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明開涿鹿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6日 14:30
“看100年的中國到上海,看1000年的中國到北京,看2000年的中國到西安,看5000年的中國到涿鹿,”一位現代考古學家曾經這樣評價涿鹿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
(片名出)
(地圖)涿鹿縣位於河北省的張家口市境內,其西部與北京接壤。她北臨燕山,南倚太行,地處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環繞的山間盆地。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這裡成為了我國古代人類文化南北東西縱橫並匯的重要舞臺。
“涿鹿茫茫百草秋,軒轅曾此破蚩尤”,早在距今48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末期,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着許多不同的氏族及部落。那時的黃帝、炎帝與蚩尤就是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三大氏族部。
(地圖)黃帝、炎帝兩族最初居住在今陜北的黃土高原上,以後黃帝部落東渡黃河,沿着中條山、太行山的山邊地帶直到今冀北地區。而炎帝族的遷徙路線則稍偏南,順着黃河兩岸發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魯東北一帶。九黎東夷最初統領着江淮流域、山東半島以及渤海灣一帶地區,後來他們也逐漸向北遷入河南、河北的區域。
當黃帝、炎帝與蚩尤這三大氏族部落齊聚今天河北涿鹿一帶時,他們之間的摩擦與碰撞就不可避免地産生了。炎帝與黃帝部落經過阪泉之戰,最終結成氏族部落聯盟。
(獸皮圖)這是一張中國軍事博物館裏收藏的獸皮地圖,上面阪泉與涿鹿這兩個地名清晰可見。而涿鹿之戰則發生在炎黃部落與蚩尤部落之間,結果蚩尤戰敗被殺。相傳九黎族人被俘後,稱為“黎民”。黃帝、炎帝及各部落聯盟有一百餘個姓氏,謂之“百姓”, “黎民百姓”也就由此而來。
涿鹿之戰以後,黃帝繼續率領部族南征北戰,(地圖)最終控制了東至山東、遼東半島,西到甘肅、北達內蒙、南括湘江的廣大區域範圍。
在這種歷史條件下,黃帝將所有的氏族、部落首領召集起來,在涿鹿的釜山舉行了政治大會盟,並建立了國都。這個傳説中的國都位於涿鹿縣的礬(FAN)山鎮境內。外觀呈四方形,是黃帝所建“方國”的中心。
(黑起)立都建國之後,黃帝又結合各個部族圖騰的特點,擷取它們的共同之處,確定了龍為中華古國統一的圖騰,這也就是我們至今稱自己為龍的傳人的原因。
黃帝建立方國的同時,中華大地上最早的文明時期也隨之出現。古都涿鹿,也因此成為了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