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什麼東東?

  三、少年攝影師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1.後進入式:少年攝影師進入角色相對滯後,原因是對環境的不熟悉,有恐懼心理,對機器設備的陌生,對採訪者有距離感,兒童生性愛玩,讓他邊玩邊幹,不習慣,種種原因造成了進入情況滯後,因而可能放跑身邊的很多“好鏡頭”,但這同樣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他們先要對整個事件發生的興趣,才能主動去掌握,一但發生了興趣,從他獨特的視角去審視眼前的事件,他會一口氣不停地記錄六個小時,這有可能是成人們也做不到的。

  2.朋友人群式採訪:少年攝影師對於325個來賓進行總體觀察後,會選出自已認為合適的採訪人選,當經過一段時間的跟蹤觀察後,他會找出他的摸擬朋友,也就是他的採訪對象。

  3.隨意式:從30個小時的完成素材上看,少年攝影師們選擇有很大的隨意性,對事件和人物的深入有個漸近和漸進的過程,面對陌生事物時也會有放棄之説,這一過程幾乎通篇都存在,因而在成人看來磁帶裏的素材東一爪西一鱗,不成章法,章法,簡言之就是電視敘述的途徑和模式,這“章法”二字很重要,談章法無錯,只看這“章法”是誰的“章法”,誰看節目就按誰的“章法”,兒童章法利用好了,也一定會讓成人眼前一亮。

  4.長鏡頭和走火鏡頭:前面提到的三位小攝影師是愛過培訓的,他們的培訓來自與生俱來的,電視節目,他們認為,電視節目是一氣拍成的,他們認為電視鏡頭如人眼,想看哪看哪,中間沒有斷開,沒有停留,從另外的角度講,他們又是沒有經過培訓的,領來攝影機,電池,每人分五得盤磁帶,知道開機停機,知道閉上一隻眼拍攝,知道左手中指和食指的推拉作用,就開幹了。

  5.楞頭青上手,“走火”鏡頭是不可避免的,相對於成人,可説是大業餘,相對於少年,特別是一齣手就要完成30分鐘專題節目的孩子來説,可以説是令他們驕傲無比一件大事,這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水平,狀態,反映了攝影師的匆忙、自責和焦慮,想幹好卻無法令人滿意的焦灼心情。他們拍出的走火鏡頭,用在完成片中,更是增添了片子的真實性和趣味性,童真童趣,如童話般。同樣能抓住觀眾的心。

  6.線性思維和跳躍性思維:在每一個人都想在工作中不斷地超越自我,對於成人來講,往往很難真正超越自己,但兒童就沒有這種束縛,他們來得最直截了當,最別具一格,線性思維和跳躍思維來得最為真切。

  7.平等交流,自然記錄,不矯飾不文過。

  8.追“蜂頭”心態;讓少年攝影師感興趣的,他們倆就會一窩蜂式的扎堆,哪怕一再重復也不擔心。

  本該屬於孩子們的還是要歸還給他們,在這次的動畫城節目中,參與者們獲得的不僅僅是一次參與的機會。

  

  四、劇組的特別提示

  在這裡我們把工作手冊裏的特別提示原模原樣的抄在下面,以此證實劇組的編導者眼睛向下看,以兒童為本,傾聽孩子聲音的真實心態。特別提示,不光是針對《動畫城》來賓的,同樣是針對三個特邀的DV攝影師:

  “本次活動為動畫城欄目年度大型活動。外地來京人員多,90%以上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通過參加活動,對《動畫城》抱有景仰之情。初到北京,既緊張又興奮,人地生疏,劇組要求每一個參加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擺正位置、克服困難、團結一心,對來賓做到親同己出,語言親切、態度和藹,真正關心、愛護每一個小觀眾,不要因為我們自己的問題損害了《動畫城》的聲譽,損害了中央電視臺的聲譽。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每一位小觀眾都是我們工作的一面鏡子。他們都很聰明,也都很敏感,他們此次到北京所聽到的所看到的會在他們記憶中留下深刻記憶。劇組希望我們的表現給觀眾和他們的家長留下敬業、正派、善良的印象”。

  

  五、少兒攝影師眼中的《動畫城》

  攝影師孫啟元、江瑞、攝影助理甄紫康男都是少年,在他們的結構專題文稿中,對“全局”——“面”的概括和理性分析較弱,而對“局部”——“點”的描摹卻分外仔細,不厭其煩,因而在完成片中採用三個攝影者的第一人稱分別敘述的方法就成為必然,在剪輯中將素村按類型分為六大部分:

  1、幸運一族

  2、哭一族

  3、練一族

  4、吃一族

  5、玩一族

  6、有趣鏡頭一族

  “一族”的提法是現今青少年中的流行詞語,我們在完成片中照搬了過來。

  在結構上確立以後,但在篇幅上卻發現小攝影們對同類故事都有著同樣的興趣,併發生了同機位、同事件、同長度的“浪費”事件,三個攝影者有著兒童分類的心態,在全片六大類中孫啟元和甄紫康男特別強調也特別自然地把自己分在了“幸運一族”裏,理由是我們能當《動畫城》的小攝影師比誰都幸運。這是成年電視人常規思路的反動,成人心理這麼想,實際上也不這麼幹。影片完成播出以後,因為採用了兒童視角、兒童觀念,兒童為主體,《動畫城》七周歲大聯歡的側記看起來,讓人更為新鮮、更為有趣,讓人覺得更貼近兒童。

  兩台DV攝影機掌握在三名12—8歲的小學生手中,通過孩子的眼睛,看到——拍到——講述“到《動畫城》過生日”的有趣故事,兒童拍、兒童講、兒童參加編輯合成,兒童承擔錄音旁白的任務,這過程本身體現並實踐了“以兒童為本、讓兒童説話、説兒童話”的創作精神和全新理念,它為開拓兒童節目創作思路,無疑是有意義的,其中不少成功的實踐值得兒童的策劃者和製片人借鑒。

<<上一頁
第2頁
(編輯:胡悅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