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醫針灸名家——程莘農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7日 18:37 來源:CCTV.com

  主持人:我手裏的這根小小的銀針,可能在這個鏡頭裏您都看不大清楚,但是在幾千年來,它卻解除了無數人的病痛,針灸被稱為是中國的國粹,現在有很多外國人都漂洋過海來中國學習這門技藝,但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説,它卻變得似乎越來越陌生,我們今天的演播室請來的就是一位針灸大家,他將為我們揭開籠罩在這個小小的銀針上面的神秘面紗。


  解説:2005年2月的一個清晨,我們來到了中醫針灸名家程莘農居住的小區,北京東城區中國中醫研究院的宿舍,還不到7點,老人已經走在了上班的路上。程老今年已經84歲了,雖然他的行走看上去有些步履蹣跚,但這並沒有影響他步行幾百米去診室,自從2003年程老做了白內障手術後,他就不再給患者針灸了,只是給少數來找他的患者做些診斷,但他依舊是每天提前一個多小時去上班,這個習慣已經快三十年了,當年,他每天早晨六點就去上班。

  主持人:為什麼要那麼早呢,這樣您的工作時間比別人多了兩小時。

  程莘農:病人多,病人來得太多了,看不完。

  主持人:這兩個小時的時間能看多少病人?

  程莘農:我看30多個病人。

  主持人:一個人能看30多個病人。

  程莘農:30多個人。

  主持人:您剛才講,早晨6點鐘就去給病人看病,是因為病人多。可是這個病人總是很多,您總是也看不過來,為什麼要犧牲這麼多自己的時間去給病人看病?

  程莘農:為什麼呢,因為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我勞動改造6年半。

  主持人:再沒看過病人。

  程莘農:不許看病,就叫你勞動,不許看病。那麼,我損失了6年半的時間沒有看病。

  主持人:所以您現在早上班就是為了把時間補回來。

  程莘農:補回來了,我心裏就安了。我們是業務人員,就應該幹業務,差的時間我全把它補回來了

  主持人:可是這些差的時間也並不是怪您自己,並不是因為您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時代,很多人都耽誤了這個時間。

  程莘農:都耽誤了,但是我不管別人了,我就管我自己。反正我不虧空,我把我業務損失的時間我自己全補回來了。

  主持人:您有沒有算過這麼多年大概您一共治了多少病人?

  程莘農:幾十萬人次了。

  主持人:幾十萬人次。

  解説:這是二十多年前拍攝的一段電影資料,這部針灸方面的科教片介紹的是14經取穴法。程莘農是本片的顧問。當時,針灸以成本低、無消耗、見效快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拍這部電影也是為了推廣針灸,從那時起,程莘農不僅注重針灸的推廣,還致力於對自己針灸手法的改進和完善,在不斷地總結和摸索中,他的針灸手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主持人:您扎針的特點是什麼?

  程莘農:就是到位快,我三下就到位了。

  主持人:就是快。

  程莘農:就有感覺了,就叫得氣了,就得氣了。

  主持人:有一個對您扎針灸的一個很誇張的比喻,説您扎針就像插秧似的……

  程莘農:就跟扎豆腐一樣。

  主持人:扎豆腐一樣?

  程莘農:扎豆腐,針扎到豆腐上那麼快。

  主持人:快。

  程莘農:像我扎一個針嘛,要一個人的話,十針八針一分鐘都不要,我就紮好了。

  主持人:十針八針,就所有這些地方都扎上去,一分鐘都不要。

  程莘農:不要,就紮好了。

  主持人:這聽著很神奇了,因為位置每一下都很準,也不用去現找。

  程莘農:不要,比較熟練了就行了,扎了,這個地方是足三里,這個地方三陰交,我就會扎了,很快就完了。

  主持人:聽説給小孩扎針也專門找您扎。

  程莘農:小孩扎針用一種快速,過去叫快速進針,快點進針。

  主持人:快,對於小孩來講就不疼,所以很多小孩到您這兒來,我原來一直覺得針灸比較疼,而且紮下去可能會酸脹、酸麻的感覺可能會比較難受。

  程莘農:非得酸麻脹,你才能夠有效果。

  主持人:但是疼是可以避免的。

  程莘農:疼是可以避免的。酸麻脹痛是必要的,這才能叫得氣。

  解説:針灸的手法有上百種,程老對元朝傳下來的“三才法”加以改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針灸門診,人們對他的普遍評價是:進針快、穴位準、見效快,因此,他的名聲也越傳越遠。

  主持人:您現在不扎針了?

  程莘農:現在我不扎針了。

  主持人:您現在扎針的話,我還真想讓您扎一下我試試。

  程莘農:你要是願意試,我也可以扎。這個膀子你要吃飯的,酸感要四個鐘頭你才能消除。

  主持人:那酸的感覺?

  程莘農:對了。

  主持人:那能不能扎了以後沒有這個酸感。

  程莘農:那不好。

  主持人:我的意思是扎了以後,能不能不要四個小時的酸感。

  程莘農:那也行。

  主持人:那您給我扎一個。

  程莘農:好。 (消毒)

  程莘農:這樣才叫消毒了

  主持人:我很緊張。

  程莘農:你不要緊張。

  主持人:我不會暈吧?

  程莘農:不會暈,不會。你看這個地方,外關,我這樣一二三就進去了。

  主持人:真是快。

  程莘農:就進去了,疼嗎?

  主持人:進來時候沒感覺。

  程莘農:沒感覺,你不要脹了,我就不再給你捻了。

  主持人:如果捻的話,就會有酸脹的感覺。

  程莘農:對了。我叫它上去,它就上去,我叫它的下來,它就下來。

  主持人:你稍微捻捻試試。

  程莘農:我叫它上去。

  主持人:對對對。

  程莘農:我叫它下去,它下去。

  主持人:這不是一種疼的感覺,而是就是順著這個。

  程莘農:對了,因為中醫講補和瀉,順著經脈進針就是補,逆著經脈進針就是瀉,比如手的肺經是這樣走,走這個上來下來,這麼走的,這麼樣走的。我呢要叫它補,我要順著這樣,如果要用瀉法呢,我要把針力倒過來向上去,

  主持人:實際上我剛才感覺到酸脹的感覺,走的方向就是中醫講的經脈。

  程莘農:對對對,中醫講經脈。

  主持人:中醫會很神秘,特別是對穴位很神秘,比如看武俠的人都知道點穴,你覺得點穴這個説法有道理嗎?

  程莘農:點穴不是沒道理,有的穴位可以死人的,那是不能點的。

  主持人:你會點嗎?

  程莘農:不會點,我們也不用點人的方法。

  主持人:您剛才扎我這一針的時候,那個手法之快,讓我想到了點穴,可能武林高手點穴都這麼快。

  程莘農:就是有武術的人,整個的功,手指尖,一看很輕的點一下,甚至有一百斤重、二百斤重,所以厲害得很,那就是點穴。

  主持人:實際上點穴也並不是那麼神秘,它的確有它的道理。

  程莘農:對了,對了,它是人受不了的。

  解説:1976年,一部關於赤腳醫生的電影《春苗》在全國各地上映,一根銀針治百病幾乎家喻戶曉,人們對針灸給予了充分的信任,那時,程莘農剛剛恢復工作不久,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患者讓他應接不暇。程莘農平均每天要診治四五十人次,多時一天就有七八十人次。治愈的病人無數,多少次診室裏的千恩萬謝程老已經記不得了,但他至今忘不了一個特殊的病例:有一次,他們送醫下鄉,並進行病例調查,在山西省稷山縣,他三天治愈了一個得搖頭症的小女孩。

  主持人:這個在我們聽起來也非常神奇。

  程莘農:我們到農村去看病,我們要吃派飯,三毛錢一斤糧票,到人家去,今天在他家吃,明天就到那家去吃。我到這家子吃飯去,我看到這家主人,女同志,捍麵條好像搟得心不在焉,我説你今天有什麼事嗎,她説 我告訴你吧,我心焦,我有一個女兒,一天到晚的老搖頭,到學校裏她也搖頭,女孩子老搖頭不像話了,所以我對她擔心,治也治不好。我説人在哪兒,她説人在家了,那不坐在那兒嗎,我説你來把小板凳朝我這拉拉。我就問她,你搖頭,怎麼搖頭。我就給她扎了,也不過兩針,頭上一針,後頭一針。我就扎兩針,我説你坐一會兒吧,等我吃過飯,我就再給你起針,我就把麵條吃完了。我給她把針起掉了,第二天呢,我到下一家吃飯去了,看見她,這個女的帶著她的小姑娘也到了這家。她知道在這家吃飯,在這等著。我説你們來了,她説我帶她看看。我説昨天扎過了,頭搖沒搖,她説,沒搖。

  主持人:就扎過這一次,就沒再搖。

  程莘農:我坐下來再給你扎,又給她扎了一次。

  解説:第三天,當程老到下一家吃派飯時,他看見母女倆早已等在那裏了。

  程莘農:到了那家,我一問怎麼樣?她説一點都沒搖,沒搖頭,我又叫她坐下來,又給她扎了一次,一共扎了三次,這個小孩就從來不搖頭了,就好了。

  主持人:這在我們聽起來也非常神奇。

  程莘農:中醫講腦子動,是動脈的問題,跟頭腦動脈經絡活動有關係,所以我就在動脈上取一個穴位叫大椎,頭上百會,就這兩個動脈經上取穴。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