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郊外的霞雲嶺,群山中隱藏著一個神秘的“蝙蝠洞”。
2001年的冬天,中國科學院動物學博士馬傑,經過艱難摸索,終於在洞穴的最深處,第一次看到了罕見的大足鼠耳蝠。
令人吃驚的是,早在七十年前,美國博物學家艾倫就從它們巨大的雙爪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它們可能會吃魚。
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推測。由於冬眠期的蝙蝠不會進食,要想證實它們是否會吃魚,馬傑不得不等待更合適的時機,深入調查。
2002年夏天,馬傑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再次來到了群山環繞的霞雲嶺。
令他意外的是,一進入洞穴,黑暗中便傳來了蝙蝠獨特的嘈雜聲波。
他的到來,在洞穴中引起了一陣劇烈騷動,大量的蝙蝠都在空中急速飛舞。
這裡僅僅才是洞穴的第一層,但從蝙蝠們詭異的身影可以看出,它們正是馬傑尋找的對象——大足鼠耳蝠。
看來這個空曠的大廳正是它們夏季的棲息地。
與冬天第一次看到大足鼠耳蝠不同,這一次,他的目的就是要設法揭開七十年來,人們關於它們是否會吃魚的所有猜測。
七十年前,艾倫曾經在大足鼠耳蝠的體內,發現了昆蟲的殘肢。那麼,它們巨大的爪子會不會專門用來捕捉昆蟲的呢?
比如體形巨大的蛾子,或是身披堅甲的甲蟲。
在霞雲嶺,為了弄清山谷中的昆蟲種類,尋找與大足鼠耳蝠相匹配的食物。和大致數量,馬傑乘著夜色,在室外架起白布,用強烈的燈光來招徠山谷中的昆蟲。
這一夜,馬傑和助手一起,總共蒐集到了二十多種不同的昆蟲,不幸的是,其中體形較大昆蟲,只佔不足百分之五的比例,數量非常少。
如果數以千計的大足鼠耳蝠,都以體形巨大的昆蟲為食,那麼,它們眾多的數量恐怕就成了問題,也許它們根本就找不到足夠養活自己的食物。
在中國科學院資料室,迷惑的馬傑不得不尋求文獻的幫助,如果能夠查找到與大足鼠耳蝠結構類似的蝙蝠,知道它們如何使用巨大的爪子,或許會對揭開大足鼠耳蝠的謎題有所幫助。
這是墨西哥西部的一座小島,科學家在一次考察中,從地面的石縫裏,找到了罕見的“索諾拉鼠耳蝠”。尤為特別的是,它們還在蝙蝠生活的地方,發現了許多帶著腥味的魚鱗和魚骨。原來,這種蝙蝠還有一個奇特的行為:它們會吃魚。
不僅如此,在南美的北部叢林中,人們還拍到了另一種類似的會吃魚的蝙蝠。
它的名字叫“墨西哥兔唇蝠”。與索諾拉鼠耳蝠一樣,它們用來捕魚的爪子巨大而又尖利;腳掌很小,腳趾很長;脛骨與普通蝙蝠有著明顯區別,不僅長,而且與翼膜之間的結合點非常高,據説,這是它們在捕魚時降低水中阻力的關鍵所在。
令馬傑困惑的是,中國的大足鼠耳蝠與遠在美洲的食魚蝙蝠,除了爪子相似之外,它們的其它特徵,甚至生活環境,都有天壤之別;再加上七十年來,還從未找到它們吃魚的證據;所以,它們究竟會不會吃魚,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在霞雲嶺的山谷中,有一座很小的水庫,這裡不僅四面環山,十分幽靜,而且一年四季從不乾涸。
據當地人介紹,雖然沒人刻意在水庫中養魚,但是附近的村民每次在這裡撒網,都能撈出很多的魚。
馬傑相信,如果大足鼠耳蝠會吃魚,這個水庫應該就是它們天然的狩獵場。
另外由於蝙蝠的雙眼,僅僅能感覺到較強的光線變化,所看到的影像非常模糊。在漆黑的夜晚,它們的所有活動,靠的都是人耳無法聽到的高頻聲波——超聲,通過聆聽聲波遇到物體後反射的回聲,它們就能得出物體的方位和質感等等複雜的信息。
那麼,大足鼠耳蝠會不會利用這種奇特的回聲定位機制,依靠超聲來探測水中的魚群呢?
不久之後,馬傑帶著先進的超聲探測器,來到了蝙蝠洞。
這是一種非常靈敏的儀器,能輕易探測到蝙蝠所發出的所有聲波,只要把它們收錄下來,再放慢十倍,就能轉換成人耳能夠聽到的聲音。
只要這種奇特超聲,能順利穿透水面,就有可能幫助它們探測到深水中的魚群,會吃魚也就不足為怪了。
令人失望的是,在中國科學院聲學所,馬傑通過深入的研究發現:大足鼠耳蝠發出的超聲能量十分有限,它們進入到水下的距離僅有淺淺的三毫米。
要想探測到生活在深水中的魚群,三毫米簡直就是微不足道的數字。顯然,飛行中的大足鼠耳蝠,不可能用它來探測深水中的魚群,要想找到最終的答案,還得另尋出路。
2002年的八月,馬傑想到了一個簡單的辦法又一次來到了群山中的蝙蝠洞。
他要在這裡搜尋大足鼠耳蝠留下的糞便,希望從中找到揭開謎團的新線索。
通過細緻觀察,馬傑驚喜地發現,洞穴中的四種蝙蝠,都有著屬於自己的地盤,它們從不混居,收集樣品的理想地點應該就在大足鼠耳蝠棲息地的下方。
在這裡,他很快注意到許多褐色的顆粒,摸上去黏糊湖的,還很新鮮。
它們所處的位置正好就在大足鼠耳蝠的下方,而且數量非常多,所以不可能是另外三種數量極少的蝙蝠留下的。
要想證實大足鼠耳蝠究竟吃了什麼,這些珍貴的樣品就是最直接的證據。
回到北京之後,帶著剛採到的樣本,馬傑立刻開始了研究工作。
當第一粒樣品在酒精中慢慢化開,其中的細節便逐漸地顯露出來了。
這是一個尚未完全消化的排泄物,正是最理想的檢測對象。
樣品看上去,顯得十分淩亂,許多褐色的殘片都毫無規律的擠在一起,分辨起來十分困難。
馬傑重新調整了顯微鏡,裏邊似乎並沒有魚鱗和魚骨的特徵,而是一個個佈滿網絡的奇特殘留物,非常之薄,細細的紋路宛如葉脈一般,清晰可見。
從這些特徵可以斷定,它們不是魚的殘留物,而是昆蟲的翅膀。
僅僅一件樣品發現了昆蟲,還不能得出最終的答案,因為它很可能只是一個偶然的巧合。不幸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樣品中,他卻仍然只看到了昆蟲的殘留物。
實驗結果及最初的判斷——給它下了一個結論,它是吃蟲子的。
事隔七十年,馬傑竟然和當年的艾倫一樣,僅僅找到了大足鼠耳蝠吃昆蟲的證據。
不同的是,隨後的深入分析,才真正讓他感到了沮喪:原來樣品中的殘肢顯示,被大足鼠耳蝠當作美餐的昆蟲,居然全都是體型很小的蟲子。這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結果。
不僅如此,與大足鼠耳蝠生活在同一個洞穴中的,還有另外三種常見的吃蟲蝙蝠。根據,動物的生存準則,只要在同一區域內生活著不同的種群,它們必然會在食物上存在差異,這不僅是物種間規避惡性競爭,爭取生存機會的必然選擇,也是進化論所得出的一個經典原則。
然而糞便中的證據卻顯示:大足鼠耳蝠與同一洞穴的其它蝙蝠,竟然捕食類似的食物,這就成了明顯的悖論。
所有的跡象都表明:樣品中的昆蟲,並不足以解釋那雙巨大而又尖利的爪子。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所有的疑問仍有待於更為合理的解釋。
2002年9月,就在研究工作陷入絕境的時候,馬傑與一支中外國專家組成的考察隊一起到了廣西的桂林。
這一次的考察,不僅讓馬傑了解到更多有關蝙蝠的知識,還認識了一位世界知名的蝙蝠專家瓊斯。
在一次閒聊中,馬傑發現,這位來自英國的蝙蝠專家,居然也對大足鼠耳蝠的雙爪有著濃厚興趣。當他聽説了馬傑的研究結果之後,認為還是不能解釋大足鼠耳蝠為何會有那樣一雙利爪。並且建議他繼續研究下去。
馬傑意想不到的是,自己對大足鼠耳蝠的所有困惑,居然在同行中得到了同樣的回應。
馬傑隱隱感到這種神秘生物的背後,一定還隱藏著尚未知曉的秘密。除非找到更多的證據,否則,關於它們的所有結論都無法真正令人信服。
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蝙蝠。早在七十年前,就有人根據它們奇特的雙爪,推測它們可能是一種詭異的會吃魚的野獸。
然而,2002年八月,蝙蝠專家馬傑從地的糞便中,僅僅證明了大足鼠耳蝠會捕食昆蟲,而且是區區幾毫米的細小蟲子。
這是一個難以接受的結果。難道它們巨大的爪子是蝙蝠進化留下的敗筆?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