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聞聯播):昨天的自主創新榜我們為您介紹了我國三峽發電機組的國産化過程,今天要講的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研製中的故事。
從1999年到2005年,我國成功發射了六艘飛船,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自主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美聯社在神舟六號成功發射後評價説,這將進一步確定中國作為世界航天大國的地位。
進入新年,飛船系統的設計師柯倫又開始為神舟七號的研製忙碌起來。不過讓他最難忘的,還是神舟五號發射前的那段經歷。2002年3月的一天,在一次試驗中,他和他的同事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 副主任設計師 柯倫:發現艙內的一氧化碳的指標有些超,當時我們覺得這個東西絕對不能放過。
有害氣體超標,意味著航天員的健康可能受到威脅。為此,科研人員對飛船上産生有害氣體的部件進行了改進。2003年3月,在瀋陽的一家工廠進行了一次驗證試驗。結果顯示艙內有害氣體仍然存在。此時,距離神舟五號發射只有半年時間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指揮 尚志:當時我記得很清楚,下午通知的我們,我們當天晚上就坐飛機趕到瀋陽。感覺到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神舟五號根本不可能上天。也根本不可能飛行。
此時在北京,柯倫也和他的同事找到了負責飛船環控生保系統研製的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請他們研製一種能過濾掉艙內有害氣體的裝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 副主任設計師 柯倫:他們也是二話不説,一切都為了航天人員。
在幾方科研人員的通力協作下,有害氣體超標的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此後兩艘飛船、三名航天員的健康安全返回,為它做了最好的注解。而整個載人航天工程的研製建設,也正是全國110多個研究院所、3000多個協作配套單位和幾十萬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晶。
【創新箴言】
集中不同學科的優勢,用合力攻克科研難關,這是載人航天工程帶給我們的啟示。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