然不是父親的功勞。他説,自己曾央求過父親期望得到他的幫忙,但是父親嚴詞拒絕,堅持“自己的路自己走”。方明解釋:現在社會流行走後門、通關係,而自己每天都在傳達正面的消息,不從自己做起沒有理由,而這多少讓兒子感覺不爽。

  方明告訴我們,過去感覺不可調和的事業和家庭的矛盾現在可以調和了。如今,一家三口除了上班之外都聚在一起,星期天他們也經常攜手來到公園放鬆。但是,方明説自己還是有兩大遺憾:一是父親和母親去世的時候沒在身邊守候;二是沒有機會嘗試更多的節目形式,比如讓他羨慕的朱軍的《藝術人生》。


  言行優雅的雅坤

  雅坤的聲音和她的年齡似乎有一些出入,那清脆而富有彈性的聲音讓你斷然猜想不出是站在面前的60多歲的女士發出。她舉止優雅,恰符合她的名字。而從談話中,我們也得知了這個藝名即原名,只是去掉了姓氏“佟”。

  今晚八點半

  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一檔節目吸引了眾多聽眾,每天晚間八點半人們準時守候在電視機旁收聽。這檔節目名為《今晚八點半》,主持人就是我們面前熟悉的雅坤。不常露面于媒體的雅坤説自己還是喜歡播音間的感受,她喜歡保留一些神秘感,用聲音塑造的形象來打動聽眾。雅坤透露觀眾來信中曾經給自己這樣的描述:40多歲的年齡,20多歲的聲音。於是,錯誤的年齡判斷讓雅坤得到了許多異性的愛慕,無數的求愛信可以作證。

  聽眾是朋友

  除了那些求愛信,雅坤還有許多的仰慕者,比如一位年輕的日本男孩。正在上初中的男孩偶然在調頻中聽到了雅坤的聲音,他的感覺是中文非常優雅,而播音員的聲音更好聽。於是,大學他選擇了中文專業,之後又從事了中文的事業。一次,男孩在青島出差,偶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於是就打聽到了雅坤的消息並且提出了能否幫助引薦的要求。記者非常幫忙,男孩來到了北京,雅坤則主動去了飯店見了男孩,兩位未曾謀面的忘年老友一見如故。如此的例子不勝枚舉,朱軍一一讀了雅坤和聽眾的來往信件,能夠深切感受到雅坤和許多聽眾間友誼的深厚。

  綠殼暖壺陪伴的日子

  一段日子,綠殼暖壺成了整日陪伴雅坤的必不可少之物。那段時間,雅坤由於面神經麻痹,半邊臉癱瘓了。這對於一個播音員來説是無比巨大的打擊,事業面臨停滯的危機。雅坤跑了好多家醫院,有一位醫生用了傳統的秘方,採用針灸加熱敷的方法進行治療。由於條件簡陋,綠殼暖壺成了雅坤熱敷的工具之一。如此,陪伴了四個月之久。

  一個人的孤獨

  讓雅坤始終心存不安的是自己曾經在強迫之下和家庭劃清了界限,弟弟、妹妹都離開了北京,但是我們清楚那只是時代釀就。弟弟妹妹走後,雅坤一個人孤獨地呆在北京,有一種孤立無援的酸楚。到了適婚的年齡,經人介紹,雅坤也談了幾個朋友。但是在上報的時候,領導都表示反對,理由或是家庭出身不好或是有海外關係,時間一晃就進入了大齡青年的隊伍,而雅坤也由此放棄了結婚的念頭。恰巧此時臺裏進了一批軍人,一個年輕的東北人被分在了播音部。年輕人是雅坤的領導,時常表現出熱情,這讓孤獨奮戰北京且出身不好的雅坤感到格外的溫暖,兩人不久確立了戀愛的關係。領導發現以後分別找他們談話,勸説男方考慮自己的未來,不要因此和黑五類沾邊斷送大好前程。勸説女方不要耽誤了男方。於是,雅坤提出讓領導包辦的要求,理由是:找出身好的不行,出身不好的也不行,無路可走。領導經過反復的調查和論斷,終於同意了婚事,28歲雅坤完成了人生大事。

  試圖逃脫母親陰影的兒子

  雅坤兒子名叫王彤,隨父姓,取了雅坤姓氏的諧音,可見兩人愛情的深厚。王彤現在是國際廣播電臺的播音員,雖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他坦言自己一直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中。談到與母親的合作,王彤説:“我沒辦法跟她合作,因為我媽不單純是合作的夥伴,她老忘不了她是我媽,老數落我,所以我就特痛苦。導演説行了,沒問題,過了,她會説你這個不行,你再來一遍這個,弄得我特被動。我就想殺出一條血路,如果一直這樣,我想我不可能走出頭。”言語雖然有些反叛,但是依然可見兒子對於母親的尊重,如此的豪言也讓母親高興。


  淡然自若的林如

  很多紀錄片中我們都能聽到林如的聲音,音質乾淨,力量與溫柔之間過渡的自如,這也正如她的形象,滿頭銀發遮不住激情。

  阿信與《新聞和報紙摘要》

  《阿信》中阿信溫柔的旁白和《新聞和報紙摘要》中的客觀冷靜的播音判若兩人,以致于當年有人懷疑是不是有兩個林如。事實上,這只是林如的播音的兩種技巧,兩種表達方式,可見運用的恰到好處。

  不喜歡播音到優秀播音員

  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播音員,在剛剛進入播音行業的時候居然並不喜歡這個職業。高中畢業那年,林如被挑選成了一名播音員,這在抗美援朝時期是一件無尚光榮的事情。但是林如頗為遺憾的是自己從此沒有了大學的經歷,選擇了一套道路卻封閉了另一條道路。之後,他們被送到中央臺接受專家的訓練,克服了許多困難,終於成了一名合格的播音員。如今已經頗為成就的林如老師依然謙虛的説自己進入情況太慢。

  一次哭和一次笑事件

  每一個播音員都會出現一些失誤,林如也不例外,比如她的一次哭、一次笑事件。那是撥亂反正開始的時候,陶思亮寫了一篇給父親陶鑄的文章,寫家庭在政治風波中受到的衝擊,寫父親受到的委屈,全國各大報刊和廣播都轉載了這篇文章,非常感人。當林如拿到這篇稿子的時候,充滿了播報的激情,但是無法遏制的激動和對反動勢力的憤怒讓她淚流滿面止不住地哭。於是,壓制了許久才一氣呵成。

  至於“笑”,那是一次在倒班的接口,同事正好進來交接,看到林如還沒播完,同事對著玻璃擺弄起了小辮,林如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之後怎麼也停不下來。經驗告訴他趕緊關閘,這才避免了向聽眾傳遞笑話。但是,嚴重的是當時正在播報的是朱總司令給朝鮮前線彭德懷老總的一封信,信還沒有播完,而換班的同事也並沒有接著讀完信件的內容,這是一個重大的播出事故。之後,大小檢討進行了一番,最讓林如感到恥辱的是朝鮮前線一封信件説沒有抄錄完內容,表示非常的遺憾,至此,林如明白了這個崗位的重要性。

  黑衣服和紅衣服

  節目錄製的當天,林如老師身穿黑色的衣服,只是到了錄製的當口她才換上了紅色的上衣,説這樣顯得精神。其實,林如的母親正是在近日剛剛去世,她滿懷悲痛地堅持參加了我們節目的錄製。母親離去,陪伴家人許久的保姆也要回家了,林如説很難過但是不會很寂寞,因為有許多事情做,有沒看過來的書,沒探望過來的朋友,還有沒去參觀的一些地方。

  名播音母親和名主持女兒

  作為著名的播音員,林如老師不光是女兒們的驕傲,她那著名的主持人女兒王雪純也是她的驕傲。林如説自己並沒有刻意去教育女兒,只是一直在觀察孩子的成長,給她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生活積極、工作認真即可,並不要求她拔尖、出名。正是這樣,曾經已經身處主持一線的雪純淡然退出,去了十套的一個教科性節目,雖然收視率不是很高,但是母親非常欣賞她的決定,因為那更讓她表現自如,發揮自由。

  聽三位播音前輩講人生,宛如放歷史片斷,閃回曆史鏡頭,許多故事就如同我們看過的電視劇和電影。有意思的是,當問及三位來生會不會選擇再做播音員時,方明和雅坤的回答非常堅定:一定還會。看來,他們已經迷醉其中,事業成為人生的主要追求。而林如老師的回答有所不同,“我不選播音了,因為我想好容易又給我一輩子,我何不再學一門呢。”林如老師更看重的是人生。


  尋找“齊越”“夏青”

  許多人還記得那個通過高音喇叭收聽廣播的年代,高昂的聲音、緩慢的播報、生硬的斷句如今看來都覺得有些好笑。林如老師説,由於當時的設備傳輸速度極慢加上政治環境導致了這樣的播音效果。但是,當我們現場響起了一個渾厚的男聲的時候,我們被深深地吸引了,那就是我們仰慕中的齊越先生。

  播音界許多人都稱齊老為“老頭子”,既是因為他的嚴肅,又是對他的尊重,是他奠定了播音理論的基礎。方明的印象中老頭子既嚴肅又活潑,每每聯歡他總是獻上拿手的自編民歌。而林如當初最害怕的就是老頭子,每每見面總是鞠躬。老頭子有一句名言“玩真的”,意即要動真情,要真情投入,於是我們現場聽到了老人家的一段關於焦裕祿的播音稿飽含熱情,有淚水熔鑄。

  播音界的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當屬夏青老師,他剛剛離去,在世的時候曾經有“字音政府”的美名。林如説,他就是字典,每每遇到摸不清楚的多音字或生字找他就行。夏青老師學問深厚,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幼年讀私塾,古文底子豐厚,國高學土木建築,理工科,培養了他的邏輯性思維,後來在東北大學學中文,隨後又進入新聞總署辦的新聞學校,從老一代新聞工作者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他曾經在中南海懷仁堂宣讀憲法,只字不錯,郭沫若誇獎“三分文章七分讀”。如此的本事,先生也一一傳授給方明等,多年之中夏青一直遵照總理的指示,擔負培養播音接班人的重要任務。

  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把一份特殊的禮物送給了三位老師以及所有播音界的老前輩們,那就是今天活躍在播音和主持崗位的紅火的年輕一代的聲音祝福,包括羅京、敬一丹等等。他們的成熟讓我們有了踏實感,而現場一位7歲少年的朗誦也讓我們遙想到了充滿希望的未來。正如三位老師最後朗誦的深情激昂的詩歌題目——《相信未來》。

  相信未來,因為永不消逝的電波,因為電波永遠連在你我間。文:周敏,攝影:劉林江

(編輯:淩微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