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揭秘可可西裏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5日 16:44 來源:CCTV.com

  九月中旬中國科學家即將對可可西裏地區進行大規模科學考察,首次穿越可可西裏核心地帶。中央電視臺《可可西裏大穿越》報道組將連續40天全程進行跟蹤拍攝實時傳送圖像,全方位報道揭秘可可西裏的探險歷程。

  9月5日14:00,可可西裏科考隊隊長丁林、科考隊副隊長兼首席新聞官陳曉夏、記者李亞瑋做客CCTV.com,與大家共同揭秘可可西裏。


從左向右依次為:記者李亞瑋、隊長丁林、副隊長兼首席新聞官陳曉夏

  [丁林]:開場白:各位網友下午好,我是本次可可西裏科學考察的隊長丁林。

  [陳曉夏]:開場白:昨天我還在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現在就坐在了央視國際的聊天室裏,感覺確實日行千里,希望大家多關注我們的節目。

  [李亞瑋]:開場白:大家下午好,謝謝大家能在這裡和我們交流!

  首次穿越可可西裏核心地帶

  [棉花29]:什麼時候出發啊?

  [陳曉夏]:我們科考隊在9月15號在拉薩集結,經過四天的準備,計劃在20號從拉薩出發,向可可西裏方向進發。期間在9月18號要舉行一個壯行會,很巧的是這一天正好是中秋節,而且我們在裏面還要度過國慶。

  [機器貓7]:我好喜歡熊這種動物,可可西裏會有熊嗎?會是哪一種?除了藏羚羊那還有什麼特有物種?你們這次有沒有動植物方面的專項調查?謝謝:)

  [陳曉夏]:可可西裏裏面有棕熊。我們在5月份進入可可西裏的時候看到的熊的窩,我相信在這次可可西裏大穿越過程中應該會發現熊,而且還有可能會拍到它跟我們並肩賽跑的鏡頭。在可可西裏使我感覺到有一種身處非洲大草原的感覺,完全野生的動物就在車外面和我們一起和諧相處,裏面的動物有:藏羚羊、黃羊、藏野驢、狼、狐狸、鷹,種類非常多。關於動植物方面的專項調查可以由丁隊長來做介紹。

  [丁林]:有,動物專家有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的蘇建平,植物專家有中科院植物所的郭柯及同事。

  [shuusei]:請問陳副隊長,聽説您去過南極,請問南極之行同本次可可相比,哪個難度大?

  [陳曉夏]:這個難度很難比較,因為各有各的特點。我在從南極回來後,去了兩次可可西裏,一次是從青海方向進入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一次是從西藏方向進入羌塘自然保護區。給我感覺最深的事情是在南極我們更多的是要對南極的冰裂隙係提高警惕。因為冰裂隙很容易使我們在一瞬間跌入萬丈深淵,無法獲救,而在可可西裏我們最擔心的事情是陷車,一陷車以後可能要花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挖車,這對於在高原工作的人們來説,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在無人區,它的路況要比南極更加複雜,局部氣候變化非常快,所以並不見得要比南極安全。但是因為可可西裏無人區是在國內,所以至少在我們心裏面會覺得安全一些。

  [fresco]:請問這次穿越可可西裏,科考隊將面臨哪些危險?

  [丁林]: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首先是交通,可可西裏是一個無人區,如果陷車就開發開展任何工作;其次是低溫;再次是高原反應。

  [網評天下的掏糞工]:為什麼這次科考活動中,隊員全是男的,沒有女的?搞性別歧視呀。

  [丁林]:我們不排斥女的,主要看各種條件是否合適。

  [網評天下的掏糞工]:這次科學考察的意義在哪?與以前在可可西裏的科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丁林]:這次科學考察主要是完成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的一個重點項目,了解青藏高原北部高原的形成、演化歷史,高原隆升過程、環境變化,動植物分佈,氣象,礦産。

  [網評天下的掏糞工]:你們在出發前都做了哪些準備?比較麻煩嗎?

  [丁林]:出發前我們做了長期的準備,大概準備了一年多,方方面面很複雜,現在各類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包括科考設備、車輛、宿營裝備、醫藥等。

  [中國農業]:啥時候開始呀?

  [丁林]:9月15號到拉薩,20號出發。

  [杯盤狼籍]:現在各種各樣的科考活動很多,大部分都是形式大於內容,你們會不會擔心科考的成果不如大家預期的好?

  [丁林]:因為我們這次是一個創新項目,這次完全是科考,不是探險,所去的人主要是科學家,時間很長,我們有詳細的野外工作計劃,相信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也有些擔心,因為隊伍較大,組織起來較困難,出發前我會把工作做得更詳細一些,把科考工作落實更具體一些,力爭取得更好的成果。

  [李亞瑋]:這一次中科院組織的這次可可西裏科考活動也是一次綜合性的基礎研究,它的很多成果不是立竿見影的,但是,這些成果在得出研究數據以後,對於氣象、資源都有著實質性的意義,我記得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説過,在我們發現電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電到底有什麼作用?為什麼那麼多的科研人員在研究它,但是今天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了它,所以,基礎研究對於人們日常生活改變需要一個過程,但是,科學家也好、記者也好、觀眾也好,都希望這個過程更短一些。

  [杯盤狼籍]:對參加這次科考的人員有什麼樣的要求?沒有科考經驗的可不可以參與?

  [陳曉夏]:因為科考隊的組成有好幾種類型,一類是科學家,一類是媒體工作人員,一類是後勤保障人員。他們在業務方面可能有各自的側重,但是在身體素質、團結一致工作的信仰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希望有野外工作經驗的人參與。

  [冒險1111]:小夏,聽説你們本來在7月份進行科考,但是為什麼一直到現在才成行?

  [陳曉夏]:因為每年的夏季是可可西裏最危險的時間,因為隨著氣溫的升高,凍土帶都開化了,車開到裏面去很容易發生陷車,一旦陷車就會帶來很多的麻煩,甚至帶來生命的威脅。我們選擇9月份到10月份的這一段時間正好是可可西裏的秋冬季,那時的溫度可以基本保證路面被凍得比較實,進去以後人會因為溫度太低比較難受,但是免去了比較多的挖車的痛苦。所以説我們現在一直在等著可可西裏的冬季。

  [杯盤狼籍]:謝謝你的回答~ 還有個問題,怎麼做好沿路的環境保護,怎麼處理一行製造的垃圾?

  [李亞瑋]:這次在科考過程中製造的垃圾將全部裝袋回收,帶回目的地,然後運回有能力處置的地方回收。

  [冒險1111]:丁博士和陳隊長我想知道,目前藏羚羊已經返遷,可可西裏羊少了,而且植被已經枯萎,這對於科考是否將要大打折扣?

  [丁林]:現在正是可可西裏的黃金季節,植物還沒有枯萎,有些影響不大,是可可西裏動物最好的季節,對地質考察幾乎沒有影響。

  [機器貓7]:丁隊長您好,這次你們將首次穿越可可西裏的核心區域,會遇到哪些危險呢?你最期待有哪些科學方面的發現?

  [丁林]:我們期待能夠找到可可西裏高原形成和隆升的地質證據,青藏高原陸內俯衝的證據,了解可可西裏環境變化情況,動植物分佈情況等。

  [小二鍋頭]:李亞瑋,您好!去的隊員是通過什麼途徑進行選拔的呢?必須是黨員嗎?

  [李亞瑋]:我們從業務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政治素質五個方面做綜合的考慮,不一定必須是黨員,但是在科考中,也有很多涉及保密的事物,所以,政治素質一定得過硬。

  [機器貓7]:我記得電影紅河谷中那裏的湖水特別清澈,天空特別藍,你們這次去可可西裏,能看到那樣的景色嗎?第一次見到那麼美的景色是什麼樣的心情?

  [丁林]:可可西裏是世界上最潔凈的一塊土地,是一個完美的和諧社會,天特別藍,湖水特別清,非常迷人。

  [陳曉夏]:在可可西裏你會覺得自己帶的膠卷不夠多,存儲卡也老是被塞滿,而且每張照片你都會覺得可以作明信片。那裏的自然景觀確實讓人覺得非常想在那裏全身心地融入。我記得上一次見到類似的景觀是在新疆的卡拉庫力湖,當時的幾個外國遊客見到湖水後就是一連串的驚呼。我覺得這樣的感覺是所有見到一泓藍色的真實感受。

  [小二鍋頭]:可可西裏考察完了,你們還將要考察什麼地方?有什麼打算?

  [丁林]:可可西裏考察是一個大項目,將持續三年,未來的打算還沒有想好。


科考隊隊長丁林先生

  [yococo]:聽説可可西裏是十一月上凍了路才好走,你們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去啊?

  [丁林]:太晚了,天氣太冷,怕覆蓋上雪,對考察不利。現在路況較好,雨已經停了,早晚結冰,通過性較好。

  [機器貓7]:請問丁隊長,以前也有科學家去過可可西裏,你們這次去又有什麼不同呢?

  [丁林]:考察目標不一樣。

  [yococo]:這次什麼主題啊?可可西裏還有哪些方面需要考察啊?

  [丁林]:主題是“可可西裏高原形成演化與環境變化”。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可可西裏那有什麼寶藏?讓這麼多人去關注他?

  [丁林]:可可西裏是我國惟一未經大規模勘探的地區,有著豐富的礦産資源,如金礦、銅礦、石油,同時是我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如野牦牛、藏羚羊、野驢、狗熊等。因為現在對可可西裏了解的非常少,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那就是一塊沒有經過開採的處女地啦~青藏鐵路從那裏經過嗎?

  [陳曉夏]:青藏鐵路只是在可可西裏的東界經過,目前可可西裏裏面還沒有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公路。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那會破害那裏的生態平衡嗎?沒有公路,到時候你們怎麼走呀

  [陳曉夏]:因為在可可西裏核心區以外都有車輛經過,所以我們只要沿著車轍印走,就基本上不會迷路。至於到沒有車轍印的地方我們會依照事先準備好的地形圖和GPS引導我們的方向。

  [陳曉夏]:據我了解,可可西裏核心區的氣象條件非常複雜,只有像黑鷹這樣的直升機才能實施救援。

  [我們大家一起來忽悠]:聽説汽車開不進去,那麼你們那些設備是怎麼運的?在路車怎麼解決電的問題?其實最主要的我想應該是你們喝的水。

  [丁林]:汽車可以進去,關鍵是選擇最佳路線,我們帶著發電機,宿營以後可以發電。我們一般情況下燒水,在雪山附近可以取水,河流的水大部分也可以喝,湖水大部分不可以喝,泉水也大部分不可飲用,另外,我們還帶著大量礦泉水,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用來做飯,在一般情況下不動用。

  [杯盤狼籍]:發現很多人受電影《可可西裏》的影響,會對電影中的盜獵分子的槍聲和深陷流沙的場景感到畏懼,你們的行程有可能會碰到嗎?又如何保護好自己?

  [丁林]:不會碰到《可可西裏》電影裏邊的那種流沙,通過這幾年的治理,盜獵已經相對較少,我們是一個大隊伍,大家集體活動,我們有詳細的緊急救援預案,儘量減少事故的發生。

  [和諧206]:前方記者此行的裝備和行裝一定不少吧?你們是宿營在車裏嗎?

  [陳曉夏]:這次裝備和行李我想不會比南極的少,我們完全是靠住在帳篷裏面過夜的,這一點和南極住在雪地車拖載的生活艙裏不一樣,所以每天的拆裝帳篷是一項繁瑣的工作。


科考隊副隊長兼首席新聞官陳曉夏

  [fresco]:好像上次南極之行有位隨隊醫生,這次科考隊有醫務保障嗎?飲食方面怎麼樣呢?

  [陳曉夏]:我們這次會有一個隨隊醫生,準備了充分的藥品和氧氣瓶,還有用於減壓的加莫夫袋。我們這次會帶上十幾隻宰殺好的羊進去,因為確實我們科考隊人員太多了。而且我相信在科考的後半程食品保障可能會差一些,但我們已經做好的充分的心理準備。

  [網上無産階級]:請問目前可可西裏的環境保護工作如何了?你們這次去,是不是會對當地的環境和生態做一個比較全面的考察?目前由於人類的不斷介入,真正的無人區已經越來越少了,對於可可西裏,你們希望它有什麼樣的將來?

  [丁林]:這次我們對可可西裏的環境和生態將進行一次較全面的了解,上次大規模的考察已經過去了十年,在全球氣候變暖情況下,其環境變化如何,非常值得關注,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保護可可西裏,如生活在可可西裏的藏羚羊,由於凍土融化、沙漠化,藏羚羊食物是否足夠?可可西裏是否超載?

  [fresco]:請問丁隊:這次科考隊成員的平均年齡有多大啊?

  [丁林]:主要是由年輕人組成,平均年齡大概35歲,最大的45歲,最小的25歲。

  [小二鍋頭]:丁隊長、兩位記者:此次科考陣容強大,設備一流,車隊保障!可是可可西裏無人區的生態環境是原始的,沒有受到破壞的。這樣大規模的科考,是否對當地的環境、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壞?藏羚羊是否會因此受到驚嚇?

  [丁林]:我們將嚴格保護自然環境。藏羚羊和人是非常友好的,在無人區藏羚羊不怕人,可以靠的很近,它們會圍著帳篷吃草,非常和諧。

  [hello11]:聽説可可西裏天氣多變,遇到什麼樣的天氣最可怕啊?

  [丁林]:暴風雪、急速降溫。

  《可可西裏大穿越》臺前幕後

  [網評天下的掏糞工]:科考的新聞我一般在哪能看到?你們使用什麼技術把信號傳回北京,與南極的信號相比較,這次畫面效果應該不錯吧?

  [李亞瑋]:我們將於9月18日在中央電視臺十套每晚8:10分播出“可可西裏大穿越”特別節目,播出週期在四十天左右,我們是通過衛星基站的技術,爭取1:1的將前方的節目傳送回來,也就是説,一分鐘可以傳一分鐘的素材,我們在南極的時候,利用海事衛星的技術,需要30分鐘傳一分鐘節目,也就是30:1,如果路況允許的話,我們就可以全程1:1的傳送,如果中途出現路況不容許的情況,我們將用IPSTAR系統作為備份傳送節目,它的傳送速率可以達到6:1,相比南極也要幸福很多,而且畫面質量更清晰。

  [李亞瑋]:我想,科考的活動的目的可以請隊長來講講。我們記者的這次報道的目的是想延續我們在南極報道的方式,大家知道以前的專題片都是與時效脫節的,我們在南極利用海事衛星傳輸,開創了時效性專題節目,就是每天把在可可現場的故事都及時地發送回來,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我們的工作,這一次在可可西裏我們希望延續這種報道方式,讓觀眾及時最大化的了解科學家的工作、科考隊員的故事。

  [瑋瑋1]:目前有收穫嗎?能帶回什麼好玩的東西嗎?

  [李亞瑋]:我們的記者已經兩次去過可可西裏,已經對可可西裏的路線有了初步的認識,除了科考方面的工作以外,對於我們的報道工作有了提前的準備。在這個前提下,我們除了依靠聯通的轉播車以外,還帶了IPStar衛星傳輸系統和海事衛星傳輸系統,最大化的保證把前方的科考情況可可西裏的真實面貌帶給觀眾,我想他們可以帶回可可西裏核心地帶人們從來沒有見過的風光的照片,還有科考隊會帶來一些有科研價值的岩石樣本、植物樣本。

  [和諧206]:嗨!兩位記者好!真高興,今天線上看見你們了!七個月前,我們206曾經是你們《挺進DOME-A》的發燒友,從去年的10月25日科考隊起航開始到今年1月18日冰蓋隊登頂,我們房間的五位室友,還有校園裏的許多同學們,就一集不拉地收看科技頻道的這個特別節目,真感人,太好看啦!你們這兩位前方記者真了不起啊!在人類不可接近的南極冰蓋,挑戰極限,從南緯80度發回了中國人登上南極冰蓋最高點的宏偉壯觀的畫面,我們看到了飄揚在冰穹上的五星紅旗和金光閃閃的CCTV臺標!特別是風浪中拍攝西風帶和航拍遇險的驚險鏡頭,十分震撼!你們無愧於勇士的稱號!我們同學們都很激動!為你們央視科技頻道的這兩位27歲的年輕記者鼓掌叫好!很高興又要在每晚的《可可西裏大穿越》節目中看到你們了,我們祝願你們全程跟蹤拍攝科考活動成功!期待著帶來可可西裏的奇異的風光和動人的故事。請問陳曉夏副隊長,你們此行前方派出的3名記者能把5個科考小分隊所去過的方圓兩萬多平方公里區域的科考活動全部都能拍攝到嗎?你們怎麼分工的?您還出鏡主持嗎?我們挺愛看您在南極冰蓋上的現場播報,請您發一張您在冰蓋航拍遇險的照片好嗎?


記者 李亞瑋

  [李亞瑋]:我們前方三名記者的任務是實時跟蹤這一次可可西裏科考行動,我們不可能把可可西裏核心地兩萬平方公里的風光都展現給大家,我們只能把我們所經過路線的景貌最大化的傳遞給觀眾,我們主要記錄科考隊員在這樣極端地帶的心理變化,講述他們的故事,宣揚他們的精神。

  [和諧206]:請問陳曉夏副隊長下面問題:請問陳曉夏先生,我們最近正在收看的央視新聞和國際等頻道拍珠峰、西藏 新疆行等節目時,發現這些央視大頻道出動了不少人力物力,去了不少記者啊!可這次可可西裏無人區科考穿越也只比南極多去了一人!我們了解到,可可西裏高原缺氧、氣候複雜多變、路難走老陷車,前方只有3個記者,承擔了拍攝、採訪、出鏡主持連線、編輯、傳送、技術等“全能型”任務,前方記者是不是太少啦!到無人區信號盲區時,你們前方記者怎麼確保電視畫面每天傳送到北京呢?是不是與在南極傳輸畫面的困難差不了多少?你們前方記者準備怎麼確保這40天節目暢通無阻地傳輸給後方?後方還有那些技術設備支持?同時我們也祝願你們在人員少、困難多、風險大、條件艱巨的情況下能拍攝出更加經典的優秀作品!也請您轉告科技頻道,最好把《可可西裏大穿越》節目不僅在十套播,最好也能在新聞國際等央視大的頻道播出(哪怕,間隔幾天能在新聞裏報道一下動態也好啊!)

  [陳曉夏]:因為這次是首次穿越,所以我們在人員方面做了一些限制,所有人都是多面手,特別是我們派出的三名記者,都是業務方面的骨幹,而且身體方面也經過了挑選。所以我們應該能夠完成這次大負荷量的報道。關於信號傳輸的問題,我們這次用了三個方案:一個是聯通提供的衛星轉播車,但是由於這輛車軸距比較長,底盤只有22厘米,所以有可能在穿越過程中無法完全跟隨。為了保證節目的播出,我們還制定了兩套備份方案,一個是IPSTAR的衛星設備,一個是海事衛星。後面兩種方案都是便攜式設備,可以跟隨科考隊全程深入可可西裏核心地帶。


三維模擬可可西裏地形圖,圖為可可西裏最高峰岡扎日

  [和諧206]:請問陳曉夏副隊長,你們此行前方派出的3名記者能把5個科考小分隊所去過的方圓兩萬多平方公里區域的科考活動全部都能拍攝到嗎?你們怎麼分工的?您還出鏡主持嗎?我們挺愛看您在南極冰蓋上的現場播報,請您發一張您在冰蓋航拍遇險的照片好嗎?

  [陳曉夏]:我們力爭能夠完整地記錄這次科考隊的所有科考工作,當然我們這次在可可西裏的工作並不能覆蓋可可西裏全部區域。我是這次科考隊的副隊長,兼首席新聞官,也是中央電視臺可可西裏大穿越節目前方報道組的負責人,除了需要説節目方面的工作以外,還要更多地擔任一些科考隊的工作事務。照片我在處理,一會給你們。

  [love-xinkou]:亞瑋哥哥:你好!上次南極的活動你表現得好棒?我還有我的很多朋友都是你忠實的fans,不知你在此次活動中承擔什麼角色?我們一定給你捧場哦!

  [李亞瑋]:上次南極我是作為前方報道的記者,這一次我將以科考記者的身份承擔後方主持人的角色和曾經在可可西裏工作過的科學家、環保人士、探險家,做可可西裏方面的溝通,挖掘可可西裏的故事。我們這次將科考、勵志、情感、歷史四方面作為主要的報道內容,不僅要表現可可西裏這次史無前例的穿越,還要表現科考隊員的個人情感的變化,突出他們為科學奉獻的精神。

  [love-xinkou]:亞瑋哥哥:不知你這次轉型做主持感覺如何?節目什麼時候播(最好是具體時間)期待ing………

  [李亞瑋]:從8月份到現在,我已經採訪了一些嘉賓,有曾經攀登過珠峰的萬科董事長王石,有中國第一個攀登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記者陳建,還有一些在可可西裏為環保獻出青春的人士,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在他們身上有一種力量,一種對大自然關愛的力量,記得在採訪王石的時候,我問過他,1998年的時候,醫生告訴他,他有可能癱瘓,當時他是怎麼想的,他説,他從一生下來的時候,就看到了這個世界五顏六色的場景,很多人到今天為止也沒有看見過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所以他坐在輪椅上還能夠看到這個世界已經很幸福了,為了完成自己的願望,他選擇了登山,在53歲的時候,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我覺得,他們這種樂觀和永不放棄的精神,對於無論是科考工作,還是我們日常生活都有著無法衡量的激勵作用。對於我自身的工作來説,能和他們交流,也是一種提高。

  [機器貓7]:請問李亞瑋gg,這次為什麼你不去前方,會不會有遺憾呢,你這次在後方做什麼工作呢?我會一直關注你的哦,是不是天天能在電視上看到你呢?

  [李亞瑋]:這次去前方是因為工作的需要,因為我們兩名記者從南極歸來以後,都有了一定的野外工作的經驗,也積累了很多極端環境的知識,所以從節目考慮,我們一個在前方,一個在後方,由於我們在南極配合了近半年的時間,所以我們在這次可可西裏節目的前後方溝通中會更默契。正因為去過南極冰蓋最高點,對於極端環境的科考,人們身體、心理遇到的困難有了切身的體會,我想這也是對於在演播室和嘉賓的交流中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我想,從節目播出以後,每天晚上我在演播室還要起到類似于資訊解讀的串場作用,喜歡我的網友還是能夠看到我的。

  [和諧206]:問陳曉夏副隊長:您剛才説,這次可可西裏科考,前方記者還需要去前方進行培訓嗎?您剛才説,這次可可西裏科考,前方記者還需要去前方進行培訓嗎?

  [陳曉夏]:作為這次大型的科考報道活動,我們電視臺對此非常重視。從部門內層層選拔了包括我在內的四名預選記者,前幾天我帶他們到達了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現在他們還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境內進行集訓。除了負荷的適應性訓練以外,還要拍攝三個保護站的節目,相信在四天的集訓中他們能夠在生理和心理逐漸適應可可西裏的自然環境,因為我要趕過來參加央視國際的在線,所以沒有和他們在一起訓練。但是我多次到過可可西裏,所以這種適應性訓練就不太需要了。


四位央視候選記者在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合影

  [杯盤狼籍]:是科學家不甘寂寞,還是媒體為了收視率,為什麼科考非要全程曝光?而且那麼大的隊伍,帶上那麼重的攝影設備和一些沒有多少野外經驗的媒體記者,會不會成為累贅,影響科考的進展?

  [李亞瑋]:我想,可可西裏對於常人來説都是非常遙遠的,可可西裏裏面究竟有些什麼?特別是核心地帶,迄今很少有人涉足,我想,人類進步的一個最大的驅動力就是好奇心,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就像大家關心發現號航天飛機一樣,有很多人都想知道可可西裏這個中國最大的無人區究竟有些什麼?我覺得,作為一個國家媒體,應該有這樣的責任和義務,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收視率,更重要的是將一個真實的可可西裏傳遞給觀眾,也把科考人員在極端環境中工作的精神傳遞給大家,我們的記者這一次去可可西裏肯定會帶很多的設備,我記得在南極的時候,我們兩名記者帶了28個箱子,總重量有兩噸,但是,所有的箱子都是我們自己抬上船抬下船的,並沒有給別人增加負擔,這一次,我們有3名記者,他們也有一定的野外工作經驗,特別是我的戰友陳曉夏在南極已經積累了非常好的極端環境的工作環境,我想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不僅不會影響科考的進展,而且會成為科考隊員的有力助手。

  [冒險1111]:你們的報道最後將要在央視什麼欄目播出?

  [李亞瑋]:我們報道將在央視十套每晚8:10分“可可西裏大穿越”專題節目中播出。

  [bluesky2000]:請問首席新聞官,你們這次拍攝的資料能否以圖書或光盤的方式公開發行,或者能否在網上下載?

  [陳曉夏]:這次我們從前方發回來的所有素材,在央視國際和搜狐都可以看到視頻,回來以後我們可可西裏指導委員會將會出版相關的畫冊和光盤。

  [和諧206]:請問李亞瑋同志,你們後方節目組有多少人員參與此次科考特別節目製作?

  [李亞瑋]:為了這次特別節目,我們後方從各科技專題部抽調了一批精兵強將,現在主要有六個女編導承擔節目的製作,還有外聯、製片等工作人員,預計工作人員在15名左右。

  [中國農業]:只有一個媒體關注本次科考嗎?你們自己的生活怎麼反映?

  [陳曉夏]:這次聯動媒體有非常多家,除了電視以外,還有很多平面的媒體。我們通過從前方傳回的視頻、音頻,以及文字,可以向廣大觀眾,以及讀者及時地報道我們的行程。我們自己的生活可以通過可可西裏大穿越的節目選擇非常原生態的方式展現給大家。

  [冒險1111]:現在的科考巧立名目者多,你們如果真能在第一時間以電視專題的形式進行科考報道,這無疑是一個創舉,但是我還是不明白,你們怎能保證這種科考現場的真實性和即時完整性?麻煩解讀一下好嗎?

  [陳曉夏]:我們這次採用了三種電視傳播的方式,可以實時地傳回前方的畫面。每天20分鐘的節目可以讓大家非常真實地感受到可可西裏科考隊的全部。

  [李亞瑋]:因為我們是從客觀的角度去報道這次科考,我們每天行進的路程是變化的,坐標也是變化的,也就是説,我們説處的場景是變化的,所以,我們拍攝的畫面也是不同的,雖然在可可西裏景色的差異不是很大,但是,氣候的差異很大,整個隊伍行進的狀況差別很大,我想,我們報道的畫面是不可以複製的,特別是有人參與的畫面,我們將利用衛星傳輸的方法將畫面傳回北京,雖然不能保證在事件發生的現場實時做到傳送,但是,我們會在事件發生後快速剪輯。最大化和最快的速度將畫面傳送回來,給我們的觀眾了解一個完整的科考。我想,就算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我們的前方內容也會在12個小時之內回到後方。

  [小二鍋頭]:陳小夏,您好,作為首席新聞官,你是怎樣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的呢?這次報道的任務是什麼?向觀眾傳達些什麼呢?謝謝!~

  [陳曉夏]:因為在這次科考過程中會有非常多有意思的發現,為了保證報道的真實有效,以及新聞導向的準確,我們在科考隊首次設立了首席新聞官這樣的職務。這就是為了統一向外發佈消息的真實有效。這次報道任務主要是跟隨可可西裏科考隊的全程,以記者的眼光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可可西裏,傳達的更多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和諧206]:兩位記者:也請您轉告科技頻道,最好把《可可西裏大穿越》節目不僅在十套播,最好也能在新聞國際等央視大的頻道播出(哪怕,間隔幾天能在新聞裏報道一下動態也好啊!也請您轉告科技頻道,最好把《可可西裏大穿越》節目不僅在十套播,最好也能在新聞國際等央視大的頻道播出(哪怕,間隔幾天能在新聞裏報道一下動態也好啊

  [陳曉夏]:這次科考不僅在科教頻道會有持續性的報道,在相關的新聞節目中也會有動態的信息。

  [fresco]:請問,你們會在可可西裏跟我們線上互動嗎?

  [陳曉夏]:因為這次聯通提供了很好的通信保障,在科考過程中會有幾次連續幾天的宿營,這樣的話,就提供了網上在線的時間,相信在科考過程中我們會和大家在網上相見的。

  三位嘉賓的曆險經歷

  [哈哈4008]:我們大家都知道,可可西裏非常危險,有沒有想過,如果這次遇到什麼危險,把自己撂在那了,值得嗎?我們都知道陳曉夏老師在南極的時候就遇到了一次危險,太懸了。

  [陳曉夏]:確實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我在可可西裏羌塘自然保護區的腹地遭遇了陷車,然後6個隊員在海拔5300米的沼澤地裏步行了22公里返回了大本營,經歷了8個多小時的雪中前行之後,確實感覺到了生命的脆弱。在南極,遇到的危險都是一瞬而過的,在你還來不及感受到死亡危險的時候,它就擦肩而過。而這一次是讓我感覺到了一步步地接近死亡。所謂值不值的問題,我覺得關鍵在於自己的心態,我覺得自己的工作能讓大家感受到無人區的美麗與和諧,這是我最大的滿足。

  [機器貓7]:請問陳曉夏,剛從南極回來,又去可可西裏,你的生活好像跟艱苦的野外生活緊密相連,你會不會很累阿?

  [陳曉夏]:確實很累,我前天還在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現在已經坐在這裡和大家聊天。我前天去的目的是帶領三位中央電視臺前方預選記者到崑崙山口、五道梁、索南達傑保護站、不凍泉保護站進行四到五天的適應性訓練,最後選出兩名記者和我一起進入可可西裏做全程的跟蹤報道。

  [和諧206]:丁隊長:此次科考主要困難?我看過人民日報7月21日一篇採訪您的文章,您和先遣隊在藏北遭遇了危險?

  [丁林]:主要困難是交通。今年7月份在預考察過程中兩輛車陷在可可西裏邊緣,最後棄車徒步撤離。

  [機器貓7]:丁教授,你進藏四個多月,遇到的最危險的事情是什麼?你害怕嗎?

  [丁林]:高原反應,缺乏食品。沒什麼可怕的。

  [機器貓7]:陳曉夏哥哥,既然很累,那你還要堅持嗎?是什麼精神支持你繼續做這麼多艱苦的工作呢?

  [陳曉夏]:我很喜歡挑戰極限後的感覺,儘管生理上和心理上在無人區會覺得很難受,但是一旦完成了這項工作,就會覺得非常的愉悅。而且有希望通過我的眼睛能讓更多的人看到真實的可可西裏。我記得在可可西裏的志願者裏面有一句話:拿出生命中的一個月,獻給可可西裏。我現在已經拿出了一個月時間,在下面的可可西裏大穿越裏,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要在可可西裏工作,我希望大家能夠在節目中更多的關注可可西裏的動物保護和原始地貌的不被破壞。

  [love-xinkou]:請問亞瑋哥哥,你曾在訪談中説過你很熱愛你的職業,從南極到可可西裏,都是如此惡劣,讓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你們作為記者為什麼義無反顧的冒著風險從事這項事業,想必你們的家人每次都在糾著心送你們遠行,你有沒有想過做其他類型節目,而不從事冒險類的節目?

  [李亞瑋]:我覺得作為一名記者,能夠將自己的鏡頭延伸到一些人類難以到達的地方,把一些觀眾從來沒有看到的畫面、了解的故事傳遞回來,這是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從記者的職業角度來説,有義務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你選擇了科考探險為自己的報道主題,就應最大化的去克服自然和心理的功能,如果沒有去之前就擔心的話,在現場你的心理素質將更加不穩定,容易出現危險,所以,在出發之前,要做最大化的準備,降低這種風險,減低親朋好友對你的擔心。因為正因為年齡還年輕,我和曉夏才都28歲,所以我想我們還能比起老科學家來説多跑幾年,等跑不動了的時候,我們可以轉型做一些別的形態的節目。

  [機器貓7]:丁教授科考經常需要去很多艱苦的地方,你最長一次離家是多長時間,進入可可西裏,你會最想念誰?

  [丁林]:最長的一次到西藏,將近四個月。最想念家人。

  [小二鍋頭]:李亞瑋,您好,這次科考行動你是什麼角色?前方報道記者嗎?好像你的口音很重啊~~~~~~~~~~

  [李亞瑋]:我在這次科考行動中,將以科考記者的身份擔任後方的主持人,因為在央視工作六年,跑了很多野外科考現場,特別是這次南極科考更積累了很多的野外科考經驗,節目組選擇我作為後方主持人,重要的原因就是便於和那些曾經在可可西裏工作過的專家們進行溝通,因為我們有過似曾相識的經歷,更便於了解他們的工作和心理狀態。

  [fresco]:陳曉夏、李亞瑋:與南極相比,此次可可西裏之行是容易,還是更加艱險呢?

  [陳曉夏]:每一次到無人區的科考都很難準確估量它的危險性,因為在裏面哪怕很小一個疏忽都有可能奪取你的性命。而且既然説是無人區,就意味著救援會相對困難,而且每個隊員的心理都承擔著非常大的負擔,因為遠離社會幾個月,會覺得孤獨和寂寞,所以在無人區的考察是生理和心理雙方面的。

  [李亞瑋]:我覺得,可可西裏與南極來説,不能做直接的比較,因為在南極內陸最困難的是冰裂隙,低溫和高海拔,可可西裏雖然沒有南極那麼冷,但是它的氣候變化無常,很多次在可可西裏發生事故都是因為氣候,所以我覺得,無論在任何一個極端的地方進行科考,都會有它不同的困難,每一次我們都要認真對待,因為生命屬於每一個人,只有一次。

  [機器貓7]:曉夏哥哥,為什麼你們臺裏每次都派你去艱苦地方阿,南極阿,可可西裏阿,生活條件艱苦,還會面臨死亡的威脅,你們家裏人該多擔心阿,你是怎麼想的?我覺得你很自私哦,不考慮家人的感受?

  [陳曉夏]:如果説派的話,我覺得不太妥當,更多的是我主動要求去的。畢竟有過比較多的野外生存經驗和科考報道經驗,臺裏也會比較放心讓我去那些比較艱苦和危險的地方。我的家人確實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們從網上搜索我去的那些地方的所有資料,通過MSN和短信和我保持非常緊密的聯絡。作為一名電視人,我有責任和義務向大家展示我們平時在都市裏頭看不到的場景,我相信我的父母也會為我而感到驕傲。

  [機器貓7]:丁隊長:您好!簡歷中説您是搞構造地質學方面研究的,好深奧哦,太酷了!那您之前一定去過很多人跡罕至的地方吧?哪次最難忘?我好想知道可可西裏最吸引您的是什麼呢?

  [丁林]:我是搞地質的,主要是青藏高原地質,幾乎跑遍了整個青藏高原,有許多難忘的地方,比如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羌唐高原,可可西裏,帕米爾高原,崑崙山,幾乎整個喜馬拉雅山。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可西裏的很多未解地質之謎非常吸引我。

  [丁林]:結束語:謝謝各位網友的關注,等從可可西裏回來,希望能和大家再見面,我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信息、更美的圖片。

  [李亞瑋]:結束語:感謝廣大的網友朋友們關心可可西裏、關心我們這次可可西裏的報道,我想,作為後方的記者主持人我一定把可可西裏最動人的故事帶給大家,讓大家認識一個真實的可可西裏。

  [陳曉夏]:結束語:我馬上要趕一個今天下午4:30的直播。謝謝大家,再見!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相關鏈結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