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時候,費雯麗在好萊塢的演藝生涯達到了頂峰,但她卻十分痛苦。她在給母親的信中説到,如果奧利弗不在好萊塢,她就會瘋掉的。在她的演藝生涯中,她還面臨着很多挫折。
費雯麗積極地爭取主演《蝴蝶夢》,但卻被米高梅公司借去拍《魂斷藍橋》,這部片子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評論界也給予她更多的讚譽,她成了一位真正的好萊塢明星。
1940年,費雯麗和奧利弗終於同時與各自的丈夫和妻子離婚,並很快結了婚。然而,此時兩人最終得以成婚的喜悅,卻籠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陰影下,而他們的祖國英國正持續遭受着德國人的空襲。
一開始,英國告知在美的大部分英國人都不要回國,英國需要的是武器、飛機而不是男人。奧利弗和費雯麗通過參加義演為紅十字會籌集捐款,但他們覺得自己應該做得更多。
1940年12月下旬,兩人一起回到了正在為生存而戰的英國。當記者問到為什麼他們要冒着生命危險回國的時候,費雯麗和奧利弗都回答説因為英國依舊是他們的祖國。
奧利弗中斷自己的演藝事業,加入英軍當了一名飛行員。奧利弗投入了戰場,費雯麗則工作在英國舞臺上。
身處被戰爭蹂躪的英國所帶來的生活壓力,使這對夫妻付出了代價。在與奧利弗拍攝《凱撒與克裏奧佩特拉》時,費雯麗流産了,之後,她很快又患上了肺結核。儘管自己在舞臺和銀幕上都是耀眼的明星,費雯麗卻始終承受着痛苦的折磨,那就是她覺得自己的表演才能永遠無法與奧利弗相比。
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晚期,她的精神狀態迅速惡化。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她卻因為在奧利弗執導的田納西 威廉姆斯的《慾望號街車》倫敦舞臺劇版中,成功地飾演了精神失常的布蘭徹 杜伯依斯,而獲得了更多的讚譽。
費雯麗在倫敦的成功,幫助她淘汰了傑西卡 坦迪,獲得了好萊塢電影中的這個角色。儘管與拍檔馬龍 白蘭度和導演埃利亞 卡讚關繫緊張,費雯麗還是憑藉她對布蘭徹 杜伯依斯這個她所熟悉的角色的成功演繹,得到了輿論的好評,並因此於1951年第二次榮獲奧斯卡獎。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她那時脆弱的精神狀態。她與奧利弗的婚姻岌岌可危,當奧利弗和一個名叫多蘿西 圖爾的年輕女演員傳出緋聞之後,她變得更加憂鬱。費雯麗深深陷入了絕望和抑鬱的情緒之中,6年之內沒有拍過一部電影。
二十世紀60年代早期,費雯麗出現在兩部電影中,一部是1961年與年輕的沃倫 比蒂合演的《斯通夫人的羅馬之春》,另一部是1965年在《愚人船》一片中扮演一名乘客。
1967年,費雯麗因多種硬化症去世,時年僅54歲。在她整個的成年時期,她都遭受着巨大的不安全感和精神疾患的折磨。然而,她在《亂世佳人》中成功塑造的郝思嘉和在《慾望號街車》中出色飾演的精神病人布蘭徹 杜伯依斯,都將使她作為一位電影傳奇人物,永遠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即使她從不認為,自己是與勞倫斯 奧利弗一樣優秀的演員,在她去世的時候,她也會因為自己是電影史上屈指可數的,能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人而心滿意足。她總是懷疑自己的才能,而她的影迷們卻從沒有懷疑過。費雯麗將作為一位光耀銀幕的最偉大的女演員,而被人們永遠銘記。(《世界影視博覽》11月24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