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正是俄國,在不經意之中引發了流行音樂的誕生。1893年,數百萬的猶太人離開俄國,來到美國。喬治 格什溫的父母以及年僅四歲的歐文 伯林就在這些人之中。
在以後的三十多年裏,在這片新落戶的土地上,猶太移民與美國音樂發生碰撞,激發了他們的創作靈感,從而促使了流行音樂新時代的到來。
迅速地,黑人的舞蹈音樂節奏席捲了整個紐約市。這種節奏同樣激發了年輕的猶太移民,他們成為猶太人戲劇中的新一代主角。
伯林從家裏跑了出來,到大街上賣報紙,並且把聽到的故事演繹成歌曲。這種新的音樂形式就是早期的拉格泰姆音樂(Ragtime)。回顧20世紀初期,拉格泰姆音樂就是那個時代的搖滾樂。那是一種達到頂峰的音樂,當時人們稱它為“現代的美國音樂”。
拉格泰姆音樂的韻律取材于美國黑人音樂,這給美國流行文化注入了活力,是前所未有的。這種音樂打破了當時的主流思想,被看作是對社會一種的威脅。
在歐文 伯林的拉格泰姆音樂之前,紐約的音樂市場被以亨利 馮 季爾謝爾為代表的實力派出版商,以傳統的老式民謠和簡單的音樂漫畫所主宰。那些所謂的黑人感傷流行歌曲大都是由白人歌手演唱的,歌曲犀利地譏諷了美國黑人和移民因為無知而被嘲笑的恐懼心理。
拉格泰姆音樂的深遠影響在於,它為黑人表現自我創造了一種固定模式。黑人表演者發現,當他們擺脫了被奴役的地位,並且進入到演藝界的時候,他們需要做自我聲明。
於是,歌舞劇場變成了一個由黑人表演者和白人扮演黑人的滑稽説唱演員混雜在一起的場所。與此同時,猶太演員也登上舞臺自我嘲弄。有些猶太歌手甚至還假扮成黑人的模樣。艾爾 喬爾森就是一名非常著名的白人扮作黑人的滑稽説唱演員,他扮成“黑人面孔”所演唱的最成功的歌曲是由喬治 格什溫創作的。
在紐約一個區,許多音樂人在那裏創作了大量聞名於世的作品,這個地方後來被稱作“叮砰巷”(Tin Pan Alley)。在這裡創作的許多歌曲銷售量非常可觀。叮砰巷作曲家創作的音樂引起了轟動,叮砰巷的音樂成為了一種思維的狀態,也是一種商業化的流行音樂。
當時,喬治 格什溫非常重視鋼琴演奏家的意見,無論黑人還是白人。他仔細聆聽鋼琴家演奏爵士樂和拉格泰姆樂,並把這些音符融入到鋼琴演奏之中。他連續運用了布魯斯樂曲的音符,這正是格什溫的經典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