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關注記者健康

記者 ,一個累字説不完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9日 13:34

  ●受調查者中,最多的一天工作14小時,睡眠多數只在5至6個小時,有的記者還是通宵達旦的熬夜工作,晝夜顛倒

  ●六成受調查記者沒有正常體檢,有的記者十餘年沒體檢過,極少進行體育鍛鍊,胃病成為職業通病

  ●九成記者曾遭遇威脅、恫嚇、謾罵甚至毆打,受訪者普遍反映壓力太大,需要社會各方支持

  本報記者從省內電視、廣播、報紙等10家媒體中,各隨機採訪了一名記者,其中包括一名在市縣工作的記者。在接受調查的10名記者中,有6名為男記者,4名女記者。調查問題涉及每天工作時間多長,每天的睡眠時間 ,是否知道自己身體有無疾病,是否感到工作壓力很大,是否定期給自己做過體檢,是否經常堅持體育鍛鍊,工作中是否遇到過危險經歷等11項。

  調查結果顯示,我省記者工作時間長,最多時每天工作達14個小時,大多數記者睡眠不足6個小時,身體健康現狀令人擔憂。

  記者對海南媒體,包括紙媒體、廣播電視媒體和網絡媒體的調查發現,我省大部分的新聞工作者都處於超負荷狀態,特別是處於第一線的采編人員,工作強度都非常大,遠遠高出正常的每天8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另據了解,大多數的記者睡眠時間嚴重不足,一般都在5到6個小時之間,很少達到一般人的8個小時 。由於其特殊的行業特徵,有時一些人是通宵達旦的熬夜工作,晝夜顛倒。

  調查還發現,由於記者工作的時間太長,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而且空閒時間不規律,再加上過度疲勞,也就很少參加體育鍛鍊。接受調查的記者大多數都表示,他們根本不參加任何體育鍛鍊或很少參加,即使參加也只是散一會步而已。

  胃病成了通病

  “正常吃飯的時間是五點半嗎?”從事記者工作6年,小胡已經不知道正常的吃飯時間是幾點了,他每天晚上都是7點半吃飯,中午有時開會到一兩點鐘。按照他的説法,他一日三餐的時間都不正常。

  小胡説,其實不是他自己,身邊的同事都普遍感覺三餐不正常,這個職業工作本身就沒有規律,吃飯不正常是常事。

  今天,記者隨機採訪了10名老記,大家的年齡都在30歲左右,年輕的人們都覺得自己身體沒有大礙,只是普遍感覺胃不太好用,頸椎不舒服也是大家都有的感覺。有的記者還感覺頭疼、脖子疼,有的經常咳嗽,感覺喘不過氣。

  在記者採訪的10名同行中,有的已經很久沒有體檢了。單位組織體檢的一般一年體檢一次。不組織體檢的單位,記者自己都不去體檢,一位記者工作11年,一次都沒有體檢。對於體檢這件事,大家都很淡漠,大家都沒想到給自己定期做體檢,只是在身體非常不舒服時,才到醫院看病。

  一位記者説,日前法院開庭審理一起特大金融詐騙案時,由於被告人多,事情複雜,她工作到晚上12點,就在她工作時,其他幾家媒體的記者都打電話相互問情況,原來不只是她,大家都在忙,那天,她是在晚上12點以後才吃的飯。

  據調查,記者最不正常的吃飯時間是晚餐。早上和下午的時間都在採訪,為了趕稿,記者通常最忙的時間是晚上。直到胃發疼時,大家才相互找些吃的充饑,一個麵包、一杯牛奶匆匆應付。

  記者們普遍反映,一星期七天,他們在星期六才空閒些,那時大家才能找到正常的感覺,才能正常地吃上三頓飯。

  壓力無處不在

  在記者今天隨機採訪的10名記者中,記者們普遍感到壓力大,疲於奔命。一名報社記者説他主要是擔心稿件是否能夠上版。另外,他做輿論監督的稿件較多,每每發稿之前,他都會擔心是否引發爭執。

  “要找新聞,要寫好稿子,要完成任務,要擔心漏稿出錯,還要不讓自己在崗位競爭中被淘汰!神經繃得太緊了”一名女記者則十分坦言,她認為壓力其實在自身。

  一位記者還用“處於極度悲苦狀態”的狀態來形容自己,他並決定30歲以後轉行;一名電視媒體記者説,飲食沒有規律且勞動強度大。在力保人在“機器”在的前提下,在採訪途中要面臨各種意外的發生,還要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各種採訪阻力,記者有時會感到心累。另外,既然是記者,身上擔負的社會責任也重大,一個稿件關係事件的黑白曲直,甚至關係到省和國家的政治導向,不能掉以輕心。有記者説,不僅行業競爭激烈,報社同行競爭也很激烈,一想到這些,就很難舒坦。

  在今天的採訪中,幾乎所有的記者都認為,自身的這個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特別是在一線做突發事件報道和輿論監督報道的記者更是深有體會。一名在熱線工作的記者列舉自己暗訪賭場的例子,曾有一次消息走漏後,自己還未趕到賭場,已經有人持刀等候一旁。稿件一寫完,警告和威脅的電話就來了。有一次暗訪黑職介,當他們帶著工商亮明身份時,對方特別仇恨,險些動手打人。

  一名有6年工作經驗的記者説,在他製作打擊傳銷連續報道時,遭到傳銷人員的威脅,連出門都會感到恐懼。他説,有一次採訪一個非法用地時,當地鎮政府派人給10萬元做誘餌,做工作不成後開始威脅,當時,當地老百姓成立了特別保護組給記者予以保護。10名記者中,9名記者稱自己有過被辱罵的經歷,只有一名地方電視臺的記者稱自己沒有。

  渴望人們理解

  “我們渴望理解、支持、認可”,老記們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作為一名新聞從業人員,你最渴望社會和工作單位能給予你什麼?記者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社會上對記者這個行業的理解、支持更多一些。

  一位記者説,他希望自己製作的節目能得到受眾的認可,對一名新聞工作者職業素質的認可,對其新聞報道的認可,對其所從事的新聞事業的認可。而這些認可,都要以社會的理解為基礎。

  一位記者説,有人將記者定性為文人,他們自己會覺得肩負的責任比其他人多些,這些責任感的是實現,也需要社會的支持。

  “希望工資能高一些”,記者也是普通百姓,他們有著普通人一樣的想法。有的記者希望單位能給他們提高福利,讓他們的付出與報酬成正比,有的記者希望過節時有獎金、國家放長假時,他們也能放長假。

  更多的記者希望有良好的新聞採訪環境。一位記者説,有些群眾不是很支持記者,需要記者幫忙時會給記者提供很多信息,但你需要他們幫忙時,他們總是小心謹慎提防著你。

  (文/本報記者 廖慶玉 林瑩 紀燕玲 實習生 黃國標 吳雪芹 )

(編輯:吳曉洋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