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需要那麼多核電站
------——專訪世界最大核電公司法馬通集團總裁莫海爾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2日 15:47
播出時間:2004年3月18日CCTV—12 23:30 首播
主持人:荊慕瑤 編導:陳菲 助編:楊燕怡
嘉賓:莫海爾 法國阿海琺集團董事 法馬通集團總裁
歡迎收看今天的節目。在未來的幾年裏,中國很多缺電地區的居民將會用上一種新的能源——核能。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規劃:今後16年的時間裏,中國要新建30個核電站。這是過去20多年裏,建成核電站總數的4倍。
去年國內許多城市都爆發了電荒,主要在夏天和冬天,老百姓的生活和工業生産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兩次電荒以後,許多地方開始要求發展核電。就是建設核電站,用核能來發電。它的優點是清潔無污染,缺點是電價比較高,而且從專家到百姓,一直都在擔心核電的安全問題以及核廢料的污染問題
過去我國核電站的建設,大部分都法國進行了合作。法國也是世界上開發核電力度最大的國家,每年發電的數量,核電佔到了發電量的80%以上。那麼法國人是怎麼解決我們擔心的問題,它們大力推銷的法國核電模式是不是真的適合中國呢?
我們今天就聯線法國巴黎,專訪法國法馬通集團的總裁莫海爾先生,法馬通集團所在的阿海琺集團是世界最大的核電公司,也是法國核電戰略的全程參與者和主要實施者。
採訪
主持人:未來16年,中國打算要新建30個核電站。我們想知道,在一個國家大規模建設核能發電廠的好處是什麼?
莫海爾:核能是一種非常便宜的能源。使用可靠,而且排出的污染少。核能相對於其他能源來説有更高的使用價值,比如水能發電站。中國已經有水能發電站,像三峽水能發電站.中國在未來發展需要更多能源,中國不可能不斷興建水能發電站。核能發電站可以提供大量的電能。核能是便宜的,不污染環境,惟一提供未來能源的可靠元素。它將是一種非常安全的能源,在未來是不能被忽視的。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説,用核能發電是現在我們惟一的選擇?
莫海爾:在未來的發展中,不能取代核能,許多發達國家已經了解利用核能的重要性。美國30%的能源是核能。德國35%能源是核能,雖然德國政府不贊成發展核能。法國政府推行使用核能,法國80%的電能來自核電。核能可以發電,同時,不污染環境。如果,我們繼續不斷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發電,不久以後,燃燒它們所排出的廢氣不斷污染環境,地球上的人們將難以呼吸。生産100萬千瓦的電能,可以為一座大約有100萬法國人的城市提供電能,或者一座有500萬中國人的城市提供電能。一座類似像大亞灣的核電站,每年只需用大約25噸鈾元素,相當於一輛卡車的容積。生産同樣的電能量,如果用煤做原料,需要230萬噸的煤。需要5萬節火車來運送,每節火車相當於2到3輛卡車的容量。因此需要幾百列火車,來運送一年所需要的煤炭,體積和重量已經非常大了。燒煤炭産生二氧化碳。如果生産同樣的電能,燒煤炭會産生750萬噸二氧化碳,750萬噸二氧化碳啊,這個數字多麼驚人啊,它將會改變地球上的生存條件。
主持人:從專家到普通老百姓,最不放心的就是核電站的安全問題。除了眾所周知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和核燃料洩露事故,包括英國和美國的核電站都發生過事故。我們想知道:核能這個神秘的技術,它現在到底成熟到什麼程度?我們能不能控制得了它?
莫海爾:是的,世界上曾經發生過兩起嚴重的核事故,其中只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造成了人員的傷亡。另一起在美國發生的核事故,因為他們使用的技術與我們當今的技術非常類似,美國的核事故沒有造成人員的傷亡,沒有對環境造成污染。切爾諾貝利造成人員傷亡,但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使用的技術在當時是具有試驗性質的,現在已經不使用這種技術了。那個核電站沒有採取預防措施,而且事故是在進行試驗而不是在發電時産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給人們教訓。現在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核電站會再像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情況下啟動。這個教訓給人們的影響是深刻的,因此,這類事故不會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發生。我們不但不再使用切爾諾貝利這種類型的核電技術,而且我們每年都研造出新類型核反應站,比以前更安全。每個反應中心,有核燃料,這種核燃料是進行物理變化,被幾層保護物質包圍住,如果一層保護物質出現泄漏和斷裂現象,另外的幾層保護物可以阻止對周圍環境産生核輻射。核燃料是由20厘米或20多厘米厚的鐵物質保護,周圍還有1.6米高的水泥墻圍住,這些都是安全保護措施。因此核反應堆非常保險,當然絕對的安全不存在。每種能源的使用都會有危險,但是核能是一種危險性最小的能源。當然還要有個全局的眼光,當我們用煤炭發電的時候,去挖煤,在礦井裏會有事故,(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人死亡,而鈾礦沒有人員死亡事故,利用核能還是有風險的,但是我們已經把這種風險降到了最低。因為我們使用鈾礦量比煤礦量少了10萬倍,鈾很濃縮,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好用的。還有開採石油,也有人員傷亡事故,這些都是很難避免的。
主持人:一座核電站的建設,為了保障安全而建造的設施耗費巨大,建造核電站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説是不是一個比較貴的選擇?
莫海爾:興建核電廠價格與國家規劃也有關係,如果只建一座核電廠就會比大批興建核電廠價格貴。中國核電廠建設是個系列工程,使用的是同類技術,與法國核電廠類似。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産國家,有核能生産計劃,每個核反應堆是同系列産品。中國政府是採用系列核電廠措施,這和法國的做法非常相似,因此價格下降。因為興建核電廠的估算是同樣的,培訓人員是同樣的,都是沿襲法國的做法,不用重復操作,所以最後總的價格降了下來。中國政府採用興建系列核電站的做法,和法國政府的核電戰略是一樣的,使中國生産出的核電比使用其他能源生産出來的電要便宜許多。
主持人:中國在去年年底,提出了一個龐大的核電發展規劃,在未來的16年左右的時間裏,中國要建三十座核電站,在中國未來的核電市場中,像阿海琺公司這樣的公司將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嗎?
莫海爾:中國政府向我們表示還有一個計劃:興建四座核電站,使用的是同樣的技術,兩個在廣東,兩個在廈門,雖然是不同的客戶,但採用的還是同樣的技術,需要引進先進技術,即引進第三代核生産技術,這是目前更先進的一種技術,當然仍需要進一步協商。但這些項目對於所有的中國的用戶都很重要。我們已經準備好在這個項目中合作,我們等待着中國政府的招標。法國與中國合作時間長久,特別是在核能科研方向,是從1985年在廣東興建大亞灣電站的項目開始的,從1980年開始在廣東建了兩座核電站,在大亞灣又建了兩座核電站。接下來的項目又是與廣東合作,在廣東西面不遠還有嶺澳項目,這樣我們在廣東一共建了4座核電站,最重要的是在實現這些項目時,我們逐漸幫助中國建立了自己的核電系統。在大亞灣工程開始時,我們的法國工程師只是興建核電站,沒有技術轉讓。我們只請中方興建電廠站址,使電站運轉,這有十年的合作。隨後十年內,就是1994/1995在嶺澳項目中,我們把法國所有的不同的核電站,核電技術轉讓給中國,這幾年,我們的核技術又有了更高的發展,中國可以要求我們在中國建造各種類型的核反應堆。
主持人:但是在中法雙方合作興建大亞灣核電站的時候,你們還是遇到了許多困難?
莫海爾:當然也遇到過困難,中國在核電方面起步晚,一些合作人員從來沒有在核領域工作過。核電要求非常嚴密,不允許任何錯誤産生,保持高質量是核電生産中最難的方面。
主持人:法國會把核電站的關鍵技術轉交給中國麼?
莫海爾:中國在核電發展領域進步非常大。法國的技術轉交,使中國有能力自己建造核電站。秦山兩期項目,是由法國人設計,但是中國人自己興建的。秦山兩期項目是在法國的技術上又進一步發展的中國技術。我們看到中國人能夠自主興建核電站。當然,興建兩個核電站並不表示100%全面掌握核電生産技術,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掌握建立大工業生産核電站的技術,這需要更多的經驗。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中國現在還沒有100%地掌握核電技術?
莫海爾:在今後一年與中國核工業企業的合作中,我想中國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
主持人:在中國以前的核電站建設中,法國人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莫海爾:我們在中國生産絕大部分核電站中關鍵零件。如在大亞灣的項目中,我們培訓中國的技術人員,和中國核電零件生産商。我們大約與25家中國公司合作,生産重要零件。從最重要的反應堆到最小的零件都在中國生産。中國現在可以從零開始,自己生産的零件,建造一座核電廠。在中國工作的同事成為了我們的朋友。
主持人:現在中國國內也存在着對使用哪一種核電技術的爭議,焦點集中在用第二代還是第三代核電技術上。您的建議是什麼?
莫海爾:核技術在50年代産生,當然變化很大。現在大部分使用的是核技術第二代,是大約80年代的産品。第三代是指未來2010年的技術。在中國的核電站是介於第二代與第三代之間,在技術方面是世界領先的技術。我們在中國的將要建造的4所核電站將使用的就是這種技術,這種核電站瓦力大,收益高。第三代新核電技術的研究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我們需要在安全、質量方面考驗新技術是否可靠。因此它也是一個使人興奮的工作。
結束語:
法國專家們預測,16年以後,也就是到2020年,中國將邁入世界核電大國的第一陣營,在某些方面甚至會超過現在的世界核電大國--法國。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放慢核電發展速度的時候,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大力發展核電?下期節目當中我們要專訪的就是中國著名的核能專家,中科院的歐陽予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