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看有個杜甫草堂和華冠加油站,你們家住它們邊上嗎?
楊立榮:這個事是這樣的,杜甫草堂,我經常到杜甫草堂去,就是游客嘛,發現周圍有一個加油站,對杜甫草堂是個火災隱患。當時成都的媒體,就是媒體報道,説要注意把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文物古跡保存好。我看有這麼一個指示,正好在2000年的9月14日,到法院去把杜甫草堂跟華冠加油站給起訴了。我的訴訟請求就是要求杜甫草堂在門口放一個牌,火警警示牌。另外要求加油站停止營業,是這麼一個事。
主持人:這個官司結果怎麼樣?
楊立榮:結果,因為我打官司多了,我知道,這個跟我沒有什麼直接利害關係,就給我下一個裁定,我一起訴,那麼一下裁定,什麼媒體啊、電視臺啊,自動就關注這個事了,引起社會的關注。
主持人:您覺得能解決問題嗎?
楊立榮:解決一部分,但是有些問題一下子解決不完。
主持人:我在報紙上看到一段對您的描述,和我今天第一次見到楊先生的樣子,完全對不上。報紙上是這樣描述的,在1月12日聽證會所在的北京鐵道大廈富麗堂皇的大堂裏,出現了一個戴頂灰色絨線帽,提着一個破舊公文包,縮着頭轉悠的傢伙。一碰到和他一樣不能進入會場的記者,他便從他的公文包裏拿出一張紙,上面是手寫字,“尊敬的新聞媒體,尊敬的中消協副秘書長,請向聽證會轉達四川消費者楊立榮,春運票價應下幅5%至10%的意見。”他寫了這樣一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