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位:博士
職稱:研究員 博導
研究方向:生物地理與生態過程
學習和工作簡歷:
1986.8-1989.7 廣西農學院林學分院森林生態學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9.8-1993.2 廣西農學院林學分院從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助研
1993.3-1996.3 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生態學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96.4-1998.2 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生態網絡綜合中心,助理研究員
1998.3-1998.12 在美國Woods Hole海洋生物實驗室生態系統中心從事全球變化模型研究
1999.1-2004.4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生態網絡綜合中心,基地責任副研究員
2004年5月始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
曾先後參加了國家攀登項目課題“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演化分異的研究(1993-1996)”及國家“973”計劃項目課題“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界面過程及其與氣候變化的相互作用(1998-2003)”;主持了中科院重大項目專題“青藏高原主要類型生態系統交錯帶與全球變化的關係(1997-2000)”、中科院知識創新項目“聯絡生物地球化學與植物地理學的區域植被動態模型(2000-2003)”、美國林務局(USDA Forest Service)資助的中美國際合作項目“Carbon Storage and Accumulation in Forests of China(2001-20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葉壽命指數表徵的森林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機理(小額資助,2004)”、中國科學院院長青年基金特別支持項目“葉壽命指數與森林植被地帶性分佈的內在聯絡機理(2003-2005)”等。
主要表現及成果:
(1)博士論文“中國主要森林類型生物生産力格局及其數學模型(羅天祥 1996)” 建立了中國森林生物生産力及葉面積指數數據庫(5000多個樣地,近100萬個數據),已被國內外文獻廣泛引用(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外對該數據庫的他引次數達47個人次)。
(2)于1999-2000年主持完成了青藏高原植被樣帶調查,實測了22個典型地區植被樣地的地上/地下生物量、葉面積指數、凈第一性生産力、土壤碳和氮的貯量等結構功能特徵參數,發現這些植被特徵參數與水熱氣候因子的關係均趨同於非線性的Logistic函數(Luo et al. 2002a, 2002b, 2004a)。儘管Lieth(1975)早已證實在全球尺度上植被凈第一性生産力與氣候因子(溫度和降水)的關係遵循Logistic函數(即著名的Miami模型),然而至今仍不清楚自然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及葉面積指數是否也會遵循這種Logistic分佈格局。青藏高原植被樣帶研究進一步以詳實的實測數據證明了Weber定律在高原陸地生態系統中的普遍規律,即在相似的自然環境條件下,一個充分適應而穩定的植物群落,不管區係組成如何,最終應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幹物質生産,如生物現存量和凈第一性生産力。深入理解這種非線性閾值特徵關係的內在機理將有助於我們科學預測未來全球氣候變化下陸地生態系統的行為響應特徵。
(3)提出了“森林葉壽命指數”新概念,基於貢嘎山樣帶實驗數據並結合國內外文獻資料的格局分析發現,溫度和/或降水是影響森林葉壽命指數地理分佈格局的主要限制因子,其相關關係遵循Weber定律並可用Logistic函數擬合, 利用全國年均溫度和降水數據庫按照這一簡單的實驗方程所繪製的全國森林葉壽命指數分區與我國早期森林植被區劃(中國植被編輯委員會 1980)具有較好地吻合(Luo et al. 2004b)。這一發現為建立區域植被動態模型奠定了理論基礎,尤其是森林葉壽命指數很可能是一個較客觀反映植被本身特徵的、可測量和比較的植被區劃綜合指標。
(4)利用衛星遙感數據(NDVI或fPAR)測定植被葉面積指數已經在農田和草地中得到成功的應用,但是國內外的許多研究發現,當葉面積指數大於5或6時,遙感圖像中的植被指數(綠度值)或fPAR值與葉面積指數的關係曲線呈飽和狀態,即出現了遙感監測的綠度飽和現象。為此,我們基於葉子生長的生物學原理建立了一種模擬森林葉面積指數季節動態及地理分異的物候學模型(Luo et al. 2002c)。利用來自青藏高原植被樣帶及我國南北森林樣帶的最新實測數據進行驗證,表明模擬的最大葉面積指數與實測值具有很好的吻合,而且對葉面積指數大於6的林分類型也具有很好的預測能力。同時,分別對我國東部從南到北9個自然保護區的主要森林類型所模擬的葉面積指數月生長節律與對應的NDVI季節變化模式基本一致。這一模型為解決衛星遙感植被指數的綠度飽和問題提供一種可能的生態學途徑,併為生態系統功能過程的尺度轉換提供理論依據。先後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42篇
近年代表論文:
Luo T., W. Li, H. Zhu. 2002a. Estimated biomass and productivity of natural vegetation on the Tibetan Plateau.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2: 980~997 (SCI)
Luo T., P. Shi, J. Luo, H. Ouyang. 2002b.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boveground biomass in Tibetan alpine vegetation transects.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 26: 668-676
Luo T., R.P. Neilson, H. Tian, C.J. Vörösmarty, H. Zhu, S. Liu. 2002c. A model for seasonality and distribution of leaf area index of forest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ina.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13: 817-830 (SCI)
Luo T., Y. Pan, H. Ouyang, P. Shi, J. Luo, Z. Yu, Q. Lu. 2004a. Leaf area index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long subtropical to alpine gradient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13 (in proof) (SCI)
Luo T., J. Luo, Y. Pan. 2004b. Leaf traits and associated ecosystem characteristics across subtropical and timberline forests in Gongga Mountains,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Oecologia (accepted, in press) (SCI)
羅天祥, 李文華, 王啟基, 羅 輯. 1999. 青藏高原主要植被類型生物生産量的比較研究. 生態學報, 19(6): 54-62
羅天祥, 李文華, 趙士洞. 1999. 中國油松林生産力格局與模擬. 應用生態學報, 10(3): 257-261
羅天祥, 李文華, 冷允法, 岳燕珍. 1998. 青藏高原自然植被總生物量的估算與凈第一性生産力的潛在分佈. 地理研究, 17(4): 337-344
羅天祥, 趙士洞. 1997. 中國杉木林生物生産力格局及其數學模型. 植物生態學報, 21(5): 403-415
羅天祥, 溫遠光. 1996. 廣西杉木人工林生産力水熱優化模型. 自然資源學報, 11(1): 56-65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