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之後,美國當局通過了公路汽車限速的法案,實施了國家能源儲備計劃。美國人重新發現了公共交通運輸的優點,但是在他們頭腦中,自由的象徵之一仍然是私人轎車。
露絲 施瓦茨-科萬: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著20世紀的結束,1973年還是小孩子的那一代人已經逐漸忘記了那場危機,或者可以説他們從來不知道、從來沒有真正地意識到,到底發生過什麼事情。我們現在進入了跑車時代,又重新開始追求豪華舒適、速度快但耗油多的汽車,公共交通運輸又開始衰落。”
在今天的北美地區,絕大多數家庭至少擁有一輛汽車。社會各行各業都朝著適應汽車需要的方向發展。在遠離市中心和公共交通不便利的郊區,人們的活動幾乎完全依賴於汽車。汽車一步一步地造成了交通的擁堵,釀成了上下班高峰期的噩夢。
空中運輸也出現了交通擁擠現象。現在每年坐飛機的旅客超過了10億人次;在世界上的一些大型機場,每天有1000多架飛機起飛降落;機場調度室需要同時指揮數十架飛機。空中交通運輸的爆炸性增長使人們擔心飛行事故和飛機互相碰撞事件將會增加。
飛行事故的結果總是極其悲慘嚴重的,因為它往往在瞬間就使許多人喪生,但是在高速公路上死傷的人數更多。空中交通事故與地面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數的比例是1:600。
(二)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人們仍然使用幾千年前就開始有的交通運輸工具。甚至在今天,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依舊靠雙腳走路。他們利用現代交通運輸工具的機會是很有限的。在非洲,只有少數人擁有汽車;在一些南美洲國家,公路網因為缺乏保養和維護而破舊不堪。
讓-皮埃爾 奧弗埃:
“目前的情況是,全世界已經有了8億輛汽車,約7億輛在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只有1億輛左右。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儘管發展中國家的汽車擁有量並不高,但卻有可能發生嚴重的交通擁堵現象。”
可以預計,在二十一世紀,發展中國家的汽車數量將會大大增加。近十幾年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的迅速增長使其汽車數量猛增。預計到2050年,發展中國家的交通運輸需要將趕上工業化國家今天的水平。
需要量的增加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眾多的問題。出於對世界石油儲量有朝一日可能枯竭的擔心,各國爭相勘探新的石油礦藏。石油成為海洋運輸的主要貨物。一旦發生事故,它們就會給生態環境帶來災難。全球氣候變暖被認為是對環境的最嚴重的威脅之一,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其主要原因歸咎於汽車尾氣中的二氧化碳。
為了保護環境,人們常常把發展公共交通運輸看成是未來的出路。日本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産國,但是它斥鉅資發展鐵路運輸。日本的新幹線是世界上最早投入運營的電動高速客運列車。歐洲也在大力發展高速列車。法國巴黎和里昂之間的高速列車每年運送旅客達2000萬人次。長期以來一直把鐵路作為一種文化象徵的美國,在高速鐵路方面卻沒有趕超上來。
交通運輸總是對技術提出新的要求。如今,發展不同形式的交通運輸越來越多地取決於各個國家的選擇。在氣墊上滑行的汽車,二個小時就能環繞地球一週的鐵路列車,飛行速度是音速三倍多的超音速飛機……誰能説清楚我們未來的交通運輸是什麼樣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