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在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發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核事故。這個事件震撼了整個世界,因為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釋放出的放射性微粒環繞地球運行了數圈。這些微粒在遠離放射源的地方使癌症患者增加數千人,數萬人。儘管有這種危險,在前蘇聯境內仍運行著許多核電站。隨時可能發生另一次爆炸。
從1969年到現在,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紫外線照射的臭氧層的厚度變薄了大約4%。製冷系統中使用的含氯氟烴,即氟利昂,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因素。紫外線的增加引起生物突變,皮膚癌和人體免疫系統的減弱。它還威脅到植物和動物,特別是海洋動植物。
世界飲用水的消費量從20世紀初到現在增加了10倍。一些國家已經面臨嚴重缺水。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喝不到乾淨的飲用水。
全球變暖無疑是對環境平衡的最嚴重的威脅。大氣變暖是由溫室效應氣體的增加引起的,而這種氣體主要來自使用礦物燃料。這種現象的後果很難估計。但是如果全球的溫度上升,有人居住的部分地區會被大水淹沒。沙漠化過程將會加劇,無數物種會在森林大火中滅絕。
採訪:萊斯特 布朗
現在國際科學界一致認為。氣候正在發生變化,地球正在變暖,我們需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其中許多是由科威特的煤或石油公司雇用的——發表研究報告和寫文章説:我們並不真正知道這些現象之間的關係。但是,這是幾年前煙草公司的故伎重演。幾年前煙草公司雇用了一些醫學專家到國會作證説,沒有證據證明吸煙與肺癌、心臟病有聯絡,或與其他任何疾病有聯絡。
第一世界國家對大氣變暖負有主要責任,因為它們消耗的能源特別多。但是這種形勢正在隨著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而發生著改變。
採訪:萊斯特 布朗
如果中國人的汽車擁有情況達到美國的水平,它每天需要8000萬桶石油。去年世界石油産量是每天6400萬桶,要達到每天生産8000萬桶是不大可能的。西方工業化的模式對中國不適用。建立在礦物燃料基礎之上的、以汽車為中心的、一次性商品大行其道的經濟在北美發展到頂峰,但這种經濟模式對中國不適用。如果對中國不適用,那麼對現在人口已近10億的印度也不適用,對發展中世界的其他20億人口同樣不適用。如果對他們不適用,那麼從長遠來看對我們也會變得不適用,因為經濟越來越全球一體化,而我們是其中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