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央視國際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龍永圖:加入世貿一週年 中國農産品出口上升

央視國際 (2002年12月09日 03:58)

  人民日報消息:“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中國經濟表現不錯”,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日前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年來的經濟狀況作出如此總結。

  龍永圖説,加入世貿組織談判時承諾的農産品進口都是通過世貿組織的規則,用前3年進口的平均值計算出來的,當時中國承諾每年進口小麥846.8萬噸,玉米585萬噸,棉花81.85萬噸,而這幾年糧食連年豐收,中國根據市場準入的要求進口農産品,今年1至9月份中國只進口了小麥58萬噸,棉花1.6萬噸,玉米不但一噸未進,還出口了400多萬噸。

  中國承諾的農産品進口,是一種市場準入機會的進口,並不是無條件的進口。2002年3月20日,中國新法規《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凡海外對華出口轉基因産品的公司必須向中國農業部申請證書,從而引發中美貿易爭端。

  中美農産品貿易爭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前就成了焦點。經過雙方艱苦談判達成的《中美農業協定》中允許中國保持佔農業産值8.5%的農業補貼上限,但同時對於美國特別關注的産品,比如大蒜和蘋果,則做出了特別的限制。此次我國頒布《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巧妙利用了世貿組織允許的技術壁壘。

  在過去一年,中國農業先後遭遇韓國對中國大蒜和日本對中國大蔥、大蒜徵收高額關稅的衝擊,但我國政府利用世貿規則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最終迫使這兩個國家放棄了歧視性關稅的做法,恢復了一般性關稅,有效地保護了中國農民的利益。據了解,僅山東一地,大蒜出口就增長了90%以上。

  由於我國剛剛加入WTO,一些發達國家在關稅削減後,以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名義,向多種中國商品築起“綠色壁壘”。而中國正積極發展“綠色食品”,以突破加入世貿後面臨的“綠色壁壘”,擴大農産品出口。

  今年以來,中國出口到發達國家的農産品,因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超標”而遭拒收、扣留、中止合同或停止進口的事件大大超過歷史同期。聯合國的統計表明,中國約有包括農産品在內的74億美元出口商品因“綠色壁壘”而受阻。

  目前,一個覆蓋全國的綠色食品認證管理、技術服務和質量監督檢測網絡已經形成。中國已先後頒布執行了80多項綠色食品國家標準,以確保綠色食品在生産和銷售過程中不受人為和環境的污染。

  從去年開始實施的國家“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對農産品進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監管。中國正在制定《農産品質量安全法》,對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産品要追溯産地,追究經營者的法律責任。另外,農業部門也改變了以往數量至上的做法,轉為數量、質量、效益並重。

責編:任今航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

  • 專訪世貿大使:"學規則"與"玩規則"(2002/12/09/ 02:39)
  • 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前瞻 世貿總幹事不敢樂觀(2002/12/08/ 20:19)
  • 回顧:加入世貿組織一週年 變化不經意間發生(2002/12/02/ 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