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洛杉磯9月6日電(記者陳勇)美國宇航局“深度撞擊”項目科學家6日説,“深度撞擊”所産生的海量數據,揭示了彗星令人驚訝的特性。該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 赫恩認為,“深度撞擊”撞出了四大“驚奇”。
驚奇一:“坦普爾1號”的彗核是分層的,彗核表面覆蓋著10多米深的細粉狀物質,其下是較硬的“彗核之核”。彗核的平均密度不過0.6克每立方厘米,比水還輕。彗核外表的細粉,是多年以前就存在或是逐年累積的,這也證明彗核的內部含有太陽系初期的原始物質。
驚奇二:彗核在飛近太陽時會噴發,特別是彗核表面朝向太陽的那部分,會經常有小規模的噴發。彗核呈多孔性,表層物質熱慣性小,會被太陽很快加熱,但太陽輻射的熱量不會對彗核內部的物質産生影響,這表明彗核內部的物質受外界影響的可能性不大。
驚奇三:“坦普爾1號”的彗核儘管很小,卻有多種地貌,既有光滑平坦的部分,也有類似環形山的坑洼,這表明在“深度撞擊”之前,這顆彗核就已經常被太空中更小型的天體撞擊。
驚奇四:彗核內部存在大量含碳和氮的有機分子,“深度撞擊”之後彗核中噴發的物質中含有氫氰酸(HCN)、乙晴、冰和二氧化碳,而彗核表面的粉狀物中卻沒有這些物質,説明它們存在於表層下較淺的部位,在受撞擊或熱影響時才噴發出來。這還表明,在彗星和小行星撞擊頻繁的地球早期階段,彗星有可能把最早的有機物帶到地球上。
赫恩等人撰寫的“深度撞擊”數據分析成果,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網絡版上,科學家們6日還在英國舉行的一次天文學會議上發表了報告。在“深度撞擊”之前,科學界只能根據模型推測彗星的各種性質,大部分理論建立於猜測之上而得不到實際驗證,現在“深度撞擊”的數據首次揭示了真實的彗星。(完)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