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
央視國際 2004年12月08日 10:23
據説,漢朝時,烏孫人被匈奴驅趕到伊犁河流域生活。後來,漢武帝曾派人勸他們返回故地,但烏孫人已不願離開,伊犁的草原太讓人留戀了。
一切都開始於一條向西流的河——伊犁河,從天山深處流出的三條支流:喀什河、鞏乃斯河、特克斯河交匯出伊犁河的身軀,它在滋潤了水草豐美的伊犁大草原後,向西流進哈薩克斯坦,投入巴爾喀什湖的懷抱,成為一條全長1236公里的國際河流。
1762年,清政府重新統一新疆後,就是根據這條河的名字,將這一地區定名為伊犁。從此,伊犁就代表着這塊天山懷抱中的河谷盆地。
伊犁河谷東起烏拉斯臺,西至中哈邊界,東窄西寬,整個形狀像一隻開屏的孔雀。它北面的天山攔住了南下的西伯利亞寒流,南天山阻擋了塔克拉瑪幹沙漠吹來的熱浪幹風,向西敞開的喇叭口則接納了大西洋、地中海的暖濕氣流,使這裡降水豐沛,山清水綠,草壯苗肥,成為亞歐大陸腹地乾旱荒漠中的一座濕島。
於是,在伊犁河谷,無論是山麓還是平原,到處都可以看到水草茂盛、一望無際的牧場,伊犁河兩岸更有5萬平方公里的肥沃良田,盛産的優質稻麥,讓伊犁享有“新疆糧倉”的美譽,而且,這裡還是新疆最大的油料作物生産基地。
鞏乃斯草原是伊犁大草原最美的一部分,它分佈於新源縣、鞏留縣和尼勒克縣境內,鞏乃斯河穿流其間。
鞏乃斯的山地草甸草原最具特色,綿延的山嶺上生長着茂密的雲杉,大片的草場猶如展開的綠色地毯,鋪滿山坡,白雲般的羊群點綴其間;鞏乃斯河清澈的流水,時而湍急,時而舒緩,肥壯的牛馬悠閒地在河邊散步。
古時的烏孫人就是因為留戀這片美麗豐饒的土地,放棄了返回故鄉的機會。此後,更多的人來到這裡。
從內地進入伊犁河谷有兩條路:一是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翻天山,沿鞏乃斯溝向西,另一條是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順果子溝向南,他們既是古絲綢之路的故道,也是現在218和312國道的路線。
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就曾經由此向西橫掃歐洲,後來,他還把這裡封給他的兒子察合臺,建立了察合臺汗國。清朝的乾隆皇帝更是把這裡作為新疆屯田的重要地區。
看著今天伊犁大草原上崛起的一座座城市,人們不禁感嘆:被這片美麗土地所深深吸引的,又何止是放棄故鄉的烏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