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農民工有“四大難”有關部門有“難言之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3日 15:15 來源: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宋振遠、顧立林)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進一步解決農民工就業、社會保障、子女受教育難和被拖欠工資等一系列問題”。這暗合了當前農民工面臨的四大難題,即工資清欠難、社保到位難、子女教育難、技能培訓難,引發兩會代表委員熱議。

  記者就農民工的意見和代表委員的質疑向有關部門求證,全國總工會以2006年要為農民工辦的十件實事積極應對;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正加快農民工權益保護法的制訂。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人士以種種理由拒絕給予回應。

  農民工:何時“四難”不再難?

  在京打工的江蘇籍農民工梁錦傑:工資清欠是民工最關注的事。大傢伙不明白,為什麼城裏人工資照發,而農民工工資就年年清欠、年年難清呢?

  北京在京打工的陜西籍農民工陳存虎:除了工資清欠,第二要緊的就是沒有社會保障。現在仍有75.2%的人沒有任何形式的社會保障,為啥?還有,養老保險為什麼不能“錢隨人走”?一些地方規定,農民工必須累計繳費15年才能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我們都是“四海為家”,能在一個地方呆三五年就算長了!

  京豫陳農民工子弟學校五年級二班學生何北平:我印象裏爸媽最愁的就是求人讓我上學。爸媽到哪兒打工我就跟到哪兒。我先是在西安上學,後來轉回老家河南固始縣,這回又轉到北京郊區,教室是租的,學校搬幾次家了,越搬越遠!

  在京打工的山東籍農民工張為群:技能培訓對我們很要緊,聽説國家拿了不少錢,還提出免費培訓,可這兩年俺在天津、北京打工7年,沒見過周圍夥計有誰受過培訓,免費的技能培訓啥時輪到俺?

  代表委員:解決“四難”一靠觀念轉變二靠制度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信陽市委書記劉懷廉:解決農民工問題,許多工作已有條件做,關鍵是一些部門和地方觀念轉不過來。比如扶持農民工子弟學校,可有效緩解上學難,遺憾的是管理體制很不順。北京大興的京豫陳學校校長陳復耀告訴我,農民工子弟學校普遍處境艱難:一是生存發展難,無資金保障;二是穩定師資隊伍難,他們工資只有同行的三分之一,在職稱評定、工齡計算、三險等方面也少有人管。再就是農民工子女應該享受的“兩免一補”政策落實難。

  全國政協委員聞大中、賀大經:目前各地的相關制度不規範,監督機制缺位,是“討薪難”久治不愈的癥結之一。建議試行嚴格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另一方面,討薪難與訴訟成本太高有直接關係,建議取消勞動爭議仲裁的前置程序,法院儘量使用簡易程序,縮短訴訟時間。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臨沂市市長連承敏:維護農民工權益重在制度創新。要解決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和技能培訓問題,政府必須從宏觀角度建立相應的體制或機制,包括改革不平等的戶籍制度、發揮工會在組織農民工維權方面的作用等,這是解決農民工的“治本”問題。

  有關部門、單位:面對社會期盼,表現有冷有熱

  記者幾次致電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並於3月10日將農民工和代表委員提出的問題傳真過去,但最終被拒絕採訪。新聞處工作人員説:“已請示部領導,問題敏感,不便回答”。記者追問原因,答覆是“這涉及多個部門,有些政策措施正在協調研究中,未出臺,怎麼説?”

  根據國務院剛剛出臺的《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全國總工會確定了2006年將為農民工辦的十件實事,明確提出“農民工有困難找工會”的口號。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徐德明説,最大限度地把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是維權的關鍵。為此,各級工會組織將實行農民工集體登記入會、開設農民工入會窗口等多種形式。今年全國新發展農民工入會要達650萬人,到2008年農民工入會率達到70%。與此同時,全國總工會今年將啟動推進勞動合同制度3年行動計劃,力爭2008年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0%。針對建築市場工資拖欠嚴重的問題,全國總工會將監督在建築施工企業全面推行工資支付“月結月清”制度。今年內,全國所有地市以上工會都要建立職工法律援助機構,向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農業部原常務副部長、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萬寶瑞接受記者採訪説:我現在負責農民工權益保護法的起草工作。目前農民工社會保障面較小,工傷保險好些,失業保險基本還沒有保。今後要考慮為農民工辦個全國通用的保險卡,到哪打工都可以帶著走。關於農民工用工合同簽訂難的問題,今後應考慮全部納入輸入地勞動部門登記管理,零散用工由街道辦事處負責,企業用工由勞動、工商部門解決,明確管理責任。關於農民工培訓,國家已經拿出一部分錢,各地政府必須建立培訓基地,培訓資金落實到具體單位,防止被挪用。從長遠看,國家應該有一個農民工統一協調管理的部門,防止“都管都不管”的情況發生。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