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陳雲與黨風廉政建設》第一集:轉 折 時 刻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7日 18:40 來源:
    專題:陳雲誕辰百年

  CCTV.com消息:北京平安裏西大街41號,這裡是中國共産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機關所在地。

  反腐倡廉,關乎人心向背、事業興衰。

  《中國共産黨黨章》規定,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黨的紀律檢查工作,令腐敗者生畏,為老百姓擁護。在各級紀委的辛勤努力下,一個個腐敗案件被曝光,一個個違紀案件被查處,一個個腐敗分子被嚴懲。

  這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印證了一位老人在20多年以前發出的一句警言:

  “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他就是新時期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開創者和奠基人陳雲。

   何勇: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

  陳雲同志是我們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是我們中央紀委的老書記,是新時期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開創者和奠基人。在陳雲同志誕辰100週年的時候,我們中央紀委的全體同志都非常懷念他,愛戴他,景仰他。

  1978年到1987年,陳雲擔任中央紀委第一書記的九年,是黨的紀律檢查工作艱難開拓、創新、發展的重要時期。為了追尋陳雲在這九年的工作足跡,自2004年10月起,本片攝製組採訪了75位重要知情人。正是那些珍藏在人們心間的真實記憶,引導我們漸漸地走進了一位偉人的內心世界。

  上海市青浦區練塘鎮,小橋流水,人傑地靈。1905年6月13日,陳雲出身在這裡的一個貧苦家庭。1919年,14歲的陳雲走上街頭,參加了五四運動。1925年,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店員的陳雲加入中國共産黨,開始了革命生涯。1931年,26歲的陳雲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從此走上了黨的領導崗位。

  陳雲與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有著不解的情緣。

  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可以追溯到1927年4月成立的中央監察委員會。今天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早在井岡山時期就孕育在中國革命的紅色搖籃之中了。1933年在江西中央蘇區,為了防止黨內有違反黨章,破壞黨紀,不遵守黨的決議,及官僚腐化等情況發生,中共中央決定,在黨的監察委員會未正式成立以前,特設立中央黨務委員會。在黨務委員會最早的領導人中,我們發現了陳雲的名字。

  抗日戰爭時期,陳雲在延安擔任中央組織部部長7年,這期間,中央黨務委員會由中央組織部代管。陳雲經常直接過問和處理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曾經轟動延安的處理劉力功事件,就是陳雲在這一時期嚴肅黨紀的一篇傑作。抗日軍政大學畢業的新黨員劉力功不服從組織分配,害怕艱苦的工作,受到了陳雲的嚴厲批評。

  劉家棟:時任陳雲秘書

  陳雲同志説,那你在延安山上開荒去吧。劉力功不服分配,他要求回老家。陳雲同志説,你這個思想回老家,起不到好作用,你也不要回去。劉力功提出要退黨。陳雲同志説,你不要退黨,要開除你。

  為了嚴肅黨的紀律,陳雲專門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1939年5月的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上,題目就叫《為什麼要開除劉力功的黨籍》。陳雲在文章裏説:“中國革命是長期艱苦的事業,共産黨及其黨員沒有意志行動的統一,沒有百折不回的堅持性和鐵的紀律,就不能勝利。”

  時至今日,陳雲的這篇文章,依然是對黨員進行黨紀教育的珍貴教材。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得到了進一步加強。1949年11月,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副主席朱德兼任中央紀委書記。1955年3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決定成立中央及地方各級監察委員會,代替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董必武擔任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

  從1949年到1966年,黨的紀律檢查工作成績斐然。1952年,中共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原天津地委書記劉青山和天津地委書記張子善因盜竊國家資財肆意揮霍被槍決,反映了執政的中國共産黨懲治腐敗的決心。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黨和國家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黨的監察工作被全盤否定,工作完全停止。1969年,黨的監察機關被取消。

  中央監察委員會152名機關幹部,絕大多數被遣送到東北的五七幹校,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被扣上各種“莫須有”的罪名。

  “文革”期間,黨的紀律渙散了,制度被破壞了,人心散了,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受到了極大削弱。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裏,陳雲也被疏散到了江西,就在南昌市郊的這座小院裏,他靜靜地思考著。

  “文革”結束後的兩年時間裏,中國的許多有識之士都在反思,希望找到一條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道路。

  北京長安街上的京西賓館,自20世紀60年代建成以來,很長一段時間裏一直是中國政治的一個特殊的舞臺。1978年11月10日,各省、市、自治區和各大軍區主要負責人、中央黨政軍各部門和群眾團體負責人共212人云集於此,出席中央工作會議。他們沒有想到,就是這次會議,後來成了實現黨和國家的偉大歷史性轉折的標誌。

  “文化大革命”以前的黨中央副主席陳雲,這一次以一名中央委員的身份出席會議,被分在了東北組。

  北長街58號,建國後陳雲一家就住在這裡。1978年11月11日,中央工作會議召開的第二天晚上,這座小院的燈亮到了深夜。

  于若木:陳雲夫人

  他寫了一個發言提綱,在臺曆的背面寫的,讓我給他謄清的。因為常常他的發言稿,讓我給他謄清,寫的字大一點,清楚一點,看起來方便一些。

  2005年4月,應我們的請求,于若木老人又把那份提綱謄寫了一遍。眼前的場景,仿佛又回到了27年前那個歷史性轉折的前夜。

  1978年11月12日早晨,陳雲帶著于若木抄寫的發言提綱,走出家門,走進了中央工作會議東北組會場。

  華楠:時任《解放軍報》社社長

  開會前十多分鐘,陳雲同志就從這個會場的北門進去了,就走到西邊,坐在西邊前排最南邊的第一個位置。他進來的時候我都看到了,披著個大衣,拿著個皮包,而且走路很輕快,精神煥發,很高興。

  陳雲第一個發言。他説,我完全同意中央關於從明年起把工作重點轉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意見。安定團結也是全黨和全國人民關心的事,幹部和群眾對黨內是否能安定團結有所顧慮。有些影響大或者涉及面很廣的問題,需要由中央考慮並作出決定。例如:1,薄一波等“六十一人”的問題;2,1937年7月7日中央組織部關於所謂自首分子的決定和1941年類似內容的決定都是中央批准的,中央應當承認,為他們平反;3,陶鑄、王鶴壽不是叛徒;4,彭德懷對黨貢獻很大,骨灰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5,1976年的“天安門事件”是革命行動;6,對康生在“文革”中的錯誤應批評。

  華楠:時任《解放軍報》社社長

  他講話的時候,全場非常靜,專心致志地聽。講完話呢,全場鼓掌。我們完全同意陳雲同志的意見,要登簡報。

  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陳雲提出的這六條意見,條條直指“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錯誤的要害。他的這個發言,是中央工作會議上向“左”的錯誤開的第一炮,起到了扭轉會議方向的關鍵作用。

  朱穆之: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最關鍵的問題,大家希望解決的問題,提出來。這幾個問題看上去是平反問題,實際上是“文化大革命”的要害。

  陳雲同志所提出的,都是大家在心裏頭早就嘟囔的一些問題,但是誰敢提這些問題,許多人還是有顧慮的。

  一石激起千層浪,陳雲的發言被印成簡報後,迅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引起巨大反響,壓抑了十多年的人心沸騰了。

  朱佳木:中央工作會議工作人員、時為胡喬木秘書

  陳雲同志發言以後,代表們積壓在心中的多年的心裏話,就像決了口的洪水一樣一瀉而出,可以看得出來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住了。

  這是當時中央工作會議留下的一些珍貴照片,記錄了人們在政治生活中暢所欲言的場面,定格了在歷史的轉折時刻人們那久違的笑容。

  那段時間,北京城裏很多人都在關注著京西賓館裏召開的會議。陳雲的發言,通過各種渠道,很快傳到了社會上。

  彭鋼:彭德懷侄女、原中央紀委常委

  王鬍子叔叔(王震)見了我,就跟我説,彭鋼啊,這下好了,這次陳雲同志在會上提出來要給你伯伯平反,意思是肯定你伯伯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所以當時我們是非常高興,當時我激動得一句話也説不出來。我只是握著王鬍子叔叔的手,一直在搖。我説這個太好了,太好了。

  陶斯亮:陶鑄女兒

  陳雲同志講了,陶鑄歷史上沒有問題,我和我媽媽,當然很高興了,當然非常高興了。我們就覺得突然慢慢慢慢就見了曙光,而且這曙光越來越明亮,終於看見天亮了。

  陶斯亮的信(同期):

  爸,我在給您寫信,九年前您含冤死去,九年來我飲恨活著,你我雖然隔著兩個世界永無再見面的那一天,但我卻銘心刻骨晝夜思念,與您從未有片刻分離。

  1978年12月,陶斯亮的這封終於發出的信,曾經讓多少中國人為之動容。

  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發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此時,陳雲提出的六個問題已在全黨形成了共識。

  鄧小平(同期聲):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

  1978年12月18日,北京瑞雪紛飛,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京西賓館舉行。由於中央工作會議充分的準備,這次全會僅僅開了五天。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政策,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

  在這次會議上,陳雲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並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由此,陳雲成為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陳雲擔任中央紀委第一書記,眾望所歸。

  宋平: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陳雲同志在黨內可以説是(遵守)紀律的模範。它很嚴,該開除的毫不含糊,犯了錯誤,該怎麼處分就怎麼處分。

  朱佳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原陳雲秘書

  陳雲同志是一個在他的一生中始終一貫的敢於堅持原則的人。

  周太和:原國家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原陳雲秘書

  有問題,作檢查,不要怕丟面子,有事情敢負責任,不猶豫,不推諉,更不顧忌個人的得失。這是陳雲同志崇高的黨性表現。

  面對新的責任,陳雲向全體中央委員袒露了他的心聲:

  陳雲(同期聲):

  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我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我感謝工作會議和中央全會同志們對我的信任,但是我的身體情況是很差的。我將盡我的力量來工作。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闢了一個新時代,開創了一個新事業。

  何勇: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紀委副書記

  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黨和國家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新起點,也是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一個偉大的新起點。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恢復成立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選舉陳雲同志擔任中央紀委第一書記。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由此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恢復成立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這是新時期加強黨的民主集中制建設採取的重要組織措施,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在中央紀委成立之初的歷史檔案中,我們找到了在1978年12月22日當選的100名中央紀委委員名單,除了第一書記陳雲,還有書記、副書記14位,常委24位,委員61位。

  20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細覽這份名單時,依舊感到吃驚,這裡竟集聚了那麼多德高望重、功彪青史的老一輩革命家。

  中央政治局委員鄧穎超任第二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胡耀邦任第三書記;曾經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黃克誠將軍任常務書記;曾長期在白區工作,有著豐富的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經驗的王鶴壽擔任副書記。

  在名單中我們發現,還有一些當時人們並不熟悉的中青年幹部。這是按照陳雲的要求精心挑選的。

  在公安戰線工作31年,當時擔任瀋陽市公安局副局長的劉麗英,就是那時候跨進中央紀委大門的。(峰岩書記注:背景照片去掉)

  從東北到北京,從公安局長到中央紀委專職委員、常委、副書記,她的名字與被查獲的一些大案、要案聯絡在一起。1986年,陳雲高興地握著劉麗英的手,稱讚她是中央紀委的“穆桂英”。

  劉麗英:原中央紀委副書記

  十年,我這個光陰白白浪費了,但是也不能説白白浪費,(我)受到了教育,反面的教育。為什麼我到中紀委以後,我能夠珍惜,我能夠努力工作,我要利用這個時候,來搶回我浪費十年的時間。

  剛剛成立的中央紀委,只有辦公廳、研究室等幾個辦事機構。先是在北京西單和中央組織部一起辦公,後來又搬到了南長街81號的這棟樓裏。當時的辦公條件非常簡陋,人員緊張,任務卻異常繁重。有人回憶説,那時的情景,真可謂是積案如山,積信如山,忙得喘不過氣來。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不久,陳雲的家從北長街搬進了中南海。

  中央紀委的工作千頭萬緒,基本任務是什麼?中央紀委成立後,黃克誠和王鶴壽向陳雲請示關於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機構的工作方針。陳雲當即回答:“抓黨風,中紀委的工作指導方針是維護黨規黨法,整頓黨風問題。”

  1979年1月4日,新成立的中央紀委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還是在這個召開過中央工作會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大廳裏,100名剛剛當選的中央紀委委員聆聽了陳雲的講話。

  陳雲説:黨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基本任務,就是要維護黨規黨法,整頓黨風。我們這次會議就是要為實現這個基本任務做必要的準備工作。我們做好這件事,對我們這樣一個在九億人口國家中的執政黨,是一種重大的工作,對於國際共産主義運動也是一種重大的責任。

  劉麗英:原中央紀委副書記

  就感到,他講到根上了。過去“四人幫”的時候,破壞了民主集中制,破壞了法制,任意踐踏法律。

  維護黨規黨法,整頓黨風,就是要建立和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這是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撥亂反正首當其衝的任務。如何加強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在“文化大革命”中,陳雲就進行了認真的調查和思考。

  1969年10月至1972年4月,陳雲被疏散到南昌長達兩年零七個月。通常,他在江西石油化工機械廠“蹲點”學習,更多的時候,他在讀書,在與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的思想對話中,他找尋著解決現實問題的答案。

  在江西時,孩子們曾經去看望父親,陳雲時常講起自己的讀書心得。

  陳偉蘭:陳雲三女兒

  他説共産黨作為執政黨,如果能堅持民主集中制,這個黨就有希望。他説我們共産黨如果能堅持民主集中制,那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就有希望,社會主義國家有希望,那社會主義的方向,中國革命就一定能夠成功。所以他每次談到這個的時候,他都非常激動。對民主集中制,他把它看成一個和黨的生命一樣重要的東西。

  陳元:陳雲長子

  他對比了革命成功和發展快的時候,是黨內民主最好的時候,後來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是黨內民主受到破壞的時候,領導機關內部缺少民主空氣,不讓人説話。所以黨內的民主集中制,這樣的制度建設,對他來説,很早就開始思考,可以説想了幾十年了。

  在江西的日子裏,陳雲通讀了四遍《毛澤東選集》,閱讀了大量馬列著作。那段時間,他沒有留下一張照片。我們只能從他曾圈圈點點的書籍中,探尋他深邃的思想軌跡。

  後來,他多次談到了堅持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

  陳雲(同期聲):

  民主集中制是既要有民主,又要有集中,黨的組織內,要任何一級,任何一個組織,有不同的意見存在,這不是壞事,允許有不同意見的辯論,這樣可以少犯錯誤。

  少數服從多數,全黨服從中央,否則我們一事無成。沒有民主不好辦,沒有集中也辦不了事。

  中央紀委一成立,陳雲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領導制定《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上。

  郭儀:《準則》起草組成員

   “文化大革命”,黨內派性非常嚴重,今天你鬥我,明天我鬥你,黨內政治生活極不正常。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提出來搞一個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準則。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適時,非常重要的。

  《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一共12條。1,堅持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2,堅持集體領導,反對個人專斷;3,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嚴格遵守黨的紀律;4,堅持黨性,根絕派性;5,要講真話,言行一致;6,發揚民主,正確對待不同意見;7,保障黨員的權利不受侵犯;8,選舉要充分體現選舉人的意志;9,同錯誤傾向作鬥爭;10,正確對待犯錯誤的同志;11,接受黨和群眾的監督;12,努力學習,做到又紅又專。每一條的背後,都凝結著許多沉甸甸的故事。

  《準則》的起草工作歷時半年多的時間,共吸收了全國各級黨組織提出的1800多條意見,修改討論達七次之多。

  劉家棟:時任中央紀委研究室主任

  制定過程當中,上上下下很多次,最後常委通過的時候是一句一句的講,一邊聽,有意見就講,很費工夫。

  《準則》的制定凝聚著陳雲的大量心血,從這份1979年2月28日他給當時的中央領導同志的信中,就可見一斑。陳雲在信中説:

  這個文件發下去徵求意見,要求於7月1日前各地將意見回報中央。……再改。再改之後也只作為中央試行文件。試行中如有不妥,還可以改。這樣一次向下徵求意見,另一次作為試行文件,在此以後再定稿,我看比較穩當。”

  一位74歲的老人,對一份文件的起草細緻到如此程度,可見《準則》在他心中的分量。

  宋平: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我覺得黨規黨法那十二條是非常好的。可以説把“文化大革命”所破壞的一些黨規黨法恢復了起來。而且應該説,在新的情況下面還有些新的提法。所以這個黨規黨法,當時大家都非常贊成,我看現在再發揚下去還是有用的。

  1980年2月29日,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一致通過了《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準則》是陳雲領導制定的關於黨的政治生活的綱領性文件,是一部重要的黨規黨法。《準則》的制定實施,是黨內政治生活由亂到治的重要里程碑。

  出生在江南水鄉的陳雲從小酷愛評彈,那悠揚的旋律,伴隨他度過了人生的風風雨雨。《準則》通過後,中南海裏又傳出熟悉的評彈聲。

責編:楊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