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爾:二戰中德軍最著名的將領之一,擅長機械化部隊的機動作戰,戰術風格兇猛多變,常常出奇制勝,有沙漠之狐之稱,在法國戰場,他統率的裝甲師被盟軍將士稱為魔鬼之師。
蒙哥馬利:英軍著名統帥,作戰風格穩健老辣,擅長防禦作戰,敦刻爾克大撤退中,他的師保存得最為完整,阿拉曼戰役後一直是歐洲戰區英軍統帥。
自從1942年,蒙哥馬利在阿拉曼戰役中,採用穩紮穩打的一戰陣地戰戰術擊退了最善於機動作戰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後,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這兩個戰場上的冤家對頭都被套上了耀眼的光環。作為二戰中極具個性和賦有爭議性的兩位將領,他們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和性格特點?他們又是如何成為了一代名將?
| |
主持人:咱們先來看看這兩個人,比如隆美爾的出身,他和大部分德國將領是不一樣的,他基本上屬於小資,不屬於貴族那個圈子,而且家裏沒有軍界背景,隆美爾後來是怎麼到軍界的?
李克峰:他首先是加入,入伍生的訓練團,然後受了九個月的軍官培訓,然後他就去了步兵部隊,一戰中主要在東線和羅馬尼亞,和意大利軍隊在卡爾巴阡山,那一帶作戰,那時候一戰中他是一個低級軍官吧,他做到步兵上尉。
一戰結束後,隆美爾留在了德國國防軍中,以其獨特的出身和才幹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並取得了他的信任,出任希特勒大本營的衛戍司令。1940年他率領一個拼湊起來的裝甲師在對盟軍的阿登山地突破戰役中,一戰成名。
李克峰:因為在突破山區的防線(時),本來是很困難的,從裝甲部隊角度講,一般在原野中,一般是排成橫隊,那麼在山地,特別是狹路口或者是這種林間道路,有的時候只能成縱隊,假如對方有反坦克炮,就可以一輛一輛打掉你,隆美爾為這個也動過一番腦筋,想了一些比較獨特的戰術,他認為不管是對方拿什麼東西打你,你必須在第一時間,用你手裏的一切武器回擊,如果從戰場上來説,假如對方拿坦克打或者拿炮來轟,你哪怕有一挺機槍你也要還擊,這個還擊不一定是能夠對他造成威脅,但是從精神上會破壞他們的瞄準,會壓制他的氣勢 ,這是隆美爾給部隊灌輸的第一條,然後第二條,他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上,他創造了一個戰術,他自己命名叫 煙火開屏,這個戰術很簡單,就是説在通過樹林這種險惡地帶的時候,不管草叢或者樹叢裏有沒有敵人埋伏,都先掃一梭子,你都要拿機槍和炮去轟他,把偽裝打掉或者是把敵人的氣勢壓住,或者是把他給驚出來,正是用這種方法,他就一下子短時間衝過了比較難攻的森林地帶。
主持人:這應該是他的成名戰。相比來説蒙哥馬利好像在阿拉曼之前好像一直是默默無聞。李克峰:蒙哥馬利本人一開始他是很低調的,他還不是純正的英國本土的軍人,(他是)愛爾蘭人,性格比較堅定,這是(他的)優點,他早期上了著名的桑赫斯特軍校,這個軍校是英國培養軍官的一個,最著名的軍校,所以他的入門還是不錯的,桑赫斯特軍校的教育嚴格 系統,那麼他一齣來,在一戰中就是當排長,蒙哥馬利在一戰中,其實運氣也不是很好,他上來就受了重傷,從那以後他就改做參謀工作,他惟一的上陣經歷,就是當排長的那一下子,然後等到一戰結束以後,他就去指揮學院做教師,做了教官,做教官這段時間應該説,對他的學問積累是很不錯的,另外他有時間研究,機動作戰的戰略戰術,所以從二戰開始 ,應該説蒙哥馬利對機動戰不陌生,二戰中他首次參戰,是作為第三師的師長到了比利時,後來提升為英國陸軍,總參謀長的一個將軍手下服役,那麼英軍潰敗的時候,在其他的將軍裏面,蒙哥馬利的表現還是比較冷靜的,您説的就是敦刻爾克撤退的時候,他表現還比較冷靜,部隊組織也挺好,所以他那個師撤回英國,是相對很完整的一個師,從(這兒)以後他在英軍中,就算是比較受重視,等到阿拉曼需要一個新指揮官的時候,他的老上級已經是陸軍的參謀長了,所以他的上級第一個就想到了他。
授命于危難之際的蒙哥馬利在阿拉曼防線面對隆美爾非洲軍咄咄逼人的攻勢守得滴水不漏,終於耗盡了隆美爾最後一絲銳氣,其後轉入全面反攻,一舉擊敗了兇猛多變的沙漠之狐,在鐵血黃沙中一舉成名。
主持人:咱們主要來分析分析這兩個人的性格,看跟他們(兩個人)成為名將,有沒有什麼關係,隆美爾的性格是矛盾性格吧?
李克峰:我覺得也不矛盾,因為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打仗喜歡先發制人,常于敵後滲透,這就看出他靈活的一面,他不是那種死打硬拼的將領,(像他在)北非,他剛到北非的時候,坦克數量比英軍少,而英軍已經逼過來了,這時候他採取了一個非常古老的騙術,他讓他的先頭搜索營,閱兵過去了以後,他在路邊檢閱,然後讓他的坦克團轉了兩圈,這樣的話,給觀眾的印像是來了兩個坦克團,無窮無盡,實際上就那一個團,在那兒轉了兩圈,他能夠(在)一個特別不利的情況下,他能夠發揮到極致,就是靈活,還有通過一些地點的時候,他也用一些詐術,他曾經有一次讓士兵都把槍放下,(讓士兵)坐在坦克的外邊,然後手裏搖著白毛巾對法國人喊,説戰爭結束啦,已經簽了和平協議了,已經投降了,法國人很吃驚,看著德國人這麼不理智,就開過去了,等到緩過神來的時候,先頭部隊已經過去了 ,他重視欺詐偽裝。
主持人:詐術,膽子也大。
李克峰:膽子也大,敢於冒險,做不惜血本的事情,但是我覺得他性格中,有一種很奇怪的東西,怎麼説呢,很極端,比如説他在取勝的時候,比如在攻克托卜魯克,然後千里追擊的時候,他會志得意滿 ,充滿了無窮的勇氣,手裏人再少他也會一往無前衝過去,一旦他被擊敗了之後,千里撤退的時候,他中間可以有幾次,能夠停下來做反擊的,其實他已經得到一定的補給了,但是他那時候,連尚可一搏的勇氣都沒有,他處於一種很悲觀 ,很失望的狀態中,當時希特勒都評價他,説隆美爾是一個只能打勝仗的將軍,然後一旦失敗了,他就會連最後一點一搏的勇氣都會喪失。
李克峰:應該説這個有多方面的原因,總體原因就是説,咱們現在説他的戰場相對孤立,他的補給不可靠,沒有堅實的後方,所以這是一個對他作戰的制約,這是一個,另一個,他對士兵的鼓動方法來説,也有這方面的缺陷,他把自己的形象(樹立)得很高,確實給士兵一個很好的信心,那麼同樣道理在失敗的時候,他確實也不願意面對,再次面對失敗,這就是你説的,他有的時候感覺(怪癖)的原因。
與隆美爾的機警多變,智計百齣截然不同,蒙哥馬利的穩健謹慎,略顯保守仿佛是他性格的主旋律,有人説蒙哥馬利的性格恰恰是隆美爾的剋星,就像狡猾的狐狸碰上了一位極有耐心的獵手。蒙哥馬利那近乎偏執的耐心和堅持,以及很多怪癖的做法給人們留下了津津樂道的話題。
主持人:蒙哥馬利不是也有些怪僻嗎,他也是誰的面子都不給。
李克峰:他基本上從西西裏開始,每一次戰役都要和美軍爭個高低不可,西西裏是第一次,然後到了諾曼底,眼鏡蛇行動之後,提出是單刀直入還是並進戰略的時候,那是最激烈的一次,大家都感覺他怪僻,很多人都覺得他怪僻,特別是在和盟軍相處的時候,那麼他這個怪僻其實我個人理解,他不是個人的性格上的古怪,才導致他和盟軍爭這爭那,他還是因為當時英國,處於不列顛,日不落帝國到一個二流小國,這麼一個轉換的期間,那麼整個英國的國民,還有政界、軍界,都不適應這個情況,那麼他為了力挽這個危局,有的時候在力所不能及的情況下,還要和友軍爭榮譽 ,爭指揮權,爭補給,這一點實際上不是他個人的事情,是國家的整個國運都已經走下坡路了,他儘量想了很多方法來彌補,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不通情理或者是怪異,還都是因為,主要爭的還是國家和軍隊的榮譽吧,蒙哥馬利他後來升了元帥,有人評價他,給他一個特別高的評價,説他挽救了英國人民的感情。
主持人:而且他也贏得了,最起碼贏得了英國士兵對他的信任。
李克峰:他他跟士兵的關係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帶兵還是比較有一套的,特別是你看他戴兩個帽徽,其實最大的用意就是,想讓士兵能夠老遠就認出他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就覺得在前線,要讓士兵知道他到了,就是給(士兵)鼓舞(一下士氣)。
主持人:其實在蒙哥馬利的性格中,有非常冷靜和堅韌的一面。
李克峰:他基本上從一個低級軍官,做到後來的陸軍參謀長的地位,這方面(還是他的)優勢吧。
主持人:一直以來打仗,蒙哥馬利是謹慎至上的,這跟他本身性格是有關的。
李克峰:他大部分時間比較謹慎,就非常適合美英軍隊這種海空優勢,補給充分的這種軍隊作戰,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往前推進,穩步推進,是上上之策了。
主持人:我們現在能評價一下這兩個人嗎,做一個對比。
李克峰:如果做對比的話,應該説從經驗上説,蒙哥馬利的作戰經驗要高於隆美爾,因為隆美爾他只指揮過一個集團軍,等到後來他指揮B集團軍群,在法國防禦的時候,開戰幾天他就受了重傷就回去了,等於他做集團軍群司令的時間非常短,就形不成像樣的作戰經驗,這是一個,你看蒙哥馬利他在後來,等登陸成功以後,組建了二十一集團軍群,他手下有,有的時候是兩個,有的時候是三個集團軍的規模,就是幾十萬的兵,六十多萬的兵力,那麼他能夠組織,這麼大規模的(進攻),就是説他從將領來説,他應該説比隆美爾要高一個級別,戰役指揮蒙哥馬利強一些,戰術指揮隆美爾強一些,各有所長,不是一個層次。
雖然這兩位將領在戰場上各有所長,但是作為正義一方的反法西斯名將蒙哥馬利,他的名字會被人們一直長久流傳。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