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戍西域——統一西域(下)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3日 17:31
中國歷史上稱新疆和它西邊的部分地區為西域,意思是西部的疆域。
在西域屯墾戍邊是自漢武帝開始歷代政權治國安邦的國策。
歷史上,經營西域卓有成效的當屬兩漢、盛唐和清代。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後,公元前108年,漢武帝封江都王的女兒細君為公主,和親烏孫,結成了漢朝與烏孫的軍事聯盟。
後來,陪嫁細君公主的幾百名隨員在烏孫赤谷城以北的地方,墾殖出了西域的第一塊屯田——眩雷墾區。
張騫兩度出使西域所獲得的豐富信息,在漢朝抗擊匈奴侵擾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着漢軍節節勝利,匈奴被迫向西北轉移。
公元前102年,漢軍打敗了位於巴爾喀什湖一帶匈奴控制下的大宛,漢朝的疆土終於擴展到西域的最西端。西域幅員遼闊,漢軍的後勤無法保障,往往是在擊退匈奴的軍隊後,扶植一個親漢朝的政權,便匆匆收兵。
但是,當匈奴再次來犯,這些城邦只能又一次向匈奴稱臣。
於是,一個叫桑弘羊的大臣上書漢武帝建議仿傚細君公主的眩雷墾區在輪臺屯田,以就地解決軍事行動所需的經濟保障。
輪臺是當時是西域的城邦之一,靠近塔裏木河,有着充足的灌溉水源。漢朝在輪臺駐有軍隊。
漢武帝沒有採納桑弘羊的建議。但是,此後不久,這位皇帝卻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他頒佈了一份“罪己詔”。
在詔書中漢武帝主動檢討了自己連年征戰,導致國力不濟的錯誤,詔書説:“方今之務,在於勵農”,要求邊疆的軍隊從此開始休養生息,屯墾戍邊。
這一紙詔書是下給當時輪臺守軍的,因此,歷史上又稱作“輪臺詔書”。
“輪臺詔書”顯示出漢武帝的偉大,他不僅僅承認了錯誤,而且還使屯墾戍邊第一次成為國策。
此後,來自中原的戍邊官吏、士卒就在輪臺、若羌、樓蘭等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地方進行了大規模的屯墾,最多時天山南北的墾區多達十多處,屯戍官兵累計兩萬五千多人。
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在與匈奴的對決中,漢王朝終於將對手拖下陣來──
公元前60年漢宣帝時,匈奴的一支主要力量日逐王率領部下12000人投降漢朝。
這一年,漢朝在輪台東邊的烏壘城設置西域都護府。
管理天山南北包括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廣大地區。從此,西域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