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三集 蒙哥馬利-隆美爾(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8日 17:47 來源:CCTV.com

  隆美爾:二戰中德軍最著名的將領之一,擅長機械化部隊的機動作戰,戰術風格兇猛多變,常常出奇制勝,有沙漠之狐之稱,在法國戰場,他統率的裝甲師被盟軍將士稱為魔鬼之師。

  蒙哥馬利:英軍著名統帥,作戰風格穩健老辣,擅長防禦作戰,敦刻爾克大撤退中,他的師保存得最為完整,阿拉曼戰役後一直是歐洲戰區英軍統帥。


  主持人:你好觀眾朋友,歡迎走進我們的歷程節目,我是姜勇,那麼在二戰名將當中,有過一次非常激烈的交鋒,那就是在北非的阿拉曼,當時是英軍的統帥蒙哥馬利,擊敗了有沙漠之狐之稱的,德軍著名的將領隆美爾,那麼後世有人評價説,蒙哥馬利是用一戰的陣地戰,這种老方法擊敗了德軍當中,最善於機動作戰的隆美爾將軍,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

  1942年隆美爾率領他的非洲軍在攻克了英軍北非的軍事要地托卜魯克要塞之後一路長驅直入,矛頭直指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運河。而英軍節節敗退,士氣一落千丈,退守至埃及的最後一道門戶阿拉曼防線,對英國來説如果阿拉曼一旦被突破,後果將不堪設想。這時一個被後世津津樂道的人物出現在北非戰場,他就是蒙哥馬利。

  李克峰:為什麼蒙哥馬利,要用一戰的戰術來打隆美爾,這個時候實際上,他接手的英軍從編制來説,英軍的步兵部隊基本上是,按照一戰的編制組織起來的,那麼英軍的坦克部隊和步兵沒有合成,基本上是純坦克和純步兵,在師一級都是這樣的,所以蒙哥馬利接手了這樣的部隊,(部隊)編制是這樣的,士氣本身又不是很高,那麼從這個部隊的組成來説,就非常複雜,(蒙哥馬利)的部隊裏有英國人,有澳大利亞的、新西蘭的、南非的,印度的,甚至還有印度的部隊,所以這麼複雜的,良莠不齊的一支英軍,由於(部隊)的編制又不符合,二戰機動作戰的要求,因為機動作戰,在沙漠中作戰,一個要求是什麼呢,要求你的每一支部隊,自己有獨立作戰能力,因為沙漠戰經常是隔絕的,機動起來,如果比如説迷路,或者如果間距很遠的話,在沙漠裏要求獨立作戰能力,這樣要求合成化的程度要高,隆美爾部隊是按照,古德里安的理論組建起來的,他的裝甲部隊和摩托化步兵配合緊密,偵察部隊的裝備好,而且非常強大,這是他的優勢,那麼英軍相反,比如一個步兵師開到沙漠裏面去,那就有可能被人家裝甲部隊圍住,如果説一個裝甲部隊,單獨向步兵陣線進攻,有可能碰到地雷、反坦克炮,所以英軍在遠距離出擊的能力上,由於部隊編制的限制,英軍的步坦協同非常差,導致(蒙哥馬利的部隊)很難做長距離靈活機動作戰,所以(蒙哥馬利)就只好用一戰的戰術,先用堅壁 火炮和壁壘,和地雷的消耗,然後再進行短距離反擊,出擊的距離,要求不超過火炮的射程,實際上你要在沙漠裏的話,這樣就不是一個機動作戰,這是一種陣地戰的戰法。

  除了採取穩紮穩打的一戰陣地戰戰術對抗隆美爾外,蒙哥馬利還要穩定軍心,組織防禦,幫助士氣低落的英軍重新樹立信心,因此在對機械化作戰透徹研究的基礎上,他採取了兩個措施。

  李克峰:一個就是説,他大量布設反坦克雷,另外用炮兵來掩護反坦克雷的雷場,因為如果是人家工兵來排雷的話,在沙漠裏頭其實排雷很容易,所以他用炮火來掩護,英軍在這之前有一種,標準的野戰裝備叫25磅炮,是一種短管的榴彈炮,由於早期的英軍反坦克炮,數量不足和質量不行,25磅炮被迫改行,去搞反坦克工作,這樣配置就很難辦,反坦克要求拉到一線去,但是支援步兵,火炮要求在二線,所以蒙哥馬利來的時候,當然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也有美軍的支援,美軍提供了大量新型的,格蘭特坦克和謝爾曼坦克,這樣一來,還有反坦克炮的質量,英軍反坦克炮質量也上來了,就把原來用做,火力支援的25磅炮給解放了,它不用去打雜,幹反坦克的工作,就可以集中很強的炮火,在步兵的後邊提供支援,所以有了這兩樣東西做信心,步兵在沙漠裏抗拒坦克,(步兵的)心理壓力就減小了。

  主持人:英軍戰線穩定下來了,(英軍)的軍心也穩定下來了,搞了地雷和火炮的協同,在這種情況下,後來隆美爾採取了什麼戰術?

  李克峰:隆美爾是想誘使英國人出擊,然後在中途,在機動作戰中,還是進行機動作戰,機動作戰打擊(蒙哥馬利軍隊),但是蒙哥馬利他非常固執,他絕不要求步兵衝出火炮的射程,所以步兵一次前進,也就是三公里 五公里,這樣又建立新的陣線。

  主持人:隆美爾趕到北非阿拉曼的時候,碰見一個死倔的一戰派是吧?

  李克峰:他也不見得是一戰派,但是他在二戰中指揮確實是這樣,他是比較走穩的,非常非常穩的,他衝這個防線,或者想動蒙哥馬利的防線,想把(蒙哥馬利軍隊)扯出來,蒙哥馬利死活不動,他一次推進也就是推進到,炮火能掩護的範圍為止,直到炮兵跟上來,他再推進。

  主持人:然後等於是隆美爾幾次衝擊,耗盡了體力。

  李克峰:油料 主要是油料,燃料本來就有限,他完全是憑著戰勝的余威來打仗,那麼兵力不佔優勢,火力不佔優勢,燃料補給又不足,空中掩護又不是很充分,所以這種情況下,並不是隆美爾和蒙哥馬利兩個人較量,而是在整個戰區,地中海戰區的雙方軍隊的較量。

  主持人:等於蒙哥馬利拖住了隆美爾。

  李克峰:應該説把他擋了回去,而且把他打敗了

  主持人:實際上不管怎麼説,北非戰場對於希特勒來説,是一個次要戰場。

  李克峰:應該説原來沒有規劃進軍北非,後來是因為法國,德軍在法國取勝以後,意大利在北非突然遇到危機,然後臨時抽調隆美爾和,抽調少數裝甲部隊去支援,所以就把戰場開闢了以後,這是一個完全在計劃之外的,你想在1941年的時候,德軍的計劃重點在蘇聯。

  主持人:而相對來説,北非戰場對於英國來説是至關重要的。

  李克峰:英國在地中海的控制權,牽扯到幾個地方,一個是直布羅陀,還有馬耳他 ,還有埃及,如果一旦讓(德軍)攻佔了,蘇伊士運河,等於是連接兩大洋的通道就給截斷了。

  主持人:這倒是,這對英國來説是很不利的,這是英國根本不能接受的,或者説是很難接受的。

  李克峰:另外也可能威脅到中東的油田。

  主持人:所以對英國來説,幾乎是傾全國之力來打這場仗。

  李克峰:應該説英國在那個時候,為什麼這麼重視這一仗,還不光是國力問題,最主要的還是要守住本土,但是由於在戰區,唯一的能夠打勝仗的地方就在北非,而且英國始終想戰略上,想把盟國的進攻戰略,往地中海戰略上引,所以説北非的勝利,對於英國來説才至關重要,因為斯大林希望採取直接戰略,美軍中有一半人希望直接戰略,所謂直接戰略就是盟軍在法國登陸,從西線直插柏林,而英國人特別強調間接戰略,(英國)希望從北非 ,從南歐 巴爾幹這樣進入歐洲,兩個戰略之爭,導致阿拉曼在那個時候就非常重要,因為1942年之前 ,無論是蘇聯還是盟軍,都很少對德軍取得大規模的勝利,一直是德軍在戰場上(瘋打)嘛。

  主持人:所以英國人也極其希望一次勝利,來振奮一下國民的士氣。

  李克峰:最主要從政治因素上講。

  主持人:所以這兩位將領的評價,就非常有意思了,就是説德軍一方,把隆美爾吹得神乎其神,尤其在他打勝仗那段時間。

  李克峰:德國人在托卜魯克之後,希特勒給隆美爾授予元帥軍銜,實際上以他當時指揮兵力的規模來説,做上將都已經勉強,因為他畢竟只有一個集團軍。

  主持人:然後説隆美爾家裏會接長不短,每天都會接到無數的鮮花和信件,有點像現在明星的感覺。

  李克峰:另外隆美爾自己,他自我宣傳意識很強,他不像其他的德國將領,比較低調,隆美爾最大特點,他走到哪兒就把戰地攝影師帶到哪兒,隆美爾在視察,隆美爾在前線,隆美爾在慰問官兵。

  主持人:隆美爾將軍又到了哪哪。

  李克峰:甚至他的部下挖苦他説,如果他不帶攝影師,他就不出門,當然這可能是過了。

  主持人:這兩個人物,如果按照咱們的分析來説,雙方都是開動了自己的宣傳機器,把兩個人都吹成了英雄。

  李克峰:其實這麼説吧,英國人吹隆美爾比德國人吹隆美爾,還要厲害一些。

  主持人:為什麼?

  李克峰:英國在整個二戰中是走下坡路的,一個強國在二戰以後,很快衰落成二等國家,那麼(英國)在二戰戰場上,能夠凸顯自己作用的也就是在北非的阿拉曼,是(英國)獨立進行的一次戰役,從這之後都是盟軍和英軍聯合戰役,美英軍聯合戰役中,往往出本錢最大的又是美軍,所以英軍就是説,英國為了把自己在戰爭中的地位顯得特別重要,所以(英國)就猛吹隆美爾,過分放大隆美爾的作用。

  主持人:隆美爾作為(英國)的對手,(英國為什麼)非要死命吹隆美爾呢?

  李克峰:因為(英國)打勝了隆美爾,所以(英國)把隆美爾抬得越高,就證明(英國)自己的地位越高,英國人甚至把阿拉曼吹成是,二戰的轉捩點。

  主持人:現在公認的看法也認為,阿拉曼是二戰轉捩點之一。

  李克峰:實際上我們看阿拉曼的位置,它在二戰(中)不在主戰場上,它既不在諾曼底,又不在東線,它是一個次要戰場,在一個次要戰場上,是不可能出現戰爭的轉捩點的,因為敵人重兵集團不在這兒,敵人致命要害不在這兒,它是一個邊緣戰場。

  主持人:您的意思也就是説,英國人出於自己的考慮,出於宣傳的需要。

  李克峰:還有就是平衡一下帝國心理的需要。

  雖然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這兩個戰場上的冤家對頭都被套上了耀眼的光環,但是蒙哥馬利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卻一直被後世流傳。那麼作為二戰中極具個性和賦有爭議性的兩位將領,他們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他們又是如何成為了一代名將?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