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格什溫和伯林這樣的詞曲創作者,在他們的腦海中,依然存留著自己是猶太移民的觀念。但是,他們的確希望能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美國人。
當時,歐文 伯林已經是一位非常出名的歌曲作者了,而且很富有。他與郵政電信老闆的女兒瑪莉相愛卻遭到反對。在那些日子裏,伯林譜寫了一首首最富個人情感色彩的自傳性歌曲,並獲得巨大成功。伯林於是遠遠地遷移出了猶太人聚居區,完全融入到上流社會之中。
人們認為經典音樂一方面來自叮砰巷,另一方面來自卡內基大廳。但是,音樂評論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流行歌曲過於簡單,因此不可能是高質量的,或者説流行歌曲的創作還不夠複雜。但格什溫還是打破了鄉土音樂和交響樂,以及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的界限。
當時,美國音樂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發展。航行在密西西比河上的船隻帶來了經過改寫的、新形式的爵士音樂;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等舞臺表演者將推動流行娛樂形式的傳播。
《演出船》(Showboat)是美國音樂劇歷史上的一部最重要的音樂劇,它所表現的主題是以往美國音樂劇以前從未涉及到的。兩個種族的相互融合,黑人和白人演員同時出現在百老匯的舞臺上,這些是以前聞所未聞的事情。他們在同一個舞臺上,共同演唱的場景更是令人難以忘懷。
後來,《演出船》中的歌曲,被保羅 羅賓遜在爭取公民權力的鬥爭中,當作頌歌傳唱,充分體現出《演出船》的新現實主義精神。
這樣,百老匯舞臺上反映美國社會的歌舞正在發生改變,不再是白人扮作黑人的滑稽説唱,也不再是黑人傷感情歌。
擅長于用歌曲評論社會問題的歐文 伯林,以通俗小報標題為基礎,編寫了一部名為《眾人歡笑》(As Thousands Cheer)的音樂劇。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報紙上的各種標題,他為音樂劇的每一幕都創作了歌曲。百老匯的曲目有了特別突破。因為觀眾已經習慣於聆聽和欣賞舞臺上的輕鬆娛樂表演,而現在,突然間呈現在他們眼前的卻是當時被完全忽略了的社會問題。
百老匯正在發生變化。這不僅體現在對待種族問題的態度上,隨著有聲電影的誕生,百老匯的演出開始蕭條。接著,出現了華爾街金融危機。歌曲作者失去了劇院的舞臺,同時也就沒有了收入。這時,好萊塢出來解圍。
好萊塢急切地需要更多的歌曲來編排音樂劇。在購買了叮砰巷的詞曲作者和百老匯的明星之後,他們開始把眼光集中在伯林、格什溫和其他一些人的身上,並且樂於為他們提供可觀的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