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水口是在山中炸出來的,有16個閘門,每個閘門為一台渦輪發電機供水,水從137米的高處傾瀉而下。發電室深藏於大壩之下的岩石中,奔騰而下的水流衝擊渦輪發電機的葉片,使渦輪機運轉,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水從發電室流過後回到河裏。
又用了兩年時間,羅伯特 布拉薩水庫才注滿了水,渦輪發電機開始試車。每個渦輪發電機重111噸,它必須校正到誤差在一毫米的百分之一以內。一切都不允許出現差錯——送水角度、混凝土基礎以及巨大的缸筒的位置。
建設工程開始八年後,工程師們準備開啟閘門。對一個能源饑荒的社會來説,這是一個勝利的時刻。電流直奔南方,流向城市裏的家庭和工廠。
但是,魁北克省北部的風光永久性地改變了。漸漸地,人們發現電力的價格還要從另一個方面來衡量。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詹姆斯灣工程是巨型水力發電發展邏輯的最終表現。二十年過去了,能源經濟繼續向前發展。但是從這種重大工程項目所需要的地理條件來看,從社會對它所帶來的自然環境後果的接受程度來看,以及從遠程發電的可靠性問題來看,詹姆斯灣工程可能是這種類型工程的最後一個。![](//big5.cctv.com/gate/big5/www.cctv.cn/content_file/21/1/21_1_200312310634.jpg)
Ⅱ
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市郊區的“湖景發電廠”是所謂的“高峰電廠”,在生産廉價清潔能源的電廠滿負荷時開始運行。今天點火的4台鍋爐每小時需要燃燒400噸煤。
“湖景發電廠”的優勢在於該廠能夠隨着多倫多人的用電量的增加或減少迅速點火或停止運行。這是一種很不理想的應急辦法,燃煤發電既消耗地球資源,又造成環境污染。
因為電力需求量大,安大略省目前還保留着五個燃煤電廠。它們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匆忙建造的,當時電力消耗量呈直線上升。不過安大略省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長遠戰略是建設核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