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吳孟超——托起生命的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1月17日 17:41 來源:CCTV.com

  解説:朱科娜,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護士。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她四個月大的時候,她的肝部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是院長吳孟超親自為她做的手術。而此前,她曾被上海的多家醫院認為無法醫治。

  吳孟超:因為我這個人做手術來講,膽子比較大,雖然有難度,自己能夠有把握的,我都要事先檢查清楚,檢查好自己看。

  主持人:那麼做這麼一個手術,它的難度和成人的同樣病的手術,它的難度,你講一下有什麼程度?

  吳孟超:它跟成人的難度不一樣,手術不一樣的做法,你比如説腫瘤長得很大,看它肝臟的體積多少,這個成人也這樣算。那麼小孩子難度在哪兒呢,人比較小,耐受性差,風險比較大,就這樣。


  解説:肝臟手術長期以來被世界醫學界稱為禁區,由於它血管密布,膽管、淋巴管都疊合交叉,患者經常因為出血過多死亡。而嬰兒的手術在此之前醫院更是無人問津。但是吳孟超還是決定接下這個手術,經過5個小時之後,吳孟超從嬰兒的身上切下了重達600克的腫瘤,比嬰兒的腦袋還大。第二天,美聯社特意刊發了通欄,報道中國成功實施了第一例巨大腫瘤的切除手術。正是有了這例成功的手術,才有了已經22歲的朱科娜。

  朱科娜:那年中考的時候就是報了護士,為什麼?因為我覺得我自己的命是別人救的,我覺得我也應該去為別人做點什麼?朱科娜:我最想跟吳老説的是,謝謝你給了我又一次的生命,另一條生命。給了我又一次重生的機會,真的謝謝。

  解説:1979年,上海長征醫院院長趙志民發現肝部疼痛,醫院立刻為他專門組織了權威專家的會診。

  趙志民伕人:確定是一個腫瘤了,請了很多上海市的內科專家會診,會診當時他們就説保守治療不開刀,好像就是説延長他那點壽命,他們的意思也是好意是吧,

  趙志民:當然我就嚇住了,也聽那個海關大鐘噹噹在那兒敲鐘,根本在那兒醫院那個時候聽不到海關鐘音,平常的時候,那時候聽得響響的,噹噹。

  解説:趙志民的妻子當時突然想到,參加會診的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沒到場,長海醫院的外科教授吳孟超。

  夫人:後來我説我一定等到吳教授來等他診斷。

  解説:從北京開完回來的吳孟超親自給老朋友檢查後,他説了七個字。

  吳孟超:還可以做,有把握。

  主持人:你覺得有把握,那麼當時參加會診這些專家都是什麼樣一些人,為什麼他們認為沒把握?

  吳孟超:他們參加會診覺得問題很大,有困難又是一個領導幹部害怕,我估計分析。那麼我覺得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只要能夠做管你是領導不是領導,反正是治病嘛?

  主持人:那麼像這樣一個手術,您覺得這個難度大嗎?

  吳孟超: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主持人:難在什麼地方?

  吳孟超:因為它是長在我記得是長在右面的肝臟,右面的肝臟做的時候在當時來講,技術上來講,有一定難度,難度就是説範圍比較大一點,腫瘤比較大,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又是熟人。

  主持人:兄弟醫院的院長?

  吳孟超:又是醫院的院長,過去又比較熟,這個心裏不是那麼總有點緊張嘛

  主持人:那站在手術臺的時候,你心裏發抖嗎?

  吳孟超:那沒有發抖那不會。一下決心以後我就勇往向前,該怎麼做怎麼做。所以呢才把它切下來。

  解説:吳孟超憑藉著創造的無數奇跡,在肝膽外科界名氣大增,一次國際肝炎與肝癌會議上,日本人專門派出了一個攝製組拍攝吳孟超的手術。

  主持人:據説就是站在手術室內,把您做肝膽手術的全過程,一絲不落的拍攝過來,當時有很多人就不解,您這一把刀,後面隱藏的秘密是絕對不能外露的,而且很多人有您這樣的技術,絕對不會輕易把它讓記者把您的手術過程拍攝下來,您當時為什麼這麼自信,不怕您神奇的醫術被人偷去,被人學去。

  吳孟超:我總覺得這個技術,治病的那所有的技術沒什麼保密的。更多的人學會了為更多的人服務,人類共同分享。所以外國人來的時候,我們到外國去,手術室到美國,手術室時不讓進的,是保密的。他也不是保密了,他有專利方面牽制他。那我去他有時候也給我看看,那麼這種比較友好的人,我就讓他上臺。

  吳孟超:當然我們也有這個自己的特長,自己的特長不一定完全能學到。

  這樣有些地方我是用手,現在當然有很多器械,過去都是用手,就是手分離等等重要的地方,所以這個技術呢,它攝影的…,所以真的沒關係。

  解説:跟在吳老身邊的人都知道,他做手術時眼睛並不是總盯著手術部位,而是看著前方,只見他的雙手在腹腔裏遊刃有餘,但經常是不費一刀一剪,就把腫瘤給摘下來。這些別説是攝像機,就連跟隨他多年的弟子們也沒悟透。

  楊:一個肝膽外科醫生,做到一定的程度,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手的感覺,因為有的地方是沒辦法看見的,你比如説剛剛在前面我操作後面問題,你這個視野不可能到後面去,我們就必須靠手,所以這也是一種熟能生巧吧,一種豐富經驗的積累吧,才會到這個程度,你連眼睛看了都不認識的東西,你手怎麼感覺到它什麼。

  護士:一輩子玩的就是肝臟。

    解説:1975年一個來自安徽的農民找到吳孟超,遠遠看去他像一個十月懷胎的孕婦。當他的腹腔被打開時,一個巨大的藍紫色腫瘤隨著呼吸上下起伏,讓在場的醫生感到毛骨悚然。吳孟超用了12個小時成功的切下了這個腫瘤, 36斤的重量至今保持著世界紀錄。這個病人一直活到現在,後來有媒體回訪他時,陸本海正在田裏幹活,他的體重也長了15斤。

  解説:吳孟超1922年出生在福建閩清的農村。迫於生活的壓力,在他剛出生不久父親就到南洋打工賺錢。5歲時他跟隨母親來到馬來西亞投奔父親。在那裏,他一邊幫父親割橡膠一邊讀書。初中畢業時,他的雙手已經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一把割膠刀玩得飛轉。這也許是吳孟超所接受的最早的操刀訓練。

  記者:那這把刀和你現在手裏拿這把刀,和你現在拿這把刀,之間有必然聯絡嗎?是不是你當時割膠割得覺得一定要?

  吳孟超:這個有一點聯絡,我現在回顧一下可能有聯絡,因為這個手割膠也很細的,那麼割的時候只能割這個樹皮,不能把這個樹水弄損傷,如果弄損傷了,將來這個樹就長一個疙瘩什麼東西出來。一棵樹這樣子,它要割1/4,然後再回來還可以繼續。又長上油繼續割,這橡膠都繼續,橡膠樹就是這樣子的,一直不斷地繼續。

  記者:那個時候從來沒有想到過,今天這樣一把神刀?

  吳孟超:所以那時候念中學,小學做這個手工藝的。跟中國的學校差不多,那時候華人辦的學校,校長那是國內去的,所以那個課程也,我編籃子編得很多。

  記者:凡是動手

  吳孟超:還是動手,刻這個小工藝品也刻得很好。

  記者:那現在還有這個嗜好嗎?

  吳孟超:沒有,這個刻一個板子,這麼寬一個板子,這麼長一個,我還刻了一個什麼,光明正大。我現在還記得。

  記者:光明正大四個字

  吳孟超:鼓勵自己,所以這個喜歡刻,喜歡搞這個,而且做得很不錯。

  解説:初中畢業後,吳孟超不想在馬來西亞讀英國人的高中而決定回國。但是在海關檢查時,他的那雙靈巧的手卻受到了極大的侮辱。

  吳孟超:外國人給我的印象很不好,從小就印象不好?

  記者:這就是在馬來西亞的經歷?

  吳孟超:為什麼不好,第一剝削中國人,我們那膠拿去賣的時候,必須要賣給英商,英商壓價壓得厲害,給我這個印象。第二個,對這個華人看不起,所以對我們的尊嚴有損失,所以我覺得印象不好我不念,就要回國,回國那時候主要有一個愛國心,講實在話,那時候愛國心是比較強烈的。因為日本人佔領中國,經常聽到這些消息,什麼東西,學校裏講。…所以我想回國,我一定要回國,那麼,到了西貢,那時候是越南是法國人安南,叫安南,是法國的殖民地,要經過海關簽證,我們拿著護照要經過他們那段簽證,簽證一定要蓋手印。我看見前面那人都簽字,怎麼我們幾個人都要蓋手印呢?有點不服氣,因為那個時候給我們幾個同學的印象,蓋手印就等於什麼?等於這個地主對這個農民,或者對待貧下中農。貧農是吧,雇農這種,賣身契一樣的。所以我們有這樣感覺,就覺得是屈辱。很生氣,很生氣跟他講,我們寫吧,中文也會寫,英文也會寫,名字都可以寫,為什麼要蓋手印。他説不行,你們幾個同學一定要蓋手印,那沒辦法,我們幾個人氣得要命都商量好,蓋不蓋,不蓋過不了關,本來想在那幾個地方看看,後來蓋了以後算了,蓋了以後趕緊走,坐火車就走了,所以這個…就沒有留,就沒有玩,到了河內就好一點,河內留了幾天。

  記者:所以這個沒有忘記掉?

  吳孟超:一直沒有忘記掉現在,那個情景。

  記者:那你現在…每次過關的時候,您是不是記憶總會?

  吳孟超:就是,總是在腦海,所以現在美國,聽説要蓋手印我就不去,我不想去

  記者:就是這個手印…?

  吳孟超:美國也要去好幾次,簽證也是比較麻煩,蓋手印不去,美國不去,別的地方可以。這個給我印象很深,反正是。

  解説:回國後,吳孟超考取了德國人創辦的同濟醫學院,他的老師正是留學德國,以能做高難手術名揚上海灘的裘法祖。對自己的雙手非常自信的吳孟超一心想像老師那樣做外科醫生。但是在畢業分配時,他卻因為身高而遭到醫院的拒絕。

  吳孟超:這個可能有點影響,因為在過去舊社會時候,這外科醫生都高高大大形象非常好,就像您一樣的形象。這個看起來很帥,我呢要求做外科醫生,所以説局裏申請的時候,結果那個管那個,現在的像教育部主任,所以我去的時候,我就要求他,我説我也幹外科行不行?他説你留在小兒科,這個一定。你小兒科考得好。我説我不想幹這個小兒科,我這個個性不行,做小兒科的。那我能不能改成外科,有這需要。他説你外科考65分太低了,再一個不看看你的高子。個子怎麼樣了,氣得要死的,不行,外科不行,我拔腿就跑,我回個頭來,我給你講,我説我非幹外科不可。

  記者:你就對他説了,將來非幹外科不可,而且要幹出一個優秀的外科大夫。

  吳孟超:我一心一意就想當外科,我覺得外科有一個,我這手,自己自信這個手還是可以的,第二個我覺得外科比較見效容易,見效快。因為那時候我看到我們老師,幾個外科醫生從國外回來,裘教授回來以後,他從頭到尾都能看到,見效很快,威信也很高,所以很羨慕。所以我覺得我要做外科。

  解説:就在吳孟超拒絕分配時,恰好華東人民醫院招聘,面試時,吳孟超好強、不服輸的性格給當時的外科主任鄭寶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吳孟超被錄取了。後經老師裘法祖的指點,1958年吳孟超申請成立了由他擔任組長的三人小組,開始向被稱為醫學禁區的肝膽外科進軍。

  吳孟超:國際上也比較薄弱,幾乎在中國也是空白,有人做也是做的零零碎碎的,我想呢先要熟悉解剖,所以就從基礎做起,因為在學校沒學過。

  主持人:當時你們學校根本就沒有教過…

  吳孟超:學校確實比較大,都是大型的綱講一講,沒有細講一點兒,做學生的時候。那麼,你要想發展外科你必須熟悉解剖。解剖關係熟悉了,你曉得哪有大血管,致命的地方,哪是沒有關係的,所以手術的時候就比較有數了。

  你要了解解剖關係,就要看最主要的器官,所以必須把這個管道裏面打進去藥,然後把它周圍的這些東西腐蝕掉,管道就出來了,這東西總是打進去東西凝固,就總是一個塑料的東西,拿一種都來試

  主持人:是不是您當時製作出肝臟標本這個技術,好像還受到()當年獲得乒乓球賽冠軍有關?

  吳孟超:就想到乒乓球是塑料,(榮)是一個冠軍,實際上不是冠軍怎麼樣,我是想到冠軍打乒乓球,乒乓球是一個塑料。

  主持人:那這個牛頓和蘋果的關係搞出來了。所以趕緊把乒乓球拿來試一試,試一下果然很好,很好後來打了以後,就把周圍的肝臟腐蝕了,這個骨架子就出來了。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精彩專輯