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意識在對外交流節目中的體現與重要性 ——CCTV國際部節目議談 陳 芳
中央電視臺有眾多介紹他國文化和異域風情的欄目,諸如《正大綜藝》、《環球》、《世界各地》、《人與自然》、《動物世界》、《外國文藝》、《國際影院》、《每日佳藝》、《世界影視城》……這些欄目散佈於各頻道之間,恰似一扇扇向外了望的窗口。
如果時光倒回去一二十年,問問中國的老百姓,他們了解世界的途徑是什麼?恐怕大多數人會告訴你,是中央電視臺裏不多的那幾個欄目:《世界各地》牌子最老,每週一期演映着他國異域的風光,於周周輪迴之中已走過了二十多個春秋。其間,懵懂的小孩長成了青年,或許其中正有人是循着《世界各地》介紹過的蹤跡走向了天涯海角;《正大綜藝》是最叫響的欄目,開播初那一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長久地留在了人們的心裏。而這句妙語帶給人們的是一幅幅令人一驚一咋的海外奇聞奇景;之後陸續開播的《人與自然》、《環球》、《國際影院》、《佳藝五線間》……更擴大了人們的視野。於是人們眼前的這個世界變得豐富、立體、多彩了:有文化歷史、有自然風光、有生活百態、有悲情喜劇……這些節目已不再僅僅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內容和一種娛樂方式,它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的傳播,並於傳播之中,進行着跨文化的交流與交融。
現在人們了解世界的手段多元化了:書刊雜誌、廣播電視、因特網,甚至可以直接走出國門去親歷一番。然而對於眾多人來説,了解世界最便捷、最形象、最直觀、最全面的途徑還是電視。人們坐於家室之內,於電視機前,便可“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了。
在央視,這些節目均出自國際部之手。從最早只有一個以介紹各國風光為主的《世界各地》,到後來具有代表意義的《正大綜藝》,十餘年間,風雨變幻,國際部逐步拓展了辦節目的廣度與深度,將節目的內容由單一的外國風光介紹擴展到人文社會、自然科學、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乃至未來探索。就其深度而言,許多節目早已超出了一般歷史知識的介紹、地域風光的瀏覽、民風民俗的展現、外國影視劇的播放這些淺層次水平,而是加深了文化的含量,很多節目甚至達到了哲學思辯的層次,像《失落的文明》、《尋找失落的文明》、《千年滄桑》等節目即是如此。從最初製作節目時的“拿來主義”——簡單地播放,到如今逐漸摸索出以我為主的“本土意識”的辦節目方針,這中間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本土意識”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對境外節目中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內容、觀點、思想進行選擇、加工和處理。在《失落的文明》、《尋找失落的文明》等節目中,人們在觀看珍奇鏡頭、聽聞片中闡述的同時,也在屏幕上看到了、聽到了我們的專家和主持人對片中同一內容的不同角度的評説和不同觀點的闡釋。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千年滄桑》一片了。
《千年滄桑》是一部關於人類歷史文化發展的系列專題片。它以一千年為一個時間跨度,以不同的世紀劃分章節,從多個側面,全方位地層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波瀾壯闊的歷程,再現了世界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民在一千年裏所走過的滄桑歲月。這是一部完全由美國人拍攝的專題片。儘管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人文價值,主題立意和畫面拍攝都十分考究,但是社會政治的差異、人文環境的區別、價值倫理的迥異,使得片中在一些史實的真偽、觀點的確立等方面尚有不嚴謹的甚至是唯心的分析;特別是對中國歷史的評述有諸多不夠準確、甚至是偏頗錯誤的地方,和中國觀眾的價值判斷、審美取向、欣賞習慣有較大差異;加之原片的發散性思維和理論歸納式的結構方式,對於習慣於形象思維的中國觀眾來説,就更顯得線索不明,條理不清了。因此,對節目進行“本土化”改造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