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節日解析

專家介紹——巴莫曲布嫫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5日 10:12


  學術簡歷

  彝族,1964年出生於四川涼山昭覺。1984年畢業于中央民族學院漢語言文學系;1988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史哲部,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9~2002.1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訪問博士研究生;2003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民俗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南方民族文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跨世紀青年學科骨幹”,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導師。此外,兼任中央民族大學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美姑中國彝族畢摩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巴莫姊妹彝學小組常務理事;世界民俗學者組織(FFN)通訊會員;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委員。

  在治學方法上長期堅持實地田野調查與彝文文獻考察相結合,業已形成的學術方向是彝族經籍文學與口頭傳統研究;已出版個人學術專著《鷹靈與詩魂━━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研究》(2000),田野圖文報告《神圖與鬼板——涼山彝族祝咒文學與宗教繪畫考察》(2003);發表了學術論文6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民間敘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的學術流變》、“祭司與文學:彝族經籍文學研究”(系列論文)、“神圖與鬼板:涼山彝族宗教造型藝術研究”(系列論文)、《彝族祝咒經詩〈紫孜妮楂〉的巫化敘事風格》、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英文撰寫);參與編撰的學術著作有《彝族文化史》、《彝族風俗志》、《中華文學通史》(〈古代文學卷〉編委)、《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史》、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等;已出版個人詩歌專集《圖案的原始》,其詩作被輯入多種詩歌合集。目前正致力於“儀式與文學──彝族史詩研究”與“克智──涼山彝族口頭論辯研究”兩項長線學術課題。

  田野工作經歷

  1) 2002-2003年,為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史詩傳統的田野研究:以諾蘇彝族史詩“勒俄”為個案》在涼山州美姑縣進行定點田野作業與史詩表演的跟蹤觀察;

  2) 1996-2000年,參加中美聯合的田野追蹤考察〖民族認同與涼山彝族諾蘇文化之傳承〗;

  3)1991-1998年,開展〖大涼山彝族諾蘇儀式文學〗的民族志追蹤考察;

  4) 1993-1996參加中日合作項目〖漢族與周邊諸民族的民俗宗教比較研究──納西族彝族與日本民俗宗教的比較民俗學考察〗,完成田野研究報告《神圖鬼板儀禮象徵文化傳承──涼山彝族における鬼靈信仰と巫術符咒の考察》;

  5) 1989-1992年, 參加中日聯合的比較民俗學田野考察〖中國江南農耕民俗文化〗,完成田野研究報告《畬族"學師"儀式研究──兼論成年禮功能的歷史衍變》;

  6) 1987年夏季在四川涼山、雲南楚雄為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彝文經籍中的祭祀詩研究》進行田野作業,涉及到民間宗教中的信仰與行為、祖先崇拜、儀式與文學,以及古代經籍文學闡釋中的文本與田野。

  重點項目承擔

  1) 2002~2003中國社會科學院十五重大課題【少數民族口頭文學叢編:諾蘇克智譯注】;

  2) 2002~2005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級重點項目【口承與書寫──彝族史詩與族群敘事傳統】;

  3) 2002~2005中國社會科學院A類重大項目【中國史詩類型學】(集體項目);

  4) 2003~2005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工程”【中國史詩】(集體項目);

  5) 1996~1999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基金項目【儀式與文學──彝族經籍史詩研究】;

  6) 1995~1997國家九五重點項目及重點圖書《中華文學通史》(集體項目);

  7) 1991~1993國家青年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彝語支民族經籍文學研究】(集體項目)

  國外訪學研修

  1) 1999年8月在芬蘭土爾庫大學參加第五屆世界民俗學者暑期國際培訓(FFSS99),在史詩工作站(Epic Workshop)研修,結業報告為《中國彝族口頭傳統與史詩的文本性與口承性》。導師:John M. Foly教授、Lauri Harvilahti教授。

  2) 2000年1月27日至3月31日與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 Stevan Harrell(郝瑞)教授進行合作研究,參加在華盛頓大學博爾克自然史文化博物館主辦的〖高山圖式──中國彝族諾蘇文化之傳承〗(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專題展覽(2000年3月~9月)的相關學術活動,3月16日在西雅圖人文科學論壇(博爾克博物館系列講座)發表了題為《彝族諾蘇女性文學與文化傳統》的學術報告;其間還應邀到惠特曼學院開設了兩次講座。

  3) 2000年9月至2002年1月在哈佛大學文理學院訪學,身份為訪問博士研究生(Visiting Fellow),選修相關課程13門,完成博士學位論文階段性研究報告A Folkloristic Perspective on Epic Tradition of the Yi: Thick Corpus Between Textuality and Orality。《彝族史詩傳統的民俗學觀照──文本性與口頭性》),修課導師:Gregory Nagy教授。在此期間在哈佛大學校內外共開設了9次講座,參加了兩次國際學術會議,舉辦了一個展覽,主持了一次國際彝學工作會。

  五 學術資助獲得與學術實踐

  1) 2001年7月獲美國民俗學會(AFS)"國際學者旅行資助",前往阿拉斯加參加美國民俗學會2001年會"知識中的夥伴"(Partners in Knowledge),參加"表演的詩學:諺語、演説術、詩歌與音樂"專題組的討論,並作了題為《走近本土口頭傳統:文類的替換》(Approaching Indigenous Oral Traditions: A Perspective of Substitution in Genre)的小組發言。

  2) 2001年5月本人與中央民族大學巴莫阿依博士、潘蛟博士共同策劃的"國際彝學工作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Yi Studies--The Fate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Age of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Yi --)獲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學術顧問委員會特別資助",項目於是年11月9~11日在哈佛大學實施。

  3) 2001年4月本人與巴莫阿依博士共同策劃的"彝族傳統儀式生活展"(Chanting Echoes),獲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特別項目資助,展覽於是年5月至7月在該中心展出。

  4) 2001年3月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人文學院特別資助,前往該大學參加國際跨學科討論會The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Beyond Peony Pavilion: Performance, Ethnicity and Cultural Processes in China (PPEC)-,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Apri28-29, 2001)。

  5) 1999-2000年,本人主持的巴莫姊妹彝學小組為組織、策劃于2000年9月在雲南石林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彝學討論會",從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獲得民族文化研究基金的資助。

  6) 1997-2000年,本人設計並論證的個人研究課題"儀式與文學──彝族經籍史詩研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院級青年重點項目的資助。

  7) 1999年8月,獲芬蘭外交部國際學術合作發展基金的資助,前往芬蘭土爾庫大學參加第五屆世界民俗學者暑期國際培訓(FFSS99)暨"《卡勒瓦拉》與世界史詩傳統的國際學術討論會"。

  8) 1999年7月,獲中國作家協會與台灣中國詩歌藝術學會的資助,前往台北參加"兩岸女性詩歌學術研討會"。

  9) 1998年6月,獲德國學術研究基金會的資助,前往德國特裏爾大學參加第二屆國際彝學討論會。

  10) 1998年春季,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所級重點項目基金的資助,前往四川涼山彝區進行田野作業。

  11) 1997年冬季,巴莫姊妹彝學小組獲四川省涼山州人民政府社會科學研究基金的專項資助。

  12) 1997年,本人的學術專著《鷹靈與詩魂──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研究》一書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基金的資助。

  13) 1990-1993年,本人與同事白庚勝一道設計並論證的"彝語支民族經籍文學研究"獲國家社會科學青年基金的資助。

  六 學術榮譽獲得:

  1) 2000年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青年科研人員。

  2) 1998年《"詩魂説"與"三魂説"》(論文)獲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頒發的"全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論文佳作獎"。

  3) 1998年《彝族古代經籍詩學範疇與命題的基本模式》(論文)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青年學術成果評獎"一等獎。

  4) 1997年3月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5) 1997年5月獲"中央國家機關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的榮譽稱號。

  6) 1995~1999年,連續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所級先進科研工作者。

  7) 1991年,本人參加編著的《彝族文化史》獲北京市優秀科學成果一等獎。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