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環球頻道首頁
環球電視時間表
生態地球
影苑縱橫
環球風采
知性之旅
媒體評論
國際部介紹
聯絡方式
中央電視臺國際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復興路11號
郵編:100859
網友信箱:
ID001@mail.cctv.com
 在線調查

您經常收看的電視欄目為:
正大綜藝
世界影視博覽
國際藝苑
人與自然
環 球
動物世界
外國文藝
世界各地
世界文化廣場
世界名著.名片欣賞
週日影院
假日影院
國際影院
海外劇場
原聲影視
佳藝影院
佳藝劇場
 改版後的《正大綜藝》
當各種新鮮刺激的新型娛樂節目形態以取代“綜藝節目”之勢出現之時,央視的品牌欄目《正大綜藝》經受住了這股娛樂化風潮的衝擊,以一種簡單的改革形式獲得了絕然不同的杠桿經營的收視效果,保持了該欄目的品牌效應。

  自主選擇權在益智節目中起到了杠桿支點的作用,其魅力就在於使競賽的結果變幻莫測。在以往主考官(主持人)所掌握的單一型競賽規則下,強者可以笑傲江湖,一路為王,這就大大削弱了競爭的未知性和懸念感。而如今,選手掌握了自主選擇權,在比賽中不再處於被動的服從地位。為了保存自我,他們會主動行使自己手中的權利,想盡辦法淘汰掉可能會對自己産生威脅的人物。因此,開始的“強者”很快便成為眾矢之的,被早早地“選擇”掉,最後的勝利往往屬於最不顯山露水的黑馬;更有甚者,人們同情弱者的心態會使在實力、年齡、性別上處於劣勢的選手大受裨益,放他們一馬,就足以使他們置於死地而後生了,此強彼弱,個中發展,誰又能説得清?

  從經濟學角度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成本。對選手來説,他們決策行為的成本就是為選擇後的結果所付出的代價。代價有多大?我們不知道。付出成本要冒多大的風險,這也是一種選手的自主選擇權設置的懸念。

  在《正大綜藝》中,6個人“民選”出來的選手的表現決定了成本的大小。如果他挑戰失敗,其餘的人就成功地排除了這名對手(儘管選擇各異,但結果是一樣的),那麼他們就只付出了非常低廉的成本而取得了豐厚的收益:如果他挑戰成功,那麼勝者為刀俎,剩下的人為魚肉了。按常理分析(競賽中不會有人“以德報怨”),選擇勝者出來挑戰的人將會首當其衝了,如果不幸被淘汰,那麼這個淘汰的人就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過於高昂的成本。

  二、體驗性——場外收視的快感

  益智節目是通過遊戲儀式的形式巧妙地再現了社會競爭,而自主選擇權使這種競爭更加開放和現實。為了求得生存,贏得勝利,選手們可以利用“自主選擇”的形式“各盡其能”,排除異己。《正大綜藝》的主持人林海常説的一句話是;“民心所向,沒得商量”。其實,在參選嘉賓的“民心”指向下,節目展示的是更加真實、人性化的競爭狀態:強者不再一直控制著話語霸權,個人利益最大化是選擇的最高法則。從觀眾的收視心理上看,這種現實性、人性化的競爭提升了場外收視的快感。

  首先,觀眾能得到揣摩的快感。在節目中,每位選手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各執—理而未盡述。觀眾在此可以從選手的職業、社會特徵、心理策略等方面去分析一名選手的選擇與被選擇。雖然選手們參加的是具虛擬性的電視遊戲,但其想法和決策都是真實的,觀眾從對“真實行為”的揣摩中獲得快感。另外,雖然選手的終極原則是趨利避害,但從具體不同的決策行為可以解讀出每個人現實的價值取向,觀眾也可以從這種複雜的心理分析中得到自我旨定利認可的快感。

  比如在《正大綜藝》的一期節目中,一個年輕女性在遊戲第二關以外的環節頻頻被選中去回答問題,但在第一關的“拚圖”中,卻沒有一個人選擇她,為什麼?我們或許能在她的職業中找到答案,她是學美術的,誰相信魯班做不好木工活呢?

  其次,觀眾還能體驗到尷尬的快感。上面提到,益智節目展現了社會競爭,也必然設計到種種耐人尋味的社會關係。觀眾可以將此作為一種話語資源,來解讀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社會關係。這種自身相關性使觀眾體驗到了兩種類型的尷尬:第一種是選手們在節目中展現的抉擇的艱難、抉擇標準的離經叛道、傷及選手之間面子和感情的尷尬;第二種是觀眾聯想到自己某些令人不快的社會關係的尷尬。“尷尬是一種大眾的快感,因為它同時包含著宰制者和被宰制者、戒律式與解放式的價值觀。”[2]在節目中,選手的自主選擇權正是給了觀眾“解放式”和“戒律式”的雙重體驗式的尷尬:從前者,觀眾獲得的是旁觀者的快感;從後者,觀眾獲得的是日常體驗性的快感。正如日本學者在論述“使用與滿足模式(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 Model)”的“人際關係”傳播效果時所説:同節目中的人物結成假設的社會關係,獲得有利於日常社會關係的效用。[3]

<<上一頁 下一頁>>
責編:曲歌 來源:央視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