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揭開利爪之謎之三:尋求答案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0日 13:19 來源:CCTV.com

  既然在已知的蝙蝠棲息地中找不到大足鼠耳蝠奇特巨爪的合理解釋,那麼,謎底會不會隱藏在某個尚未知曉的洞穴之中?

  2002年的9月,為了搜尋更多的大足鼠耳蝠作為樣本,徹底弄清巨爪的秘密,馬傑特意請來登山行家大胡,幫助他在方圓六十公里的範圍內,展開徹底搜索。

  經過五天不間斷的跋涉,馬傑搜索了十一處大大小小的洞穴,除了一隻孤零零的蝙蝠,他始終沒有發現大足鼠耳蝠的新種群。

  所有跡象表明:原先發現大足鼠耳蝠的蝙蝠洞,是方圓六十多公里內,惟一聚居著大量蝙蝠的洞穴。要想揭開它們巨爪的秘密,馬傑就只能依靠這惟一的種群。

  不僅如此,通過這次大範圍搜索,馬傑還注意到另一個不容樂觀的現實:這一帶幾乎所有的河流都已在兩年前完全乾涸,惟一長年有水的地方,就是距蝙蝠洞足有八公里的霞雲嶺水庫。

  假設大足鼠耳蝠會吃魚的推測是正確的,那麼,這裡應該是它們惟一的取食地點。

  為了查明水庫中生活著哪些魚類。馬傑找來當地的村民一道進行調查。

  這是一種在淺水區捕捉小魚的特殊漁網,只有五百克以內的小魚才能鑽進去。

  第一網撈上來,只有一些小蝦,馬傑知道這些小蝦通常只呆在水裏,不太可能是蝙蝠的捕食對象。

  第二網撈上來,終於有了新發現,這是一種被稱為寬鰭納的小魚,它們很容易受到驚嚇,剛剛撈上來就蹦個不停。

  這種小魚就是北京俗稱的小白條。它的體長剛好五厘米,如果大足鼠耳蝠尖利的爪子完全張開,正好可以抓住它們。

  馬傑還注意到,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這種魚總喜歡主動躍出水面。

  據老鄉介紹,這種小白條在水庫中的數量相當多,如果大足鼠耳蝠會吃魚,這裡似乎並不缺少可供捕食的魚群。

  這對馬傑來説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是,要證實它們確實會吃魚,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找到更為確鑿的物證。

  這一天,馬傑想到一個有趣的點子,要命的是,他必須連夜上山。

  為了不傷害蝙蝠的性命,又確保所有樣品都來自大足鼠耳蝠,馬傑特意趕在蝙蝠外出覓食之後,在洞口架設了一張纖細的漁網,希望能捉到覓食歸來的蝙蝠。

  漁網架好之後,他們惟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的帶待,希望回洞的蝙蝠不會發現漁網的存在。

  淩晨四點,洞口忽然悄無聲息地出現了蝙蝠的身影。

  這只蝙蝠顯然沒有注意漁網的存在,從它的尖利的雙爪可以看出,它正是馬傑等待的對象——大足鼠耳蝠。

  為了順利取到糞便樣品,又能讓它們感到舒服些,馬傑把捕到的蝙蝠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柔軟布袋。這樣,等到第二天,或許就能從布袋中找到大足鼠耳蝠排泄的糞便。

  當然,要得出毫無爭議的結論,僅有一隻蝙蝠還遠遠不夠。

  兩小時之後,馬傑終於湊足了十五隻大足鼠耳蝠。

  第二天上午,當他打開布袋,裏面的蝙蝠仍然活力十足。

  就在布袋底層,果然找到了蝙蝠留下的排泄物。如果從地上採集的樣品存有爭議,那麼,這次的樣品毫無疑問是來自大足鼠耳蝠。

  回到實驗室,馬傑連夜開始了樣品的分析工作。

  一個月前,他曾經滿懷希望地檢查過採自地面的樣品,卻僅僅找到了大足鼠耳蝠會吃昆蟲的證據。

  令馬傑失望的是,這一次,他在第一例樣品中看到了同樣的昆蟲殘肢。

  當他觀察第二件樣品的時候,慢慢觀察以後,忽然發現,這個樣品有些特別,在強烈的燈光下,還在閃閃發光。它們究竟是什麼東西?會不會來自昆蟲身上的某個部位?比如甲蟲或者蝴蝶?

  仔細看上去,它們又似乎太大,而且很堅硬,邊緣還透露著銳利的鋒芒。它會不會來自某種昆蟲以外的生物?

  既然人們一直在推測大足鼠耳蝠會吃魚,那麼,這些閃閃發光的薄片會不會就是尚未完全消化的魚鱗呢?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 馬傑:

  “因為那個魚鱗很好鑒定,表面是銀色的,通過顯微鏡看是發光的,就很容易鑒定,結果我為了證實我的準確性,我還專門請魚類專家鑒定了一下,而且對照參考書,通過魚鱗的特徵,把那個魚的種類都給鑒定出來了。最後我分析的結果是(它們)至少吃了三種魚”。

  上世紀三十年代,當美國博物學家艾倫第一次看到這種神秘的生物,就被它們巨大的爪子難住了。

  2002年的九月,馬傑終於找到了大足鼠耳蝠吃魚的確鑿物證。就是這細小的魚鱗殘片,使馬傑激動萬分。

  然而,最令馬傑興奮的是,蝙蝠糞便中數量最多的一種魚,竟然就是他在霞雲嶺水庫看到的寬鰭納。

  大足鼠耳蝠糞便中的魚鱗殘片雖然能夠證明他們吃過魚,但是能否親眼見到他們是如果吃魚的呢?

  這天傍晚,一身輕鬆的馬傑帶著睡袋,再次來到了僻靜的霞雲嶺水庫。

  儘管已經在大足鼠耳蝠糞便中已經找到了魚鱗,但他並不清楚它們究竟是在何處覓食。

  這一天,他決心在水庫邊徹夜守候,看看它們究竟會不會到這裡活動。

  帳篷支好後,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就在這時,水面忽然泛起一圈圈的波紋,仔細觀察,原來是許多小魚正不停地躍出水面,如果大足鼠耳蝠在這裡取食,或許它們就是最理想的獵物。

  要在如此黑暗的環境中搜尋悄無聲息的蝙蝠,他最後還是要依靠靈敏的超聲探測器。

  他的耐心終於得到回報。經過電腦的處理,錄到的超聲顯示出奇特的波形,從它們的特徵可以斷定,這正是大足鼠耳蝠發出的超聲信號。這説明大足鼠耳蝠確實在這裡活動。

  然而,由於水面又太過寬闊,即使僥倖看到它們急速掠過的身影,也無法看清它們的具體行為。

  馬傑決定邀請一隻專業攝製組,試圖用專業技術拍攝蝙蝠吃魚的清晰過程。

  這是一個七十年前的大膽猜測,憑著尖利的巨爪,這種罕見的蝙蝠很可能會吃魚。

  2002年9月,經過一年多的搜尋,動物學博士馬傑,終於從它們的糞便中找到了魚鱗。但是,迄今為止,還從未有人看到大足鼠耳蝠吃魚的真實情景,糞便中的魚鱗又是怎麼來的?

  為了得到不容置疑的證據,馬傑不得不尋求專業攝製組的幫助,希望用攝影機揭開夜幕下隱藏的真相。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