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題回顧

京西古道——廟會香道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12日 13:33

  在北京西山,群峰之中,寺廟眾多。潭柘寺、戒臺寺,九龍山和百花山的娘娘廟,以及頗負盛名的妙峰山,自古是京西一帶祭祀社神的聖地,也因此形成和遺存了記載著宗教與民俗活動信息的進香古道。

  古剎戒臺寺,始建於隋代,素有“神州第一壇”之稱。明清時期開始,每到四月花開時節,天下游僧、四方香客便來此朝佛進香。而京城的百姓也在這萬物復蘇的春天前來耍戒壇、趕廟會,遊春踏青。一時間,“古道青山楊柳暗,馬蹄單繞寺門煙”。

  一般地,到潭柘寺和戒臺寺進香的道路有兩條。一條是從盧溝橋起,經長辛店西行上山,穿石佛村而至石牌坊先到戒臺寺。然後翻越西峰嶺,走過幾個村莊。香

  客行程幾十里,便終於到了這座“京都第一剎”。

  在這條已被108國道覆蓋的山路中,尚還較好地保存著從石佛村到戒臺寺之間長約兩公里的古道。這段古道平緩,易於行走。清代康熙和乾隆皇帝到戒臺寺進香時,就是走的這條古道,當地人稱之為禦道。

  這條古道上的一個駐足之處是路邊山崖上的摩崖造像。可以想見,當年趕往戒臺寺燒香的善男信女們走到這裡,已是未到寺廟先拜佛。這裡曾有一處永慶庵,而“石佛村”一名便是因了這十八尊雕刻于明代的石佛得來的。

  另一條進香道實際上就是西山大路的南道,它越過西峰嶺後與盧潭古道會合直達潭柘寺。

  據《宛蜀雜記》記載,戒臺寺廟會期間,“天下游僧畢會,商賈輻輳,其旁有地名秋坡,傾國妓女竟往逐焉,俗雲趕秋坡”。明代,趕秋坡的妓女們在古道途徑的岢蘿坨村集資修砌了一座漢白玉單孔石拱橋,這座被後人稱為娼妓橋的石橋見證了古道曾經的繁鬧。

  鮮花盛開的季節,西山中另一處回蕩著歡聲笑語的地方是妙峰山。到妙峰山娘娘廟的進香古道多達六條,可見其香火之旺。古香道上的標誌性建築是茶棚。當時,殷實人家出錢,沿路支棚結綵,燒粥煮茶招待進香者。古香道上每隔數裏便建有一茶棚。琉璃渠村的萬緣同善茶棚是其中最大也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朝山膜拜的人經過這裡,首先要燒香參拜,然後才能在天棚下面打坐休息。

  泡桐樹下,放飛思緒。

  古香道上,山間鈴響香客來,絡繹前行的人們一路朝頂進香;山路兩旁,攤棚林立;人來車往,熱鬧非常。而如今的花開四月,妙峰山上,今人有幸也可以置身於這樣的一幅景象之中了。

  編導:寇 金

  攝像:關利華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