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3日 11:05 來源:新華社
在中國又有2名航天員乘坐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上太空之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張慶偉就中國神舟和火箭的技術特點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飛船
張慶偉説,從1999年到2005年,我國先後突破了載人飛船再入升力控制、應急救生、軟著陸、GNC故障診斷、艙段間分離、防熱等13項關鍵技術。作為我國高技術領域的跨世紀工程,神舟飛船總體性能優越,達到了20世紀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
神舟飛船“三艙一段”的結構與總體方式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神舟飛船起點高,一步到位,智慧化程度較高。雖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起步較晚,但並不是從“加加林”時代的飛船起步:先搞無人飛船,再搞單人飛船,最後才是多人飛船,而是一步邁過美蘇的40年發展歷程,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神舟飛船第一步就可載3人;第一次載人飛行,蘇聯加加林只繞地球飛行一圈,而中國航天員卻在近地軌道飛行了一天。國外載人飛船是從搭載小動物開始試驗航天員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的,我國則採用了先進的現代裝置──模擬假人,模擬“航天員”所消耗的氧氣與二氧化碳,通過先進的地面醫監臺測試“航天員”的生理信號變化。
神舟飛船適用性強,可一船多用,飛船軌道艙既能進行留軌對地觀測,又能作為未來空間交會對接的一個飛行器。國外發射飛船一次是連續發射兩艘,而我國的方案中是先發射一艘,其留軌艙與下一個飛船進行交會對接。即為實現交會對接,如果國外需發射5次即10艘飛船才能實現的話,我國只要發射6艘飛船就可達到。這樣,既節省了鉅額的發射費用,又可利用空間留軌開展科學試驗。可以説,中國走著一條低成本、高效益的載人航天發展道路。
張慶偉舉例説,神舟試驗飛船與美國的第一艘試驗飛船水星號和蘇聯第一艘試驗飛船東方號相比,在技術上有著明顯的進步點。
神舟飛船的起飛質量和座艙最大直徑,都遠遠大於美國水星號和蘇聯東方號。神舟飛船的構形也比水星號和東方號的兩艙構形具有更多的功能,在艙段間的電、氣、液路連接與分離技術等方面也更複雜。在電源方面,神舟飛船採用了太陽電池陣為主的電源方案,這比水星號、東方號的電源系統技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神舟飛船採用了升力式返回再入,是比彈道式再入更為先進的返回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飛船返回著陸點的精度,減輕航天員返回地面時承受過載的痛苦。
張慶偉同時指出,神舟飛船與20世紀90年代國外的先進載人飛船相比,從再入方式、著陸精度和再入過載峰值等指標上大致與聯盟TM飛船相當,併為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創造了更為舒適的環境。
在神舟六號飛船的設計和改進上,重點是優化全船配置,減輕結構重量,合理安排新增設備在軌飛行模式,保證飛船的能量平衡進一步提高飛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改進了緩衝桿,返回艙落地更舒緩;改進軌道艙與返回艙之間艙門檢漏等技術,確保航天員進出暢通無阻;艙內搞“裝修”,把種種危險隱患降到最低;增強抗干擾性,通過飛行控制系統的改進,做到了航天員“你動你的”,飛船“我飛我的”。
火箭
張慶偉表示,在載人火箭技術方面,長征二號F載人火箭6次將神舟飛船準確送入浩瀚太空,可靠性提高到0.97,使航天員的安全性達到0.997,成功率為100%,長征二號F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成功率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的長征二號F火箭總體性能優良,表明中國航天運載工具已進入成熟期。這次發射是長征火箭的第88次飛行,也是自1996年10月以來長征火箭連續第46次飛行成功。
長征二號F火箭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一次用於載人航天的全新的運載火箭,也是目前中國所有運載火箭中起飛質量最大、長度最長、系統最複雜的火箭。火箭全長58.3米,頂部帶有逃逸塔,起飛質量為479.8噸,運載能力為7800噸,可以把飛船送入200公里-450公里的近地軌道。
長征二號F火箭首次在國內火箭上採用了55項新技術,其中的火箭故障檢測系統和逃逸系統等主要關鍵技術,屬於世界性難題。數百種火箭故障模式及逃逸判據,實現了運載火箭在待發段和上升段發生故障時的自動檢測、自動診斷故障,並能發出故障信息給逃逸系統,實施航天員自動逃逸和地面指令逃逸,這一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為增加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長征二號F火箭的重要系統和關鍵部位首次採取冗余技術,給火箭上了“雙保險”。萬一主系統出現故障,可以迅速切換到備份系統上,保證火箭正常工作和航天員的安全。
長征二號F火箭在國內航天史上實現了“三垂”:飛船和火箭在技術區實現了垂直總裝測試;實現了運載火箭高度垂直豎立情況下,在自發電源的驅動下,沿著鐵軌自行行走1.5公里的垂直運輸;實現了1.5公里的遠距離發射。這些技術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發射神舟六號飛船的這枚火箭,在以往關鍵技術的基礎上,又針對新的要求,進行了三項大的改進,即進一步提高了火箭的“三性”:
增加了火箭的舒適性。科研人員歷經一年半的時間,將造成振動影響舒適度的兩個頻率錯開,提高了火箭的舒適性。增加了火箭分離動作的可視性。將兩個攝像頭,分別安裝在二級箱間段的外面和裏面。通過安裝在二級箱間段外面的攝像頭,可以直觀地看到兩個助推器分離和一級分離;通過安裝在整流罩裏面的攝像頭,可以看到整流罩分離和船箭分離。
增加了火箭的安全性。對固體發動機增加了物理隔離措施,採用安全機構,防止誤點燃,大大增加了火箭的安全性。(左賽春、時旭、徐壯志)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