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門——外城七門》(上)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6日 13:11
為了抵禦蒙古騎兵南下侵擾,明朝在定都北京147年後,又在內城的南面加修了外城,外城開有七座城門,與代表皇城文化的內城九門不同,外城七門記錄的是京城百姓生活的故事。
北京的外城,因為在內城前三門以南,所以也被稱為“南城”。在原本的修築計劃中,外城是要包圍住內城四面的,但工程開始不久,因為耗資巨大,財力匱乏,只好在完成了南面城墻的施工後便草草收尾。於是北京城的樣子成了凸字形。不過也因此而在外城的城垣上多出了兩座面朝北方的便門。因為是為方便出行才開闢出的城門,所以東、西便門也成了北京所有城門當中形制最小的門。
而外城最大的門,則是處在中軸線上的永定門,它是外城的正門,當年它取代了正陽門的位置成為了整個京城的南大門。當初修築外城是為了國家安定,所以永定門兩側的城門都取“安”字為名,東側為左安門,西側為右安門。
過去左安門以“左安架松”聞名京城。在左安門外曾有幾棵虬勁、盤曲的松樹。由於盤曲,所以得由架子支撐,故稱“架松”。進出城門的人都喜歡在架樹下休憩,如今這裡建成了面積廣大的勁松住宅區。“勁松”也由“架松”而得名。
而與左安門對應的右安門,過去也被叫做“村門”。當年因為右安門外是田野,水源豐沛,植物生長茂密,景色優美。在還沒有公園的年代,那裏便是人們外出游玩的大好去處。
從這張清初的京師交通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在外城,有着兩條用石板鋪砌的道路,一條是連通永定門與正陽門,為皇帝去天壇和先農壇祭祀而鋪設的禦道,另外一條則是由城外通往廣安門的道路。由於遼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廣安門地區,所以自古廣安門大街便是外省進出的門戶。清代,當雍正皇帝決定在河北修建皇陵後,便下令修築這條從廣安門到宛平城的石板路。對於當時耗費鉅資鋪設的石路,北京人用“一尺道路五兩三”來形容。那時僅從廣安門到小井村長1500丈的路段就花費了白銀八萬兩,平均每修一尺長的道路就要花去白銀五兩三錢三分。
路修好了,交通的便利也為外城增添了生機和活力。那時廣安門外最常看見的景象,就是“拉駱駝跑城兒”。
而當人們還在路上為生計奔忙時,戰爭的硝煙也正悄然向外城東側的廣渠門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